葡萄,属木质藤本植物,小枝圆柱形,有纵棱纹,无毛或被稀疏柔毛,果实球形或椭圆形。叶对生,卵圆形。葡萄是世界最古老的果树树种之一,原产亚洲西部,世界各地均有栽培,约 95% 集中分布在北半球。葡萄为著名水果,生食或制葡萄干,也可酿酒,酿酒后的酒脚可提酒石酸。
山亭区北庄镇西南6公里的洪门村,因种植葡萄而走向乡村振兴致富路。先后荣获国家农业旅游示范村、中国最美休闲乡村、山东省旅游特色村等称号,每年接待游客10万多人次。洪门村坐落在鸡冠崮山脚下,背靠王山,左右各为西厢山、东厢山,形似一把座椅,又似一位携子抱孙的老人。前面是深涧巨壑,沧浪之水穿越峡谷奔流东去,一年四季溪水淙淙,孕育着两岸的苍生。王山与左右厢山,三峰并立,各自成峰,林木葱郁,绿草丛生,每逢夏日,苍碧一色。据清光绪三十年(1904年)版《峄县志·山川志》载:“(峄)县远郊北境次山自中至东者,其首山曰‘王山’……城北五十里,山势广大,绵亘数十里,其上三峰骈列,巍然如屯云。中峰尤巃耸端重,不与群山为伍。”很早就有“两山夹一头,不出将相出王侯”之说。这里土质均是棕壤,富含磷、钾等矿物质,背靠王山,避寒向阳,为葡萄种植创造了天然条件。据考证,洪门地名与王山古墓相关。王山古墓位于王山南麓,是明朝鲁藩乐陵王、安丘王之墓。陵园的围墙涂施红土,并建有大红门。明末清初,由于山火蔓延和牧人滥伐山林,陵园建筑和坟周古树已荡然无存。数百年来,陵园大门前渐成村落,红门虽已不复存在,地名却由此而来,后演绎成“洪门”。据《峄县志 · 古迹考》记载,二王是明太祖朱元璋第十子朱檀的后代,朱檀于明朝初年被封为鲁王,食邑于山东,死后葬在曲阜与邹县交界的九龙山。按照明代的分封制,鲁王子孙死后也葬在山东,经勘查,王山南麓王坟的方位,与《峄县志》记载一致。1984年,村民王祥刚用责任田兑换了邻居一亩半山坡地,几年间投资近万元,开垦荒地,建蓄水池,不断扩大葡萄种植面积。到1988年已种植葡萄3亩,年收入2.5万元。在王祥刚的带动下,洪门村开始大面积种植庭院葡萄,品种从单一的“龙眼”发展到“巨峰”“马奶”“黑提”“红提”“京亚”“巨星”等18个品种。待到收获季节,串串葡萄似玛瑙、似明珠悬挂在架上,园内道路处处皆绿。“走进洪门村,遍地绿茵茵,头上红玛瑙,地下淌黄金。”这是对鲁南第一葡萄村洪门村的真实写照。全村共发展葡萄1500亩,年产葡萄500万公斤,仅此一项人均年收入突破万元。
洪门村出嫁的女青年,只要落户婆家,第二年婆家就建起了葡萄园,就连跟洪门村沾亲带故的人,也都发展了庭院葡萄。洪门葡萄已发展到十里八乡,部分还“迁徙”到安徽、河南、江苏等地。“洪门葡萄”已是闻名全省的著名品牌,现已注册“红葡香”商标,洪门葡萄酒也香飘苏鲁大地,同时借助网络经济传遍大江南北,“不喝葡萄酒,枉来洪门走一走”,已成广大游客的共识。
葡萄不仅富了洪门村而且改变了洪门村,促进了美丽乡村建设和旅游业的发展,洪门村建起了乡村民宿和农家乐。现在已发展民宿15家、农家乐20家,举办8届葡萄采摘节,成为自驾游和采摘首选目的地。各地客商及游人蜂拥而至,穿绿荫、赏美景、品葡萄,仿佛置身于世外桃源。特别是每年中秋节前后,游人如织,有的来自济南、青岛、临沂等省内其他地市,更有北京、江苏、安徽等省份的游客。他们有组团游、自驾游,也有骑行俱乐部定点游,游客们白天采摘品尝不同口味的葡萄鲜果,晚上搭起帐篷,燃起篝火。整个洪门村如同夜市,到处是游客,歌唱声、车鸣声、叫卖声。端起葡萄酒,且歌且舞,享受山村快乐。洪门葡萄演奏出乡村振兴特色的“交响曲”。
参考馆内文献:
《百味山亭》之洪门葡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