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32-3181189
zzlncm@163.com
 
2022年04月13日 15:37:45   来源:枣庄市档案馆
台儿庄区贺窑村始建于明嘉靖年间,距今已有500多年的历史。贺窑村的土陶文化享誉百里。泥匠人用贺窑当地特有的红泥,烧制成的缸、盆、罐等畅销鲁南、苏北,有着非物质文化遗产之誉。
这里是著名革命诗人贺敬之的故乡,他的旧居是一所坐北朝南的院落,堂屋三间,配有东西厢房,座落在村子的中央。

少年贺敬之

1924年11月5日,贺敬之出生于贺窑村一个贫苦农民的家庭里。当年的贺窑村是一个只有几十户人家、百来口人的穷困山村。童年时,他靠亲友的帮助,进了一所天主教小学读书,校址就在他家的后面。随着他渐渐长大,天主教堂小学已不能满足于其学习需求了,家族长辈看出他是个有出息的孩子,遂于1935年春由族人祖父辈、进步人士贺祖尧先生帮助,转学到了北洛小学插班四年级读书,时年他才11岁。1937年的夏天,他考上了设在滋阳县的山东省立第四乡村师范。进这个学校,每月有八块钱的补贴,可以解决他的伙食问题,因而报考这里的都是些穷学生。他当时只想着有个谋生的职业,考取了这所学校也就很满意。此校的学生年龄不限,最大的有二十多岁,一般的有十七八岁,而他当时却只有十三岁,是学校里最小的一个。但他入学不久,日本侵略者已经打过了黄河,直逼济南。在这种局势下,学校急忙动员学生各自回家。随后,山东的一些中等学校便纷纷迁往湖北,组建了国立湖北中学,总校设在鄂西的郧阳,师范部则设在均县。他半年后得知此事后,便立即决定前往湖北。1938年春,母亲把家中仅有的五块钱缝在他的衣角里,送他与几个同学结伴去湖北找学校去。一路上他挨饿、受冻、冒险,终于到了湖北的学校。但不到半年,日本侵略者又侵占了湖北,学校只好再度西迁入蜀。

贺敬之与其母亲合影

1938年底,贺敬之随学校经陕南步行入川。学校又改名为国立第六中学,总校设在川北的绵阳,下设四个分校,他进了设在梓潼县的分校。学校里学的是普通中学的课程,他平时的各科成绩经常居班上第一。但他在一年多的学习时间里,其主要兴趣却是在写作上,一方面练习写诗、写散文,另一方面积极参加出墙报、读书会以及街头演出、歌咏活动等。在此期间,他与高年级的李方立、顾牧丁同学建立了较密切的联系。1939年暑假后,李、顾毕业去了成都谋生,贺敬之与他们保持书信往来,并在顾牧丁编的《新民晚报》副刊上发表了一些诗歌与散文,同时他还给《大公报》、《华西日报》投稿,从此走上了文艺创作的道路。

1939年春四川梓潼国立六中一分校山东峄县籍同学(右一为贺敬之)

1940年春,贺敬之以追求真理、无怨无悔的正义精神,与另外相约而来的两位同学决定步行去延安。40多天的行程虽说艰险,但他们的心头却充溢着空前的欢欣。途中,贺敬之以《跃进》为题写下了四首诗,记录了他投奔革命圣地延安这段难忘经历中的真情实感。这组诗,曾以艾漠的笔名,被胡风选入了诗集《七月诗丛》第一集,于1941年7月由重庆希望出版社出版,后又于1947年9月在上海再版。这是现在还能见到的贺敬之最早发表的诗作。1940年夏,贺敬之到达延安后,先进了徐特立为院长的自然科学院中学部上高中,后考进了鲁迅艺术学院文学系第三期,当时只有十六岁的他,被亲自为他面试的系主任何其芳称作“一个小同学"。正因为如此,他入学后受到了一些老同志的关怀和爱护。历经过流亡生活的贺敬之,深深地感受到了生活在“母亲”怀抱的温暖,继《跃进》组诗之后,贺敬之又创作了他的第一本诗集《并没有冬天》,诗作里着重抒发了他初到延安时面对新生活的片断感受。次年,他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他在鲁迅艺术学院学习期间,在阅读了鲁迅的小说,涅克拉索夫、马雅可夫斯基和田间的诗歌的同时,不断地回忆着自己苦难的童年和家乡的生活,写下了对旧世界进行批判的第二本诗集《乡村的夜》。两本诗集尽管在艺术上尚很粗疏,但仍不失为他在鲁艺学习期间的可喜收获。

诗集《乡村的夜》

1940年5月从四川赴延安的4人,1974年重聚北京(从左至右:贺敬之、吕西凡、程芸平、李方立)

1942年,在毛主席的《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指引下,贺敬之和许多的文艺工作者一样,走出了“小鲁艺”,进入了“大鲁艺”,开始和革命根据地的劳动群众打成一片,向民间的口头文学吸取了宝贵的营养,并在民间传说《白毛仙姑》的基础上,和丁毅等同志集体创作了我国第一部革命现实主义的新歌剧《白毛女》,成功地塑造出了白毛女的典型形象,深刻地表达了“旧社会把人变成鬼,新社会把鬼变成人”的革命主题。歌剧先是在解放区公演,后又在全国各地推广演出,使该剧的剧情家喻户晓,深入人心,产生了巨大的教育作用,为我国新歌剧的创作奠定了基石、开辟了道路。该剧还被搬上了银幕,并译成多种外文在许多国家上演,赢得了广泛的国际声誉,获得了1951年斯大林文学奖。随后,他还创作了秧歌剧《栽树》,从而以剧作家闻名于世。抗日战争胜利后,他随文艺工作团到了华北,在华北联合大学文艺学院工作。解放战争期间,他参加了土改、支前等群众工作。1947年参加青沧战役,并立功受奖。这期间,他又创作了秧歌剧《秦洛正》和第三本诗集《朝阳花开》。这本诗集主要由歌颂党和革命领袖、军民关系及根据地人民生活三个方面内容构成,是诗人为表现新时代、反映新生活而在艺术上所作的新探索。其中的《七枝花》、《胜利进行曲》、《南泥湾》等,曾由作曲家谱曲而广为传唱。1949年7月,他参加了全国第一次文代会,被选为全国剧协理事和作协理事,后到中央戏剧学院创作室工作,任《剧本》月刊、《诗刊》编委,剧协书记处书记等职。1956年,他重回延安,创作了脍炙人口的优秀诗篇《回延安》,以饱满的政治热情,抒发了对革命圣地的真挚感情。接着,他又在党的八大前夕,发表了献给党和祖国的著名颂歌《放声歌唱》。这两首诗,连同1958年发表的《三门峡歌》等佳作,于1961年结集为《放歌集》出版。这是贺敬之的第四本诗集,从中标志着他在诗歌创作上的重要突破,使他成为了当代诗坛上最受欢迎的诗人之一。特别是1963年他创作的《雷锋之歌》的发表,轰动了当时的诗坛,成为了广大青少年向雷锋学习的嘹亮号角,影响深远。这首杰作,为当代诗歌史写下了光辉的一页,进一步确立了贺敬之在政治抒情诗创作中的突出地位。

1956年与与会的江西省代表合影,背景为写作《回延安》的房间(右一为贺敬之)

1956年贺敬之在三门峡照片他在此创作了《三门峡歌——梳妆台》

1979年7月,诗人应山东人民出版社之约,编选了《贺敬之诗选》,从最早发表的《跃进》组诗到最新发表的《“八一”之歌》,诗选包括了作者近四十年间各个时期、各本诗集中的代表性作品。从中,可以鲜明地看出贺敬之的诗歌创作,由革命现实主义为主向侧重于革命浪漫主义不断突进的艺术足迹和通向未来的独特道路。当然,这本诗选出版的意义,决不限于对一位著名诗人创作成果的检阅和展望。

1982年11月贺敬之在延安桥儿沟群众家中

贺敬之是从革命老区台儿庄这块红色土地上走出的革命艺术家,是当代社会主义文化事业的引路人,被称为“人民的歌手”“时代的歌手”,他执笔创作的歌剧《白毛女》开创了中国新歌剧的新纪元,他创作的《南泥湾》等歌曲唱遍了中华大地,经久不衰;他创作的《放声歌唱》《回延安》《雷锋之歌》《中国的十月》等政治抒情诗震撼人心、闻名遐迩。

参考馆内文献:

枣庄市革命老区建设促进会编《枣庄红色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