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炸铁甲车
1944年中秋节,皓月当空,秋风徐徐。滕县武工队第一分队在队长张西池的带领下,由滕东跨过津浦铁路至滕西鲍沟一带开展活动。在这传统的佳节美景之日,按习俗正是万家灯火全家团圆之时,可是,武工队沿途经过的村庄却是黑灯瞎火冷冷清清的。经打听才知道,近来天一黑,日军就从滕县城里开来铁甲车,看到哪个村子里有灯光,听到哪里有狗叫,就机枪扫、大炮轰,搅得那个村子鸡犬不宁。日军铁甲车,一般有10余节车厢,车头在中间,两头各配有一门大口径榴弹炮,车上共有4挺九二式重机枪,数挺轻机枪,还有部分步枪,每节车厢能容纳三四十名武装士兵。在车的前、中、后,各安有1盏高强度探照灯,一遇到情况,在探照灯灯光的引导下,敌人在各个车厢内向外射击。就是这么一个铜墙铁壁的大怪物,老百姓把它叫作“乌龟壳”。在没有大炮的情况下,对付这个易守难攻的甲车,只有实施爆破。而眼下,队里没有地雷,去军区领,路途远,也不安全,大家合计着就地取材造土地雷的好。武工队队长张西池与队员小刘来到ト庙村的ト大爷家,请他帮助购买火药。ト大爷听说要炸鬼子的“乌龟壳”,甭提多高兴了,忙说:“我们早就盼这一天了!搞药的事,包在我身上。杨庄村不少人家造鞭炮,有的是火药。我现在就去想办法。”翌日一早,ト大爷就挑来两篓鞭炮药,大约有上百斤。ト大娘叫三闺女秀秀腾出一口大缸,随后张队长他们造起土地雷来。要说造土地雷,并不复杂。先在缸底挖一个鸡蛋大小的洞,用手榴弹代替雷管,把导火线从缸底引出,再用线绳接牢,然后将缸里装满炸药,用木板把缸口盖好封严,最后用麻绳横竖把缸捆起来,这样土地雷就造出来了。
农历八月十六(10月2日)晚9时,天淅淅沥沥下着雨,大地一片漆黑,万籁俱寂。10多名武工队员在张队长的率领下各带工具,小心翼翼地抬着地雷,向事先侦察好的南沙河车站南的磨庄大洼奔去。根据平时掌握的铁甲车巡逻时间,到了铁路,立即行动。他们敏捷地卸掉铁轨接头处的道钉、夹板,抽出枕木,在路基中间挖了一个一米见方的大坑,然后将土地雷放进坑内,并引出导火线,再用土和石子覆盖好,然后把枕木移至原处。一切布置妥当,大家撤至路西棉花地里隐蔽。
大约过了半个小时,两道强烈的光柱从正北方向射来,光柱不停地交叉移动着。大家知道,日军的铁甲车出城了。按照惯例,铁甲车只要一驶过荆河铁桥,就用机枪或大炮向铁路两侧“可疑”目标射击,以此来吓唬人,为自己壮胆。铁甲车缓慢地向南爬行,待越过南沙河车站后,探照灯转动加快,火力同时也加强。此时的武工队员们目不转睛盯着越来越近的铁甲车,并做好了一切战斗准备。特别是爆破手胡述先,全神贯注地握着引爆绳,只等队长一声喊。铁甲车前两节车厢刚刚滑过雷区铁轨,张队长立即喊“拉”。
随着喊声,小胡拉紧了引爆绳。应声而起,铁路上发出了山崩地裂般的一声巨响。与此同时,一个盆大的火球腾空而起,铁轨和枕木随着爆炸声飞出几米远,两节铁甲车车厢被炸掀于铁路东侧的沟里,车厢里20多名日军当场命,还有两节车厢歪在路基上。后面车厢里的日军被这突如其来的袭击吓慌了神,不敢下车,躲在车内向外无目标地打枪打炮。乘日军混乱之时,武工队按计划迅速撤离。在撤退中,爆破手胡述先不幸中流弹身负重伤,因流血过多抢救无效而牺牲。之后,武工队又进行了多次这样的行动,打得日军铁甲车不敢轻举妄动。为此,《鲁南时报》《大众日报》都作了报道,称武工队的土造地雷威力大。
火烧运粮车
1945年5月12日,新华社山东分社播出一则消息:滕县武工队于滕县城南八里处破坏日军由徐州运青岛之给养车一列,将火车头炸毁,38节车厢出轨,所载小麦除其中一部分被我军民抢运走外,其余全被焚毁。铁路亦被我破坏,致使三日不能通车。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后期,已是财政空虚,物质匮乏,人力枯竭,只有靠大肆掠夺物资维持。活动在津浦铁路两侧的滕县武工队的同志们,每当看到日军把掠夺来的物资一车车运走时,真是又气又恨。5月初的一天,丁一从地下情报站获悉:近日日军将有一列由徐州运往青岛的给养车经过滕县地段。他一面派人继续摸清列车的车次和具体行车时间,一面动员武工队做好截车准备。我情报人员经过多方打探和了解,得知该给养车于8日凌晨在南沙河车站通过。于是武工队策划在这天凌晨行动。按照事先的策划,破路组在组长张成山的带领下来到滕县至南沙河车站之间的孔屯村东的铁路上。此处距两站较远,又是大弯道,火车易于颠簸脱轨。根据列车通过时间,张成山作简短动员后,大家立即干起来:有的起道打,有的卸夹板。王均银恐怕不保险,又在要地点埋上了两颗大手雷。一切布置好后人员至路西麦地里埋伏。
1945年1月,山东军区召开武工队代表会议,鲁南铁道大队、滕县武工队受表彰。图为会场。
大约到了凌晨3点多钟,从南沙河车站传出“呜——呜——”两声汽笛声,由徐州开往青岛的给养车驶出了南沙河站。车速越来越快。接着,两道强光射过来,越来越近。战士们屏住呼吸,两眼只盯着火车。当火车头一驶进被武工队破坏的路段时,铁轨被巨大而又沉重的车轮撑开。随着刺耳的响声,火车头一下栽进东侧沟里。后边38节车厢随着向前的强大惯性,鱼贯脱轨,有的叠压在路东,有的歪倒在铁路中间,横七竖八堆成了车山。在列车脱轨相碰撞的同时,震动了手雷,又发出爆炸声。战士们奋不顾身冲上车头,发现3个司机和2个押车的日本兵被撞得不省人事。战士们随即缴了他们的大盖枪。该列车全是闷罐车厢,有的车厢皮被挤扁,有的车门被撞开,麻袋甩得到处都是,麦子撒了一地。大家顾不得困乏,又投入抢运麦子的战斗。正当大家干得起劲的时候,滕县城方向响起了3声报警枪声,这是警戒小组告知城里的日军出动了。张成山一面指挥大家撤离,一面命令队员把准备好的秫秸、麦草搬上铁路,堆放在“车山”上点起火来。火借风势,风助火威,霎时,烟火蔓延开来。待日伪军赶到出事地点,车厢已燃起大火,只能眼睁睁地看着麦子化为灰烬。
参考馆内文献:
《 枣庄文史红色印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