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社交”,就是在社会生活中人与人的交际往来。生活在社会中的人们,总是不断地在与别人打交道;而人际关系的好坏,对于个人、家庭甚至家族的发展都会产生重大影响。因此,人们总是很重视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关系。社交礼仪即指人们在社会交往活动中必经遵守的规则。这些社交礼仪非常有讲究,甚至直到今天还影响着我们的生活,那么小编就带您来看一看。
致敬礼
叩头
民间俗称磕头。磕头作揖,行礼时先作一揖,然后双膝跪地,叩头。屈一次为一叩。大礼为“三拜九叩”,跪拜礼通行于祭神、祭祖、庆吊等场合。另有求情求饶等场合也有跪拜,甚至有“长跪不起”、“连续磕头”、“磕响头”等情形。
作揖、抱拳
合掌上举弯腰下拜为作揖,又称“打躬作揖”、“作揖施礼”。男子熟人相见,抱拳拱手致意,在武林中尤其流行。
民间有互相问候的礼节,见面问“吃了吗?”“上哪去?”“忙吧?”还有偶尔相见,则问“最近忙什么?”“家里人都好吧?”或简要咨询其他情况。
骑自行车的见熟人要下车,戴口罩见人打招呼要摘下口罩,正忙于干活或某项工作,要先停下,再打招呼。
馈赠
节日馈赠
俗称送节礼,主要是八月十五、春节,还有冬至“数九节”。过去,男女订婚后,每逢节日,男家要备礼送女家,女家也有回赠。
人生礼仪场合馈赠小儿出生送粥米”以贺,并给小孩见面礼;婚嫁送钱为“喜礼”,另有的送贺匾、衣物,但忌送钟表,因“送钟”与“送终”谐音;祝寿送“福寿糕”、寿桃、寿帐、寿画等;丧礼礼钱送火纸、香烛、果饯,称“行来往”,北部山区称“串礼”。
过去农村在麦收后,亲戚相互走动,故俗语说:“收罢麦,打罢场,娘看妮,妮看娘。”
送节礼
逢节日,亲友间互赠礼品,俗称“送节礼”。近年来所说的送节礼,多指新婚女婿或即将结婚的未来女婿,给岳父母送礼,多在中秋节、春节两大节日礼品较隆重。其他节日,一般送礼较少,且相互赠送,俗称“看亲”。民国年间,富裕人家送礼常备四荤四素四样糕点,姻亲特重,一般人家稍有变通。
农村送节礼,回粉条或挂面,档次高一点,回粉丝、腐竹,称为“细水长流”、“有个扯络”。女婿第一次送节礼,要给见面礼,给多少钱视自家条件而定。
贺新居及乔迁
搭膳
每有建房,亲友常携酒、烟、肉、食品为贺礼,俗称“搭膳”。馈礼多少,以亲疏远近而定。20世纪70年代以前,多送粉条、面粉、猪肉、鲜鱼、瓜干酒和中低档纸烟之类。70年代以后,乡村贺礼以鱼、肉、酒、中档以上香烟为主。竣工时设酒宴酬谢工匠,常邀亲友与之同欢,以示感激相助之情,谓之“谢匠”。
乔迁新居,俗称“搬家”。多在凌晨进行,天明之前搬完。届时,亲友常携烟、酒、鱼、肉或匾前往祝贺,谓之为“温锅”,主人要设宴款待亲友。20世纪90年代以后,祝贺乔迁的贺礼上升为买高档家具或家用电器。
社交消费
也称“来往”。1990年之前,青年人结婚,本家、亲戚支付20元、30元礼金就算多的了,一般朋友、弟兄,每人支付5元的礼金,还有的几人合伙买1面挂镜,上写购买人的姓名,送给结婚的人,以作纪念;也有几人合伙购买1个马蹄表或者是铁皮暖水瓶相送。
进人90年代后,礼金年年看涨,由5元、10元、20元、30元、50元上升到21世纪初的100元。到2016年,100元的来往很少了,基本上是200~500元,不仅数额提高,而且范围扩大,由婚丧嫁娶扩大到上大学、生孩子、生日、乔迁,等等。礼尚往来支出已经成为家庭消费的重要组成部分。
2012年后,随着中央“八项规定”出台,婚丧嫁娶礼金的范围和标准受到严格限制。在探亲、访友、探视病人等社交活动方面,80年代大多数是带着几斤点心、水果或鸡蛋,后变为送几瓶罐头。90年代改为送饮料、酒类、麦乳精、西洋参、三株口服液等营养品。
二十一世纪开始送“脑白金”“黄金搭档”等中老年人营养品以及盒装牛奶、优酸乳、鸡蛋、水果、鲜花等。同时,随着固定电话、移动智能手机的普及,人们对外通信联络越来越频繁,电信消费已成为人们一项必不可少的开支。
参考馆内文献:《枣庄民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