枣庄市是一个多民族的地区,有回、满、蒙、白、苗、朝鲜、高山、哈尼、布依等38个少数民族。在少数民族中,尤以回族人数最多,历史也相当悠久。那么枣庄地区回族来源又有什么样的故事呢?
枣庄回族人民,在枣庄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同其它各族人民同心同徳,不屈不挠,为建设和保卫美好的家园,创造出无数感天动地的英雄事迹,涌现出无数可歌可泣的先进人物,谱写了辉煌壮丽的英雄篇章。
回族是回回民族的简称,“回回”一词,最早见于北宋沈括的《梦溪笔谈》一书。主要指当时葱岭东、西,处在喀喇汗朝统治下的信仰伊斯兰教的回纥(回鹘)人。
13世纪蒙古西征,葱岭以东等地的回纥后裔和葱岭西的中亚及波斯、阿拉伯等地区不同民族的穆斯林被签发征调,迁徙东来云南、河南、山东等地。元后,战事已休,被留屯兵垦田,在各地繁衍生息,在长期发展中,吸收其它民族成分及“藩客”。至明逐渐形成回族共同体。由于东迁时,大部留在西北各地,这样西北地区成了回族的主要聚居区。此外,在华北、云南、河南、山东一带及运河两岸也有聚居点。随着工商贸易的往来,回回人不断迁徙,越来越分散。但始终保持着大分散小聚居的局面。
枣庄地区回族来源
枣庄地区回族的来源,与全国全省回族的迁行有着密切的关系。约在明代以后,陆续而至的回回人,以自己民族的特点,自动靠拢,相依为伴,在台儿庄、枣庄、古村、城头等地,逐渐汇集,形成了几处聚居点。他们或经商、或务农、或从事工匠手艺,肩担手提,世世代代在这里繁衍生息。
枣庄地区回族迁入的确切年代,无文字史料记载,仅能以走访、座谈的调查方式搜集资料,从中分析推断。从现有资料看,枣庄地区回族聚居点的形成,应属于大分散而来的小集中,不属于元明时代回回营屯田的繁衍,也不是大批的定点迁徒,而是分散而来,自动靠拢,逐渐形成聚居点。
相传元末,有常、胡姓大将,征战途经台儿庄,留下部分回族士兵安家落户,休养生息。又据台儿庄马友林老人回忆:约在明代中期,其先人马※太,甘肃人,曾任清江镇守使,任满回京,沿运河北上,经台儿庄,因病逗留,不久病逝,就地埋葬,其家人等在此守陵落户。数百年,已繁衍为台儿庄回族中一大家族。约有500年以上的历史,当于明代成化年间,与当地俗传台儿庄回族迁入于明代中期的说法相吻合。台儿庄回族大约在元末明初已迁入。
始建于明代的枣庄清真寺
过去位于市区东北隅的老枣庄街,是较集中的一处回族聚居点,自成一圩,与外界保持着明显的区线。
枣庄老街
三十年代期间,曾对村东回回墓地进行调查,竟有坟墓7300余座。内有一“金车之墓”,他的后辈已延续21代孙,已是500余年历史,约在明嘉靖年间。金姓后人传说,他们的先祖系济南小金庄人,一条扁担挑来枣庄,而今已成为枣庄回族中的一大家族。另外,还有一些姓氏,自称先祖来自河北、陕西、泰安、济宁等地。如枣庄老街清真寺一记事碑记载:“君锡赵乡老,原籍陕西宁夏半个城人也,因寻叔父至城北枣庄,遂以寄居”。另有一碑记载:“兄弟二人祖籍济宁州,寄居峄县枣庄”。
山亭区城头村清真寺有清光绪年间记事碑记载:“本村有回族三十余家,公修清真寺一座,立自远年。乾隆已未(公元1739年)之春,已故杨怀西领工复修西殿一所”。乾隆年间该寺就有较大的复修工程,那么初建的年代应早于乾隆年间,当为明末清初。
位于偏僻山区的米山顶村,均为米姓一族,他们自称先祖是从济南市历城区米寨村因黄河水患逃荒外出,游牧来到这里定居,并将此地定名为米山顶村。
昔日山亭区米山顶村回族旧居
米山顶村回族新居
从以上情况分析,枣庄地区的回族来自四面八方,其最早年代当于元、明时期。台儿庄是古运河的主要码头,交通方便,商贾云集,是本地区最早的回族聚居点是无可置疑的。而枣庄、城头、东古村、米山顶等地回族聚居点的形成,则应在明末清初。综观推算,已有400年左右的历史。
看着下面这些老照片
仿佛过去的岁月又重新浮现在眼前......
1978年,回民肉票
1992年,回民饭店
1992年,街道党委组织辖区政协委员视察回民糕点厂
利民面粉厂车间
市中区利民回族村批发市场
枣庄清真糕点厂
滕州民族大厦
枣庄穆斯林美食街
枣庄伊斯兰饭店
台儿庄回民小学
台儿庄回民小学拔河比赛
2001年,市中区回民小学教学楼和微机室
市中区回民小学口风琴乐队
市中区回民小学生在参赛前试调船模
翻看这些老照片就像揭开了历史的帷幕使我们一窥过去的生活百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