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特别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确立,极大地调动了亿万农民生产积极性,农民们全身心地致力于土地的耕耘和收获。但限于当时的国力,公路建设相对滞后。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我们时常可以看到或听到关于农民“买难”或“卖难”的问题,在那时,粮食和果子烂在地里,是常有的事情,这其中就更多的是源于落后的道路状况。
同期 阴平镇斜屋村民 陈玉玺:原先就是结的枣,因为路不通呢,这个地方路不通,结了枣也很难卖,一个呢价格也很低,一家一户挑着挑子,推着车子到周围卖去,也卖不上价。
同期 阴平镇斜屋村民 李庆丰:没有这个路就没有一点效益,产生的枣走不出去。
水转山却不转,千百年来住守大山里面的人们使尽了所有的力气,却一直无法完成致富的愿望,脚下的羊肠小道让靠山吃山的路越走越窄,渴望能有一条翻山越岭的大道,不知是多少代山里人的梦想。像许多处于大山里的景区一样,万亩榴园的博大和美不胜收的景色,也因道路的阻隔让它神秘的面纱迟迟未能掀开,这对于那时的榴园人家有着太多的感慨。
同期 榴园人家老板 岳聪:你看今年又是一个丰收年,要是十年以前呢,我们是又喜又愁,喜的是石榴大丰收,愁的是道路不好,石榴运不出去,卖不上好价钱。有时烂在树上感到心疼,更别谈旅游开发了。
行路难的声声叹息,不光来自封闭的大山,同样有着风光旖旎的微山湖畔红河湿地,犹如深闺的公主,也是因为道路的曲折,让世人难以领略它的万种风情。
同期:这条路没修之前,应该说,需要绕到很远才能通到我们景区。
山亭区山城办事处西楼村农民高振楼,早在80年就开始了果树苗木等种植,那时道路是他事业发展的最大障碍,因为路使他最初的对外业务不断搁浅,到了1984年,背了一身债的高振楼将种植基地转移到穿城而过的北刘路旁,尽管是条砂路,但毕竟可以通车。
同期 山城办事处林果种植户 高振楼:要在八十年代卖苹果,在西楼村街里,那就卖五毛钱近,在南边公路上呢,能卖六毛钱斤
当年穷的出了名的高振楼,姊妹八个的他是老大,穷急穷怕了的他最初的愿望就是想靠一技之长让家里的老小都能吃上饱饭。如今在山亭乃至枣庄市提起高振楼,可是一个响当当的名人了,他已成为被许多农民尊称为高老师的果树专家,不仅如此,他还是手下有上百名员工、拥有六百亩苗木万绿园的庄园主。
走进老高的庄园,他并没有炫耀他的财富,而是忙着向我们介绍着从各地和大洋彼岸引进来的奇花异草。
同期 山城办事处林果种植户 高振楼:我呢,不光有北方的果树,还有南方的,现在呢欧洲的葡萄、欧洲大樱桃。这个呢,是美国红芦,你看漂不漂亮,这是第二次叶,红是红的、绿是绿的,很漂亮。
说起今天的成功,高振楼说如果不是党的好政策,如果不是当年果断地搬到大路旁,事业不可能做得这么大。
在老高杂乱的办公桌上,摆着几本写满名字的电话号码簿。这是老高多年来大江南北的客户。
同期 山城办事处林果种植户 高振楼:现在不光信息畅通了、灵便了,特别交通很方便了。你看这是贵州的还有浙江的还有西安的,还有这个辽宁,这些同行们一打电话,可以说晚上打电话,第二天早上就来到了。
如今当我们行驶在山亭城区秀美的宽敞大路上,让高振楼最值得骄傲和自豪的事,那就是这座山城的道路两旁的绿化,全出自他的庄园。
同期 山城办事处林果种植户 高振楼:这两旁呢,像黄金槐,紫叶李,都是我给政府绿化的。两旁的马褂木行道树在咱山东省是独一无二的,别人是没有的。
在那个生产力急剧发展的年代,行路难的问题,对农产品由匮乏到丰富,由低产到高产的广大农村来说,是一个难以跨越的坎坷。
滕州作为国家最早的商品粮基地,每到收获在望的日子,最担心就是连绵的阴雨天气。抢收抢种、虎口夺粮,是那个时候乡镇干部最主要的工作。
同期 级索镇干部:在我记忆当中,好像是88或者89年,那年的三夏,小麦也即将成熟,连续下了几天暴雨,当时,小麦,群众非常着急,眼看着小麦丰收在望,收获不到手,机械进不到地,群众运麦也运不出来,确实非常地着急。致使呢,因为道路不通,道路不硬化造成小麦丰产不能丰收。
有着悠久种植土豆历史的龙阳镇,春秋两季的六万亩播种面积,全年产量高达12万多吨,被誉为“马铃薯之乡”。但丰产不丰收,是经常无法回避的现实,究其根本还是道路的约束。
同期 龙阳镇龙山村书记 耿召怀:在没修路之前呢,小雨就有泥,大雨根本就不能走,都陷到脚脖子,农民种了土豆,根本运不出去,给群众造成困难,有的运不出去,天数长了就烂在地里了。
需求的变化无疑是对市场最大的拉动,南来北往的交通工具承载着越来越多的财富和希望。无论是生产者还是消费者,都在呼唤着、期盼着:快些、再快些!以致于那个时期的“深圳速度”一直影响到今天。从八十年代中期,就开始在滕州杏花村市场做干货贩运的张令太,那时候的路途似乎总是那么遥远,每一批货对他来说都是一个漫长的期待。
同期 滕州杏花村干货老板 张令太:发货正常情况都四五天能到,道路堵塞以后十天八天来不到,一堵就堵个三天五天,在路上饿得团团转,连凉水都喝不上。
速度早已替代了遥盼的期待。商品的高速流通,让张令太所在的杏花村市场由80年代初的几十户发展到今天的六百多家,年营业额达六十多亿元,成为全国最大的干货批发市场之一。而三十年来,全市陆续诞生的一千二百多家各类市场和农副产品基地,交通道路的建设是最为关键的推手。三十年交通对市场最大的影响,就是开发和启动,让商品的交流丰富多彩,让遥不可及变得唾手可得。
如果没什么重要事情,每天开着小轿车围着7500多亩良田转上一圈。对于龙阳镇龙山村老支书耿召怀来说是件最惬意的事情了,看着大田里每天在茁壮成长的庄稼,盘算着明天的收获。
同期 龙阳镇龙山村书记 耿召怀:现在六月连阴雨,现在能开着车在这走,天壤之别。
村里集体经济的不断壮大,让他们有了能力和条件把前进的道路修进了农田里的生产路,如今收购的车辆,在任何气候下都能驶入田间地头,让还带着泥土芳香的新鲜马铃薯卖出最好的价钱。
同期 龙阳镇龙山村书记 耿召怀:从修了路以后,对群众带来(方便),从工作(讲),方便、省力,在出售土豆的时候,外边的客商不是不好拉了,人家的车直接开到田间地头,在地里,就是在这个路上就装了,从地里搁到路上,那就运走了,也就是说从经济效益算呢,给群众的每一亩地呢,咱就说能及时地卖出去,每年能增加到七八百元。
今天阴平的斜屋村,已被列为国家级优质食品大枣基地,大江南北都有阴平大枣的足迹。累累的果实挂满枝头,上山的农具不再要肩挑人扛,入云的盘山公路,解决了枣农们进出的通道。
同期 阴平镇斜屋村民 李庆丰:我们这个山里,就是一个大枣基地,这条路,从这一座山,围山转就二十多里路。枣发展到哪里,路修到哪里。可以说这条路就是我们的效益路,也是我们的经济致富路。
有了路就有了希望,路通到哪里,哪里的群众就能富裕,公路的发展就是一个地方和一个区域经济发展的缩影。
如今一条红荷旅游专线直达景区,让四面八方的客人旅途变得轻松,让红荷湿地激情四溢的魅力得到充分的释放和展示,也有力地带动了沿线的经济。
同期 我们所看到的这条路是我们从市区到红荷湿地的旅游大道,从这条大道的修建,应该说大大缩短了从市区到我们红荷湿地的距离。确确实实方便了外界和我们红荷湿地XXXX景区的联系,同时呢,方便了沿途群众的生产生活,这同时也是一条致富大道,通过红荷大道的修建,拉动了沿途,特别是我们大坞这一块的致富,拉动了经济,同时大大拉动了第三产业的带动,促进了我们地方和县乡经济的发展。
酷暑夏日,对于整个石榴园景区来说,并不是旅游旺季。但对于喜欢怀旧和休闲的人们来说,来到这里更多的体验农家院里的温馨。每天中午、晚上的开饭时间,座落在青檀脚下“榴园人家”酒店的老板岳冲是最忙碌的时刻。
同期 导游:各位游客,我们现在来到的是我们枣庄最有特色的农家乐榴园人家XXXX
榴园人家老板 岳聪:你们是哪个旅行社的?
几十公里的环山旅游专线,早已完成榴园人家的世代梦想,如今每年有上百万游客走进这神奇的大山。每年又有几十万吨品质优良的石榴身价倍增地走出了大山。
同期 榴园人家老板 岳聪:我们这个村有百十户人家,从事餐饮业的占百分之八十以上,现在路也好了,人也多了,来我们这里吃饭的人也多了,石榴也能运出去了,也能卖上好价钱,现在感受最深的就是忙,太忙了。
今天的繁忙让我们变得充实,也让我们过得幸福,而这一切的改变都离不开那宽敞的大路,是路让我们的生活变得轻松,是路改变我们之间的距离,是路让愚昧变得文明,是路让那贫穷变得富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