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32-3181189
zzlncm@163.com
 
2019年01月25日 10:08:51   来源:枣庄档案   作者:韩学忠

注:韩学忠口述王祥林整理。

韩学忠,抗美援朝入朝作战的老战士,滕州物资局离休干部。


我叫韩学忠,今年82岁。回忆起61年前入朝作战时“一张饼的故事”,还历历在目,记忆犹新,值得回顾。



1931年,我出生在山东省诸城县第七区东大宋村(今诸城市昌城镇),1946年当儿童团长。翌年,参加政府工作,任区粮库办事员。1948年参军到“胶东军区学兵团(新兵团)”。


1951年5月27日入朝作战,我们团一营配属于中国人民志愿军第27军,执行运输任务,我任一营一连一排一班班长。我们全团的“武器”,就是全新的手推车,行军途中,崭新的手推车队列一字排开,十分壮观。我们团的主要任务,就是给前线部队往战壕里运送粮食、弹药、棉衣及军需物资。


军用物资运输


1951年10月的一天,我们营接到了给27军战壕里作战部队送棉衣的命令,全营立即赶到佳里州兵站,将前线需要的棉衣装车、捆绑、伪装。从佳里州兵站到“三八线”的战壕里,有100多华里的路程,中间隔着一座名字叫“铜柏山”的大山。其间不仅没有食宿营地,就连一个老百姓也找不到,运输途中,战士们只能自己带干粮充饥,渴了喝山沟里的水。


战士们干粮充饥


出发前夕,我们连队伙房发给各班一定数量的面粉,叫战士们自己烙饼作为路上的干粮和第二天的早餐。这是因为当时前线伙房炊事用具简陋、不够使用,一时做不出许多大饼,只好将面粉分散给各个班,由各班自己动手制作、自己储备。各班战士自己动手和面,拿打饭用的饭盆做“锅”烧火“蒸”制大饼。


大饼


出发前,伙房准备的是大米饭,可我们营里山东籍的战士多,有很多人吃不惯,加上不少人对路上的困难估计不足,以为百十华里路,很快就会到了,结果就把本来作为途中的干粮和第二天早餐的大饼吃掉了。我当时把路上的困难考虑的多一些,就让战友们不要吃饼,一律到伙房去打大米饭吃,留着大饼路上和第二天早上吃。出发前吃过晚饭,趁着夜色,我们手推车运输营一字摆开就出发了。


每班5辆车,基本上是两个人一辆车,我和战士管尊学一辆车。运输途中,随时都有敌机骚扰的可能,因此两车之间不能距离太近,也不能相距太远,一般要保持20多米的距离。太近了,不利于防空;太远了,不利于联络。说起一百多华里的路,对年轻人来说不算太远,可我们不仅负重推着手推车,还要时刻防备着敌机空袭,还要在夜间行走,无形中就增加了困难。


出发后不久,天又突然下起了大雨,再加上路况复杂,山路崎岖,十分难走,战友们体力消耗十分严重,只好用出发前制作的大饼充饥,以补充大量消耗的能量。这下子,就苦了那些在出发前就把大饼感吃掉的战士们,他们只能空腹硬撑着支援前线的运输赶路。我们排四班的班长李忠安,趁天空打闪电的间隙,看到一个农民遗落下的玉米芯子,拿起来就吃。


他班战土展立恩就问:“班长你吃的什么?”李班长说我捡到个玉米芯子,展说给我一半。他们两人分吃了一个玉米芯子,坚持到达了目的地。其他人就没有这么幸运了,哪能都见到玉米芯子。


又因为运输途中班排不能集中,大家也不能互相照顾,致使那些没带大饼的班排个别战士掉了队,没有按时赶到目的地,受到了上级领导的严厉批评。我们班,在出发之前吃饭时,也有的战士不愿意吃大米饭,要求吃自己制作的大饼,被我拒绝了。


我“命令”全班都必须吃大米饭,留着大饼路上吃。由于我们班充分估计到运输途中的困难,全班没有一个人饿饭,也没一个人掉队,全班按时、全员赶到目的地,受到上级的表扬。我们的兄弟班—二班就苦了。他们的班长,吃饭时,带头吃了大饼,只有个别的战士留着大饼没吃。个别战士不仅挨饿,也没有按时赶到目的地,教训是沉痛的。我和管尊学又返回迎接二班的战友,帮助他们及时赶到目的地,完成了任务。


有了这次的经验教训,我们再执行运输任务时,再也没有人敢提前吃为途中准备的干粮——大饼了。

参考馆藏资料

《枣庄文史2012》

原题:一张饼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