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
承载了太多的美好回忆
始终占据着人们内心最柔软的地方
生长、生活、工作在这片热土的我们 你们 他们
对家乡都拥有着深厚的感情
地名
是人们对家乡的第一印象
每当在外听到熟悉的名字与乡音总会欣喜不已
8月10日我们推送的
《“枣庄”的来历,知道的人恐怕不多》
让大家重新对家乡的历史人文有了新的认识
很多小伙伴纷纷要求要了解自己家乡地名的由来
本期滕州地名的来源之谜
请听小编娓娓道来~
滕之为滕,初因农业发达而以田畦之塍为名,后经传以塍假为滕,取泉水腾涌之义。进入阶级社会以来,先后以滕国、滕县、滕州闻名于世。
1989年滕县城鸟瞰图
滕县历史悠久,是古代东夷炎族后裔——滕、邾、薛、蕃等氏族的摇篮和商代始祖的发祥地。这些氏族,就是在这里考古发现的“北辛文化”、“大汶口文化,以及“龙山文化”的居民。
红陶壶、盖鼎(北辛出土)
东夷族文化领先于其他各族,而在东夷族文化中又以此地为最,所以被誉为“东方君子之国”,炎黄之战后,炎帝兵败,黄帝率族东来,即封其第十子于滕,并用黄族人取代此地各族首领。这里虽成为黄帝的天下,但居民仍为炎黄子孙。黄帝所封之滕,传至商末而亡。
杞伯鼎(东台出土) 、滕候鼎(庄里西出土)
周灭商后,武王即封其弟错叔绣于滕(城在今姜屯镇东滕城村),以屏藩王室和监视东夷,滕国由此跃居其他方国之上。
孟子(图片来源于网络)
战国时期,滕文公不以国小自卑,礼聘孟子于上官,虚心请教治国之道,按照“政在得民”的主张,“法先王”、“施善教”,政绩卓著,“卓然于泗上十二诸侯之上”,获“善国”美称,慕名来滕定居者络绎不绝。
80年代善园
80年代善国路街景
滕,古为塍,有滕县出土的金文可证。《说文》:“塍,田畦也。”《苍颉篇》:“塍,畔也。”皆指田界而言。《尔雅·释室》:“塍,虚也。”与沟壑坑堑隍池同类。因滕与塍同音,古代经传即以“塍”假为“滕”,取泉水腾涌之义。其实,应以塍为是。
滕县地图(明万历十三年)
秦置滕县,隋设滕郡,金元时为滕州。
滕县人民不仅具有中华民族勤劳善良的优良传统,而且富有见义勇为、勇于斗争的精神。
秦末农民战争初期,项梁引兵人薛,刘邦前往见之,人民纷纷参加义军。项梁率领起义军击破秦嘉军,追至湖陵,嘉死军降。
滕县地图(清末)
汉至太平天国,滕县人多次参加农民战争,与封建统治阶级、腐朽势力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
道光《滕县志》关于薛士杰的记载(图片来源于滕州日报)
当中华民族遭受外来侵略时,滕县还涌现出抗倭名将薛士杰等爱国英雄。特别是在日军入侵、国难当头的严峻时刻,滕县人民在“五四运动”的影响下,奋起抗日,全国抗日战争初期,争先恐后地参加了威震全球的“滕县保卫战”,与日本侵略军血战三天半,杀伤了大量日军,为台儿庄大捷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据不完全统计,全县有8137人参军,50113人抬担架,62371人运物资,62708人破路沟。5655人割电线。县地方武装配合主力部队作战或单独作战共1697人次,毙、俘日、伪、顽和国民党军2572人,缴获各种武器3008件。为民族解放和新中国的建立做出了巨大贡献。
滕县地图(中华民国三十年)
建国初期是滕县专署驻地,今又撤销滕县,设立滕州市,名称虽有变化,而“滕”字却保留至今。
古滕之晨
新中国建立后,县委、县政府领导全县人民在战争的废墟上重建家园,恢复生产,参加伟大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
附录:
1949年10月,今枣庄地区设有峄县和滕县,其中峄县属台枣专署、滕县属尼山专署。
1950年5月,台枣专属撤销,峄县、滕县隶属滕县专署。
1953年7月,撤销滕县专属,峄县改属济宁专署。
1978年11月,国务院将济宁地区的滕县划归枣庄市领导,全市辖五区一县。
1983年11月,撤销齐村区,设立山亭区,辖原齐村区的六处公社和滕县东北部的八处公社。原齐村区其余十处公社归市中区领导。
国务院关于山东省撤销滕县设立滕州市的批复
1988年3月,国务院批准撤销滕县设立滕州市(县级)。
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撤销滕县设立滕州市的通知
1988年3月,山东省人民政府下发通知撤销滕县设立滕州市(县级)。
枣庄市人民政府转发省政府《关于撤销滕县设立滕州市的通知》的通知
1988年5月滕州市成立
本文资料来源于枣庄市档案馆保管的1989年《滕县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