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32-3181189
zzlncm@163.com
 
2018年09月07日 15:20:27   来源:枣庄市档案馆

第34个教师节就快要到了

向所有老师道声

节日快乐!你们辛苦了!



2000多年前,孔子杏坛讲学,弦歌不辍;1000年前,朱熹置办学田,诠释“指引者,师之功也”的内涵;500年前,王阳明龙岗讲学,人们感慕云集,听者勃勃感触;100年前,蔡元培执掌北大,倡导“教育指导社会,而非随逐社会也”。


有人说,老师是一种信仰,无论条件多么局限,无论外界多少诱惑,都矢志实现科教兴国的理想。




枣庄市历史悠久,文化灿烂,人杰地灵。枣庄市区域,包括原峄、滕两县,古代属鲁地,教育兴旺。战国以来,名儒辈出,盛极一时。魏晋之后,战乱频仍,遂渐衰微。两千余年来,枣庄学校大体可分官学和私学两种。


时枣庄官学有县学(黉学)、书院和义学,滕、峄两县县学之学额共有童生35名(滕20、峄15),廪、增生共80名(滕、峄各40名)。义学在明初称社学,滕、峄两县均每里各一,清时破坏殆尽。乾隆年间,仅存一处,光绪年间恢复4处,均在峄县。书院有3处(滕1、峄2)。私塾在滕县较盛,峄县则仅限于城镇,乡间甚少。


隋唐以来,封建政府重科举制度,学校的主要任务是为科举考试输送合格生员。自清道光以来,两县中进士8人(滕3、峄5),中举人39人(滕24,峄15)。至辛亥革命前,滕、峄籍之大学生共40名,其中留日学生10名,在校学生10名。


清乾隆四十九年,兰陵书院碑记


私塾是科举时代启蒙教育的主要形式。清末,枣庄地区的私塾,以滕县为盛,多在该县城关与城西南一带。峄县私塾则多在峄、枣、台、韩四大镇,峄北与滕东山区极少。


私塾按程度分两级:一是蒙馆,教以《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女儿经》《山西杂字》等。二是经馆,教以“四书”“五经”,辅助读物则有《龙文鞭影》《千家诗》《唐诗三百首》《古文观止》等。教法为单人传授,强调死记硬背,不会即施以体罚。死读一两年后方开讲。程度较高的学生则每天进行一次作文训练,叫“会文期”,由先生命题,题目、写作要求均仿八股文。私塾注意写毛笔字,由描红、仿影至临帖,要求很严,写不好或写错字要挨打手板。


清朝末年的私塾


民国以来,不少塾师受过新式教学训练,选用普通小学的一些通用课本,为适应农村需要,还增教珠算和农村应用文,而成为改良私塾。抗战时期,日伪政府允许这些私塾注册,称为代用小学,也称“改良私塾”,滕县城内有这类小学10处,枣庄镇有9处。


清朝末年


枣庄市官立新式学校,始于清光绪28年(1902年),两县之书院均奉命改称高等小学堂,乡间之义学则称蒙养学堂。这种学堂仍操在地方封建势力手中,沿袭封建教育制度,尊孔读经。


县高等小学堂虽也抄袭一点资本主义国家课程,自称“中西结合“,但主要课程和教法仍与旧书院无异。由于当地士绅抵制,新式学堂发展延缓。据宣统元年统计,全市有高等小学堂两处(滕、峄各一)。初等小学堂27处(滕16、峄11),学生共317人(滕174、峄143)仅占全省小学生总数的千分之五。


清代高等小学堂师生合影


1891年,英美基督教会势力侵入本市区域,依恃清政府给予的特权,在县治传教办学。1908年北美长老会峄县差会于城关办了一所初级实业学堂,又在基督教堂内孤儿院设女子学堂,两校共有学生50人,为他们自己培养传道、教学人员。清末时期,本市的教育发展慢、数量少,属半封建、半殖民地教育性质。



清末教会学校师生乘船出行


清末民国初,枣庄地区塾师较多,数字无考。1917年尚有992人。私塾改良后,塾师除部分淘汰外,多改造成为新式教员。清末学堂的教师称教习。1908年,共有教习33人,高等小学堂教习6名,多为举人,秀才出身,初等小学堂教习27名,多为原来的塾师。


塾师的薪俸全赖于学生的束脩。所教学生多寡不一,贫富不等,塾师所得束脩亦各不相同。枣庄地区一般情况是每个学生交小麦60斤或4吊钱,塾师每年可得小麦1至2千斤。


民国初期

中华民国成立后,学堂改称学校,小学学制由初小五年、高小四年改为四三制。废除了读经,现代科学正式进了学校,地方政府着手改造私塾。


民国初,两县改44处私塾为初级小学,由于士绅思想保守,不愿办“洋学堂”,至民国六年滕县仍有私塾902处,峄县因战乱剩86处。至三十年代初,竟因“私塾林立,而阻碍学校发展”(省视学语)。后经民国政府严令取缔,并推行义务教育,私塾之风始弱,学校成倍发展。



民国时期的女子学校


据1915年统计,全市有小学86处,学生2787人,教员223人。但不久袁世凯复辟,张勋辫子兵开进县城,学校又恢复读经,学孔孟之道成了当时政府公布的教育宗旨中一项重要内容。全市城乡在北洋军阀的统治下,兵匪为患,几无宁日。峄县尤甚,学校多时办时停。民国八年(1919年),峄县有82处小学,开课者仅占三分之一。


1922年后,小学学制改为四二制。1923年,县教育局成立,教育经费独立,学校略有发展,峄县小学增至55处。1926年,张宗昌督鲁,土匪践踏县治,教育经费充军饷,学校占为军营,峄县教育几临绝境。



1928年,峄县恢复学校27处,学生1268人。适龄儿童入学率仅占2.6%,滕县因未受战争破坏,情况稍好,有学校171处,学生7435人,适龄儿童入学率为10%。


三十年代,国民党政府实施三民主义教育,从目标、训育、课程等方面作了具体规定。学校开设党义课,提倡党化教育,要学生“明礼义、知廉耻、尽忠孝、行仁义”。在乡镇推行义务教育,严厉取缔私学,发展短期小学,加强师资培养,开办师范讲习所、乡村简易师范。


地方士绅也开始热心办学,私立中小学渐多。历史上较有影响的中兴职业中学和滕文中学均办于此时。至1937年,全市计有小学387处,其中短期小学113处,中学5处(私立士绅办中学2处,教会办中学3处),神学院一处,幼稚园1处,成人识字教育也开了个头,有民众夜校21处。


1936年,中兴小学钟楼


这时期学校虽有发展,但不平衡。峄县学校数仅及滕县五分之二,学校集中在津浦路线和大集镇,而滕东峄北山区,几乎没有学校,广大农村贫苦农民子弟无学可上。


民国时期,中小学教师称教员。1915年,有小学教员223人,另有教会中小学教员二三十人。清末至民国十七年(1928年)以前,官办,县办学校教员系政府按规定委任,以后以实行校长聘请制为主。1932年,有教员353人。1943年,日伪统治区有中学教员27人,小学教员1032人,解放区教员约百名,为解放前教员最多的年份。以后因受战争影响,教员流动性很大,1948年部分中学教员随校流亡。



民国时期的课堂

民国初年,小学教员多系县单级分所或师范讲习所毕业的改良塾师,或读过私塾的知识分子,少数为各级师范毕业生。一些正规师范毕业者非改行从军,即赋闲在家,从教者不多。


1932年(民国二十一年)枣庄地区小学教员月工资最低为5元,最高为45元。1936年峄县私立中兴学校小学部教员,工资为50元以上,中兴职业学校教员月工资为80元以上,而短期小学教员有的仅得4元。1943年,日伪统治的县立小学校长月薪为60元(伪币,下同)高级专任教员平均月薪45元,初级专任教员35元,初级中学校长月薪110元,初中专任教员90元。


全面抗战时期


抗日战争爆发后,全市学校几乎全部停办,家长也不愿让孩子上伪办学校,私塾又盛一时。尔后出现了三种教育并存的局面:


一是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根据地,从1942年起发展抗日教育,抱犊崮山区、运南根据地之各县政府,相继办起了抗日小学,并从1944年起开展了规模空前的群众识字运动。


1937年,滕县学区图


二是运南、滕西国民党游击区,也有几处小学,1943年还办了两所中学。


三是广大沦陷区,至1936年仅有小学59处,学生3840人,从1942年起,日伪推行奴化政策,借重于教育,至1943年底,全敌占区有中学3处,高小40处,初小345处,教员1082人,学生31247人。


1937年,峄县学区图


抗日小学教师享受供给制,视同脱产干部。解放战争中,民主政府与国民党政府均对教师实行薪粮制,每月最低为95斤,最高为400斤。但国民党政府由教育科批条交乡、保长逐户收缴,数量与质量都无法保证。


解放战争时期


解放战争时期,枣庄地区处于两种教育相互交替的局面:抗日战争胜利后,人民政府为恢复教育做了不少工作,创办了鲁南三中和麓水中学,训练了小学教师230余名,分赴各地小学,开展冬学运动。1946年秋,国民党攻占鲁南,解放区学校全部转移或停顿。国民党政府推行国民教育,在其占领区设有中心国民学校62处,保国民学校210处。全市有公私立中学11处(包括流亡在阜阳、徐州地区的滕县省立中学),学生达1839人。


民国三十七年峄县多义乡保国民学校学生臂章


1942年后,城镇普遍办学校,上私塾者考不上中学,私塾渐减。乡间仍认为学校学不到东西,私塾仍有地盘。1947年,私塾始绝迹。


1948年春,国民党败退,裹胁全境中学师生及社会知识青年二三千人,流徒于徐海、苏南,有的则被诱骗到台湾,使本来就脆弱的枣庄教育,受到严重摧残。1948秋,枣庄地区全境解放后,人民政府立即致力于恢复教育工作,台枣专署与尼山专署都举办了小学教师培训班,为枣庄地区培训了二百余名新教师。由于战争破坏严重,至1949年7月,仅恢复小学63处,峄县乡村师范学校在筹建中,建国后枣庄地区教育,就是在这样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建国后


新中国建立后,枣庄市的教育继承老解放区的传统,贯彻党中央所制定的方针,进入了全面振兴的阶段。


建国后中小学教师称人民教师(简称教师)。有公办、民办,代课、兼任之别。


邓颖超同志与薛城铁路中学学生在一起


建国初期,公办教师工资实行薪粮制,每月最高为170斤,最低为85斤。1952年,实行工资分制,最高165分,最低70分,平均在100分至110分之间,可买小米200余斤。1956年,工资改革,实行现金制,教师工资增长40-50%,小学教师平均工资38元,可买小米300余斤。1959年、1960年、1963年、1971年先后部分调整教师的工资。1977年至1985年间,连续五次调整教师工资。1985年,再次实行工资改革,改革后,教师基本工资略高于一般同级的政府工作人员的待遇。公办教师与行政人员一样享受福利待遇。


1951年,民办教师实行薪粮制,由各村自筹,月发高梁80斤,麦季发小麦120斤。1958年,农业集体化后,生产队按普通劳力标工记分,国家发技术津贴每月2元。1969年,技术津贴增至每月小学教师7元,初中教师12元。其中2元交队,换取工分。在校食宿者每月发小伙食补贴2元。1980年后,民办教师生活补助费逐年增加。至1982年国家每月补贴小学民办教师为19.5元,中学民办教师为22.5元。1982年,全市推广联教计酬责任制,多方面筹集资金,使民办教师所得的工资报酬尽量接近于公办教师。


1985年,枣庄市中等学校分布图


在旧社会,塾师除在山区农民中稍有威望外,一般均为上层人物所卑视。国民党及日伪统治时期,教员是自由职业者,地位比一般公务员低得多。本地有句谚语:“家有隔宿粮,不当孩子王”,反映了旧社会教员的穷苦低微的地位。

建国后教师的政治地位发生了本质的变化。1950年政府友布了“人民教师应算为革命工作人员”的通报,并建立了中华全国教育工会,教师名副其实地成了工人阶级队伍中的一员。


同年,各县均召开尊师大会,教师地位空前提高。以后,土改、镇反、抗美援朝,历次政治运动,教师均积极参加,并配合宣传,促进了工作,提高了自身的政治理论水平。大量青年教师入团,少数先进教师入党。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枣庄市认真贯彻知识分子政策,做到政治上信任,工作上放手使用,生活上关心照顾。


枣庄市执教三十年教职工庆祝大会


2018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对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作出顶层设计。


意见明确了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的目标任务:经过5年左右努力,教师培养培训体系基本健全,职业发展通道比较畅通,事权人权财权相统一的教师管理体制普遍建立,待遇提升保障机制更加完善,教师职业吸引力明显增强。教师队伍规模、结构、素质能力基本满足各级各类教育发展需要。


到2035年,教师综合素质、专业化水平和创新能力大幅提升,培养造就数以百万计的骨干教师、数以十万计的卓越教师、数以万计的教育家型教师。教师管理体制机制科学高效,实现教师队伍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教师主动适应信息化、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变革,积极有效开展教育教学。尊师重教蔚然成风,广大教师在岗位上有幸福感、事业上有成就感、社会上有荣誉感,教师成为让人羡慕的职业。




我们向老师致敬

也是纪念我们曾经共同走过的

怀揣梦想、敢于拼搏的求学时光

师恩难忘

我们会带着老师的嘱托和希望

不断前行,臻于至善



本文资料主要来源于《枣庄市教育志》(枣庄市教育志编纂办公室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