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32-3181189
zzlncm@163.com
2025年02月05日 20:19:03   来源:大众日报

蛇年春节后首个工作日,山东省委、省政府召开全省抓改革创新促高质量发展大会。会议动员全省上下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精神状态和锐意进取、攻坚克难的奋斗姿态,当好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排头兵,持续增强经济社会发展创新力。

山东正站在新的起点。2024年山东地区生产总值达到9.86万亿元,距离10万亿一步之遥,山东有望成为国内第三个跨越10万亿的省份。

山东需“更上一层楼”。作为我国经济大省和北方经济重要引擎,国家战略赋予山东在全国发展格局中特殊地位。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也是决定山东命运的关键一招。山东勇当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排头兵,为“走在前 挑大梁”提供澎湃动力。

何为“排头兵”?“排头兵”本是一个军事术语,指在行军或列队中位于队伍最前方的士兵。勇当排头兵,就是要在改革中走在前头;勇当排头兵,要在发展关键时刻敢为天下先。

以历史眼光看,改革开放40多年来,山东长期位居全国地区生产总值前三位,靠的是敢为天下先的改革创新。以农业农村改革来说,20世纪70年代末,以东明县为代表的菏泽地区率先探索和推行大包干,成为全国最早进行的大规模土地改革,成为我国农村改革的先声;以企业改革来说,1985年,因为电冰箱质量有问题,张瑞敏决定砸掉仓库中不合格的76台冰箱,让职工“干好干孬一个样”的意识成为历史,海尔从此成为企业发展的质量样板。这两件事影响长远,分量正在于发出改革第一声。

以现实眼光看,全面深化改革是发展的澎湃动力。近些年,山东通过刀刃向内的改革,在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城乡区域协调融合发展、绿色低碳转型、推动文化“两创”等各方面,努力在改革中蹚出一条符合自身发展的路子。2024年,山东细化推出414项改革事项,其中组织实施重大科技创新资源重组等10项牵引性集成改革,探索开展要素市场化配置省级试点。通过深化改革,现代产业体系和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加速建立,数字政府等创新改革引发效率革新,构建起支撑高质量发展的全面制度体系。以港口改革为例,山东港口集团成立5年来,改革为先、优势互补、错位协同、融合发展,货物吞吐量连跨五个亿吨台阶、突破18亿吨,助山东连续3年保持全国沿海省份第一位。

“经济大省挑大梁”,是超越山东,服务全国。山东聚焦国家所需、山东所能、群众所盼,部署彰显山东特色的改革任务,谋划提出一批山东特有的改革事项,在全国产生示范影响。比如,山东自贸试验区自成立以来,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总结形成5批制度创新成果,其中,2项改革试点经验被国务院发文推广,5项“最佳实践案例”被国务院自贸试验区工作部际联席会议推广,6项创新成果被联席会议简报刊发,各类创新成果数量在同批次设立的自贸试验区中位居前列。

今年山东省政府工作报告中,“首位”“首个”“首次”等词汇引发关注,让人振奋,其中包括: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235个居全国首位;关键软件产业规模跃居全国首位;卡奥斯成为全国工业互联网首个千亿品牌;全球首列碳纤维地铁列车投入商运;12英寸碳化硅衬底、超大尺寸铌酸锂晶体全球首发;亚洲首艘圆筒型海上油气生产装置“海葵一号”交付运营;财政民生支出首次突破万亿元……

勇当排头兵,归根结底靠的是首创精神。首创精神是一种敢于突破常规、率先探索未知领域或创造新事物的主动性和创新意识,它强调个体或群体在思想、实践或技术上的原创性和开拓性,是推动社会进步、科技发展和文化繁荣的重要动力。这么多“第一个”,正是以“首创精神”贯穿其中。

当前山东经济社会发展还面临一些困难挑战,国际环境变化带来的不利影响加深,部分企业生产经营遇到困难,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需要进一步深化等等。越是在乱云飞渡的复杂环境中前行,越要拿出“要登绝顶莫辞劳”的心劲,奋力打开改革发展新天地。

勇当排头兵,迸发更多“第一个”,山东在路上。

(大众新闻记者 周学泽 经纬工作室出品)

相关链接:

望岳谈|用好“关键一招”,成就更好山东

责编:张修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