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青岛市工人文化宫,有这样一个讲堂,它每周定时举办,风雨无阻,至今已有41年。
作为全国范围内开办时间最长的公益性讲座,“每周一讲”不设听课门槛,不限授课范围,不考试不发证,没有复杂的教学指标,只有最纯粹的知识分享。就像一座灯塔,照亮人们的精神世界,带来文化的启迪和滋养。点亮这座41年不灭灯塔的,有一讲就是半辈子的常驻讲师,有多年坚持上课的忠实听众,还有一代代传承接力的工作人员。他们说,知识的传递不能停,这堂课还得继续讲。
岁月编织人生,光阴沉淀故事,一起走进这堂老牌讲座课。
每周一晚9点,在青岛市工人文化宫,“每周一讲”都会如约而至。
1983年,中华全国总工会倡议发起“振兴中华读书活动”,青岛市工人文化宫为响应号召,开办了“知识就是力量‘每周一讲’职工大讲堂”。而之所以叫“每周一讲”,有两层含义:一是每周讲一次,二是每周一开讲。
当时,为了给听众带来不重样的知识分享,工人文化宫的工作人员“操碎了心”。
在那个人们获得信息渠道有限的年代,涵盖了政治、经济、体育、历史、哲学等等,无所不包的“每周一讲”课堂瞬间爆满。回想当年的场景,63岁的周学梧仍记忆犹新。
讲台之下,有各行各业的人们,他们既不像普通学生有知识储备,也不像接受继续教育的成年人有学历目标。想留住听众唯一的标准就是讲得有质量、有意思,很多讲师都觉得“这个讲台不好站”。
“每周一讲”讲师宋文京:如果我在大学讲,往往它是一门课,必须要有前因后果,必须要有章节分布,也必须要有学术的深入性,那在这儿更多的是,深入浅出,你要用跟大家沟通的语言,要讲故事。要让大家happy快乐起来。现在大家上网都能查到好多东西的时候,这时候你还得有独立的一些见解。
讲师们使尽浑身解数,听众听得开心。在“每周一讲”大家不仅分享着知识的快乐,共同的兴趣连接还让很多人彼此成了朋友。
三十年接力
父女共登讲台
41年时光中,坚持不改期、不暂停、不重复的“每周一讲”,已有200多位讲师授课,这其中有一家人用接力的方式先后登上讲台。
这是“每周一讲”的第1700期讲座,讲台上的是来自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的青年讲师宋寒儿。台下坐着一位特殊的观众,“每周一讲”的常驻讲师,也是宋寒儿的父亲,宋文京。
1994年,宋文京受邀为“每周一讲”授课,当时两岁的宋寒儿和双胞胎妹妹宋露儿成了课堂上最小的听众。
“每周一讲”讲师宋寒儿:大家都去看着爸爸,好像是在希望听到爸爸讲出更多有意思的事情,结束的时候,他们都围着爸爸不停地问各种问题,我觉得就是有一种氛围让我特别难忘。
30年里,宋文京已在“每周一讲”授课80次,宋寒儿读大学前,几乎每次都陪着父亲一起,她还会在家里帮父亲查找图片、视频,制作幻灯片,担任“每周一讲”的非正式小助理,而“每周一讲”也在不知不觉间,像一颗种子一样种进了她的心里。
去年,从中央美术学院博士毕业的宋寒儿回到家乡,到高校任教。在课余时间,她也像当年的宋文京一样,登上了“每周一讲”的讲台。
“每周一讲”讲师宋寒儿:在去年毕业的时候,我还在我们学校的一块石头那里拍了一张照片,那个石头上写了一句话,叫以大爱之心,育莘莘学子,以大美之艺,绘传世之作。这句话其实一直在深深地鼓励着我们,希望能够用一些更创新的方式,包括我在多年求学过程中对于艺术的思考,去和大家进行一下分享,有更多年轻人被吸引到这个课堂之中来。
“每周一讲”
不断求新求变
时光荏苒,如何在信息过载的当下,保持住“每周一讲”的魅力,一代代工作人员也在接续努力。
负责“每周一讲”的工作人员有个有趣的名字——班主任,如今已经传承到第8任、1997年出生的徐梦恬身上。
为了吸引新听众,徐梦恬她们先在课堂内容上求变。
青岛市工人文化宫工作人员徐梦恬:“每周一讲”传承41年,有一句话叫做时代的脉搏,与时俱进,婚恋、烘焙、插花、茶艺,像我们领导要求的,说你们看到这个讲座预告,你们年轻人得自己都想来,你才能把这个预告发出去。
如今,她们有时会把讲座开到基层企业,还将课堂上的精彩片段做成短视频在网上传播,不断扩大着“每周一讲”的影响力。
青岛市工人文化宫工作人员徐梦恬:我们和电视台有一些合作,希望能够增加一些曝光度,现在也结合了短视频,更多的是去达到一个引流的目的,讲座一代一代在传承,那我们希望听众也能一代一代传承下来。
41年,“每周一讲”的存在即便不算“奇迹”,也足够神奇;41年,狭小的阅览室换成了宽敞的百人大教室,破旧的黑板换成了智能的多媒体设备,“每周一讲”的课堂环境在变,但“知识就是力量”的理念始终如一,“每周一讲”带来的精神启迪和文化滋养也会永远留存在他们心间。
(总台央视记者高磊赵飞王朝朋王伟宋建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