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32-3181189
zzlncm@163.com
2024年04月19日 09:04:57   来源:大众日报

□新华社发   济南曲水亭街、百花洲、芙蓉街等历史文化街区以独特的人文韵味成为旅游热点,吸引大批游客打卡体验。

■编者按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和精华所在,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文化思想,推动文化传承发展,本报今起推出“文化中国行 行走齐鲁”全媒体报道,记者将陆续行走山东有代表性的古建筑老街区、山川河流、文物古迹、国家文化公园等,展现延续历史文脉、传承中华文明的生动实践。

□ 本报记者 张春宇 张依盟

春末的济南明府城,泉水微暖,清风穿柳而过,吹拂游人面庞。4月18日,记者沿着曲水亭街,走过起凤桥,徜徉在济南古城。不少身着汉服的年轻游客,体验簪花造型,成群结队打卡拍照。

“‘起凤桥,起凤街,拜孔子,入府学’,之前在短视频平台看到很多人来起凤桥打卡,今天带着孩子过来,讨个彩头。”桥上,一对来自辽宁锦州的夫妻正在给女儿拍照,小女孩手里还拿着刚刚买的鲁绣小团扇。

济南的明府城始建于明朝洪武四年,距今已有600余年历史。作为泉城文脉的“金名片”,芙蓉街—百花洲、将军庙两大历史文化街区,总占地面积41.78公顷,共有144处省市区各级文保建筑。为保护好泉城历史文脉,济南古城先后投入10.5亿元,实施零散棚户区改造工程;完成了百花洲及双忠祠街、芙蓉街等13条老街巷的整治工程和状元府、题壁堂、寿康楼、督城隍庙4处省级文保建筑的征收和修缮工作。

曲水亭街向西是建于宋熙宁年间的济南府学文庙,记者在南门广场看到,有一条约半米宽的狭窄水渠,清澈见底。“这是一条清代的古渠遗址。考古人员发现后,我们便保留下了一小段,重新设计为明渠向市民游客开放,让历史文化看得见、摸得着。”济南古城保护和发展中心工作人员许丽玉说。

行走在涌泉胡同、王府池子街,红墙、青砖墙、白墙错落相间,别有一番风味。“芙蓉街到百花洲这片变化太大了!旅拍馆、咖啡店、非遗工坊,当年的老济南城也潮流起来了。”来自四川宜宾的游客赵乐时隔十数年,旧地重游,对古城的新貌感慨万千。

近年来,济南古城积极探索“文旅商”融合发展新路径,紧跟游客消费需求,持续推进特色项目建设,打造沉浸式消费新体验,让各地游客在休闲、游览和消费过程中感受浓厚的文化氛围。

在东花墙子街,彩刻葫芦、葫芦押花、核雕、泥塑兔子王等非遗技艺的四位传承人自发来到这里,建立自己的工作室,在充满传统文化氛围的环境中展示非遗、传承技艺。

“95后”河南青年小胡在古城租了一处老院落,将其设计装修成别具一格的仿古茶饮店,迎接八方来客。

济南百花洲传统工艺工作站,是全国第一个位于市中心的工艺工作站。在站内的向群皮影社,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济南皮影第五代传承人李娟正在制作皮影饰品文创,为开业作准备。

“我从小就喜欢看皮影戏,现在百花洲有了皮影社,会聚集更多对皮影感兴趣的人,一起把传统技艺传承下去。”山东艺术学院戏剧影视文学(戏曲文化传播)专业学生王圣雅说。

沉浸式剧场、文创店、主题院落、非遗工坊……一个个新兴业态在古城落地生根,为文旅消费增添了新引擎、注入了强动能。

济南古城还充分整合了片区内各类资源,依托历史街巷、泉道水系,策划打造两条精品旅游线路,串联24处历史遗存和传统院落,将街区与周边文保建筑、文化遗存、风景名胜串珠成链。

“老街巷、老建筑、老景点让城市面貌一新。”山东大学艺术学院副教授袁宙飞说,文旅深度融合发展持续加深,不但留住了城市的记忆,也让济南这座历史文化名城散发出融合古今的独特魅力。



责编:朱忠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