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32-3181189
zzlncm@163.com
2024年03月25日 16:21:00   来源:大众报业

让文化遗产焕发时代风采

——聚焦全省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座谈会

文化遗产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基因和血脉,保护文化遗产是推动文化传承发展的重要基础。3月21日召开的全省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座谈会,研究部署全面加强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工作。作为文化大省、文物大省、非遗大省,山东如何做好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工作,让文化遗产焕发时代风采?

3月22日,2023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揭晓,“山东沂水跋山遗址群”考古项目成功入选。跋山遗址群的发现和不断扩充,完整构建起山东地区旧石器文化发展的时空框架,系统完善了海岱地区晚更新世古人类文化发展序列,凸显了中华文明突出的连续性。“目前,已对跋山遗址群连续开展3个年度发掘工作,出土、采集文化遗物4万余件。”沂水县文旅局副局长类维龙说,“下一步将努力做好成果转化,积极申报第九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为更好地保护传承利用遗址奠定基础。”

跋山遗址、焦家遗址、城子崖遗址……这些齐鲁大地上的文化遗产,承载着深厚的历史底蕴。留住文化根脉、守住民族之魂,山东从战略高度推动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工作,实施文物保护利用“十大工程”、“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山东行动,全面提升文物保护利用水平,用考古发现实证山东文脉在中华文脉形成中的重要意义和作用。

做好新时代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工作,要从更高维度、更广视野把握全面加强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的重大意义。“坚定扛牢文化遗产保护传承责任使命,我们将构建‘大保护’体系,统筹文物与非遗的保护传承,树立‘大考古’理念,实施一批重点考古研究项目,为回答好人类起源、农业起源、文明起源问题提供山东答案。同时,推动‘大融合’发展,推进非遗活态传承,让文化遗产更好赋能经济社会发展。”省文化和旅游厅副厅长刘少华说。

从“海岱日新”到“礼运东方”,山东博物馆的每次展陈,总能吸引众多游客前往打卡。件件珍贵文物,诉说着山东的历史故事,彰显着浓厚的文化底蕴。“这次‘海岱日新’特展展出的文物,时间跨度从新石器时代一直到明清时期,呈现出山东文明绵延不断的发展脉络。”山东博物馆馆长刘延常说,山东境内考古发现的旧石器文化、后李文化、北辛文化、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以及夏、商、周以来的地方文化,构成了完整文化谱系。

文化遗产具有不可再生、不可替代特性,灭失不可恢复,必须作为重要战略资源加以保护传承。如何统筹保护与利用、保护与发展的关系?省自然资源厅厅长赵晓晖表示,省自然资源厅紧盯规划编制、资源保护、要素保障、确权登记等环节,积极促进文化遗产的保护和活化利用,取得了显著成效。“当前,全社会对文化遗产的保护意识仍有待加强。我们将充分发挥国土空间‘一张图’底图底版作用,强化卫星遥感技术服务,支持文化遗产动态监测、严格保护,助力文化遗产数字化、精细化管理。”赵晓晖说。

文化遗产弥足珍贵,但它并不遥远,往往就在身边。距今已逾百年的胶济、津浦铁路,见证了中国铁路发展壮大和山东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是宝贵的工业文化遗产。近日热播的电视剧《南来北往》,主取景地潍坊坊茨小镇,曾是胶济铁路线上的一个小站。“我们要发挥国铁优势,深化铁路工业文明研究阐释。”中国铁路济南局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贯昌奉说,“将深入挖掘山东第一条铁路、中国第一条民族资本铁路、第一台蒸汽机车、唯一在用黄河百年铁桥、第一条既有线改造提速250公里客运专线、第一列时速600公里高速磁浮列车等铁路工业文明的发展脉络、文化内涵和时代价值,并开展多种形式的红色教育、工业研学活动,不断提升铁路文化传播力影响力。”

风筝、年画、泥塑、剪纸……在海外社交媒体平台上,以“非遗”为主题的视频产品热度居高不下。借助非遗“出海”,潍坊市不断擦亮城市文化品牌。“潍坊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世界手工艺与民间艺术之都’,被文化和旅游部评为2024年‘东亚文化之都’,关键在于坚持守正创新,深入挖掘文化遗产的人文精神和时代价值,不断激活文化遗产‘讲故事’整体效能。”潍坊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杨建华表示,潍坊将继续着力构建保护传承系统化、传承传播矩阵化、融合发展长效化的工作格局,让更多文化遗产“破圈”“出海”。

文化遗产保护传承靠的是人才,必须加强人才队伍建设。“从高校培养层面来讲,近几年,全省考古学人才培养数量有了较大提升,除了山东大学的考古专业,山东师范大学、德州学院等多所高校陆续开展了相关方向和课程的建设。”山东大学考古学院院长王芬说,通过构建课堂、田野、实验室三位一体的教学方式,完善本硕博相衔接的人才体系等,考古人才培养质量也在不断提升。

不过,目前仍然存在创新力不足、高水平人才供需不匹配等问题。王芬表示,做好古代文化遗存阐释,需要探测技术、数据分析等多种技术手段,建议加强学科交叉、科教融通,构建多轮驱动考古学基础学科人才培养新模式,让文物保护事业后继有人,为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提供有力保障。

(记者 于新悦 李振 杨学莹 纪伟 通讯员 温敏)

责编:张修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