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32-3181189
zzlncm@163.com
2024年02月17日 11:29:15   来源:大众新闻客户端

除夕|且将年味敬团圆

炖鸡、蒸鱼、炸货、元宝饺子、油焖大虾、花饽饽……各种硬核菜式,配上不同样式的杯碟碗筷,在除夕夜的朋友圈闪亮登场。除夕当天,这顿团圆的年夜饭,对一家人来说最为重要。

“‘酒食相邀’,聚饮送别旧岁,是辞年礼俗的重要形式之一,一千多年前便已存在。”济南市民俗学会会长张继平说,“且将年味敬团圆。山东各地的年夜饭,有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的特点。”岁月不居、时节如流,年夜饭象征的团圆氛围、祥和心境,是山东人的文化诉求与心理需求。

“以前在潍县县城,除夕中午要吃‘钱绳’,就是潍县的肉丸子面条,寓意有钱有财。除夕晚上,潍县人会准备四个、六个或八个凉菜,主要有猪蹄冻、蒸鸡、熏鱼、麻汁杂拌、芥末鸡等,再准备八个或十个热菜,就是一桌团团圆圆的传统年夜饭。”潍坊市非遗保护协会传统食品专委会主任赵培敬说。

在山东,不少家庭会在除夕夜守岁,通宵不眠。一家人觥筹交错,谈笑取乐,然后一起动手包水饺。除夕夜的饺子,算是年夜饭的另外一道风景线,在齐鲁大地有着不同讲究:肉馅的叫“年年有”,素馅的叫“素静平安”。一般来说除夕夜的饺子只能选一种馅,意在“一心一意过日子”。无论饺子荤素,大都用芝麻秸秆来煮,一是取芝麻秆燃烧时悦耳的“发、发、发”的响声,二是取芝麻开花节节高之寓意。

一碗饺子,盛出时热气腾腾,随着新年到来,恰可入口食用。在一顿长长久久、团团圆圆的年夜饭中,春节的仪式感也在热闹与温馨中升腾。

大年初一|手捧花饽饽,“蒸”出好日子

“一个大葫芦饽饽‘肚子’里,藏着好几个小葫芦、金元宝,实在太喜庆了!”2月10日,在北京过年的烟台人王红娜说。

在胶东,春节前后的花饽饽,更是花枝招展。过年的面塑品类最多,一般是做一对盘坐的圣虫,一对爬行的圣虫,十个大枣饽饽。其余单个的造型,如甜瓜、圣鸡、猪头、石榴、元宝、佛手、刺猬等。鱼、蟾放在水缸上,表示年年有余;猩猩、宝葫芦放在窗台上,猩猩保佑全家人身体健康,宝葫芦寓意招财进宝;小圣虫放在面缸里,表示家里的粮食吃也吃不完。各种面塑造型各异,只有枣饽饽规格统一,虽然个头有大有小,但装饰都是六个鼻子六个枣,顶端一鼻一枣,周围五鼻五枣。

在龙口、莱阳一带,大年初一中午,家家户户都吃团圆饼。团圆饼直径一尺多,内层很像中秋节的多层月饼,制作、花饰却不同。每层饼内一般要夹上红糖、白糖、芝麻、青红丝或枣泥馅儿,以示来年日子过得有甜头,生活节节高。几层大小不同的饼叠好后,便在饼上嵌上些捏制的小玩意儿,如蝙蝠、梅花鹿、花卉、圣虫、刺猬、元宝之类。蝠、鹿代表福禄双至;牡丹、荷花代表富贵、纯洁;刺猬、圣虫代表五谷丰登、家有余粮;元宝代表发财。吃团圆饼时,可用刀切分,每人一份,但不能全吃完,要留一些给回娘家的女儿吃。

从简单面食进化到花样饽饽,也是文化生长的过程。“看看胶东花饽饽,那民间的工艺美术真是太美了。”山东省民俗学会常务理事兰玲介绍,胶东面塑在制作程序中,都是揉、切、压、叠、搓、捏等方法并用,但在地域上呈现出自东向西工艺逐步复杂、颜色逐步艳丽的特点。无论如何变化,其中无不彰显着鲜明的民俗祈愿心理,凡是平安、健康、团圆、美满、长寿、富贵等愿望都包含其中,纯朴而自然。

而今,新元素的注入,为花饽饽的发展提供了更大空间。春节前夕,烟台福山区推出龙年系列产品——“招财龙”,花饽饽肚子里藏着八个“金元宝”。还有人用各种蔬菜、水果的汁液,调和成彩色的面团,让花饽饽味道更好、营养更丰富、色彩更淡雅、更符合年轻人的审美。胶东人总会像“转莲子”(胶东方言,向日葵)一样,在岁末年关时,双手捧着花样饽饽,朝着好日子转动。

大年初二|有一种温暖,叫回娘家

大年初二,天气晴好。在山东,出嫁的女儿大多选择初二、初三携女婿和外孙带糕点、烟酒等礼品回娘家,娘家也要准备一桌好菜与厚礼招待亲人。

大年团圆礼俗是年节的重头戏,回娘家更是必不可少的章节。在1881年出版的《增修登州府志》中,关于春节期间“回娘家”的描述简约而传神:“大抵初一日贺父党,初二日贺母党。至初三日,黎明再设祭,焚彩挂,谓之‘送神’。女归贺父母,婿亦来贺,始及妻党焉。”

正月初二回娘家,既增强了女儿和娘家间的情感凝聚,也维系着姻亲关系的稳定。在山东各地传承至今的民间口承文学中,“回娘家”可谓超级题材。在绘画、诗歌、小说、小品、相声、双簧、说书、戏曲等多种文艺形式中,都可找到“回娘家”的影子。

有一种思念叫团圆,有一种温暖叫回娘家。不同年龄段的女性,“回娘家”的情感相似。当女性经由婚姻离开原生家庭,创立新家庭,两者之间依然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女性依恋家人,也依恋自己童年成长的地域。

回娘家不仅是女儿的专利,孩子们回到姥姥家也满心欢喜。姥姥家的风土人情,是大多数人记忆深处最温暖的部分。这也从另一个侧面反映了娘家对女儿的眷顾,因为爱其孩子,实质是对女儿之爱的传递。

大年初三|老鼠做亲有良愿

正月初三,也称“小年朝”“赤狗日”。民间以正月初三为谷子的生日,在这一天祝祭祈年,且禁食米饭。在山东多地,还有一种更为有趣的民俗:这天是老鼠“娶亲”“嫁女”的大日子,当晚要早睡。

为何初三要早睡?一是因忙年、守岁、拜年劳累,更因相传这天晚上,家家户户的老鼠择吉“娶亲”“嫁女”。清代学者钱泳在《鼠食仙草》中说:“按今邑中风俗,岁朝之夜,皆早卧不上灯,诳小儿曰:‘听老鼠做亲’,即以此也。”

在山东多地,初三晚上,人们还会在厨房或墙根,撒上一些麦粒、糕饼等。除了吃的,还有一些仪式要举行:有的夜不停灯、厨不动刀;有的拿起锅盖、簸箕大敲大打,为老鼠“催妆”。这些行为最终奔着同一个目的——把老鼠送走。

在潍坊地区,老鼠“娶亲”的日子是正月初七。这一天晚上睡觉前,老人会嘱咐孩子:“今天是老鼠娶媳妇的日子,把鞋藏好,不要叫老鼠把鞋拖去当花轿使。”第二天清晨,老人会煞有介事地问孩子:“看看鞋子少了没有?”

在潍坊杨家埠年画中,有《老鼠娶亲》一画,表现老鼠娶亲的队伍行于道中的场景。画中还有四句农民口语式的诗句:“老鼠本性强,家住在仓房,择定娶亲日,假扮当新郎。”

其实,不论是老鼠“娶亲”还是“嫁女”,均折射出古人祈求家族后代兴旺发达的吉祥愿望。

大年初四|迎灶神 接财神

“大年初四不出户,灶神好往家里驻。”在山东多地,有大年初四灶王爷下凡点查户口的传说。而灶王爷回归时,多地有全家人一起吃折箩的民俗。“折箩”就是把酒席结束后的各种剩菜,集中倒入箩筐的意思。

过去人们不富裕,头天的剩菜剩饭舍不得倒,第二天“折”到一起烩食。在鲁南农村,至今还流传着这种习俗:红白喜事剩下的菜肴混在一起,由主家送给村里的各家各户;正月十五时,也将过年剩下的肉菜,不问种类,全倒在一块儿烩。现在看来,在保证卫生的前提下,“折箩”或许算一道美味。

大年初四,山东各地乡亲们还会将室内掸尘,屋内扫地,垃圾堆到院中准备“扔穷”。而在这天深夜,乡亲们还会备好祭牲、糕果、香烛等物,鸣锣击鼓焚香礼拜,虔诚敬财神。

俗传大年初五是财神诞辰,为争利于市,经商的民众更是先于初四接之,名曰“抢路头”,又称“接财神”。凡接财神须供羊头与鲤鱼,供羊头有“吉祥”之意,供鲤鱼是图年年有余,讨个吉利。到了正月初五零时零分,无论经商与否,百姓们都会打开大门和窗户,放爆竹、点烟花,表示欢迎财神。

“抢路头”倒不是拜金思想在捣乱,更多是一种心理调适,承载了人们祈福避祸的美好愿望,为节日增添几分喜庆气氛。

大年初五|接“财”送“火” 美意相通

在山东,大年初五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民俗节日,俗称“破五”,意即大年已过五天,要谋划新一年的生活了。

民间相传大年初五是财神生日。旧时,在正月初四的晚上,许多人家会置办酒席,供上财神,俗称“请财神”。

在山东多地,大年初五这天,开门营业为开市大吉。商家鸣放鞭炮,祭招财神,吃象征元宝的水饺,希望生意兴隆、财源茂盛。这天的水饺要故意下破几个,掌柜的在厨房外高声问道:“伙计,元宝挣了没有?”伙计则高声回答:“挣了,挣大的了!”以此讨个口彩,图个吉利。

除了“接财神”,山东多地还推崇“送火神”。一接一送,美意相通。乡亲们一心想着日子红红火火,而火一旦成祸,让人难以承受,便有了“送火神”之仪式。这一天,有些地方的乡亲,会将玉米梗或麦秸绑在棍子上,点燃后从自家送到河里去,代表一年家里无火灾。

今年大年初五,沂水县诸葛镇大峪村的“送火神”民俗活动,引来不少游客。记者在现场看到,一大早,“送火神”队伍便开始忙碌起来,画脸谱、穿戏服,各色油彩在老手艺人手里,几笔勾勒出脸谱轮廓,着色大胆,美丑皆宜。

“今天我们村‘送火神’,老少爷们一大早就过来了,踩着高跷在村里转一圈,为新年祈福。”大峪村“送火神”非遗传承人王俊美说,村里的“送火神”民俗活动在清朝时便开始,服装道具有着一百六十多年的历史,至今尚保留着原来风貌。

伴随着阵阵鞭炮声,踩高跷、划旱船、舞狮、扭秧歌,巡演队员神采飞扬、喧闹登场,在大街小巷、人山人海中不停穿梭,祈求国泰民安、生活幸福。

大年初六|开市出门讨吉利

“大年初一头一天,过了初二过初三。初五得吃破五包,初六开市放大鞭……”这首老济南的“年节谣”,传唱至今。

山东多地的商家在初五迎完财神后,于正月初六正式开张营业。旧时,商铺门板要贴上“开市大吉 万事亨通”的大红对联,营业前还会大放鞭炮,以示吉利。在鞭炮声中,伙计们猛摇算盘,用秤杆敲打秤盘,屋里屋外响成一片,唤作“响响当当,大吉大利”。有些地方,初六开市只营业半天,要到正月十七才恢复正常。

商海沉浮,大浪淘沙。旧时,在开市之前或当天,东家要确定伙计的去留。东家往往在年初四、初五设宴宴请伙计,称“说官话”。这顿晚宴十分丰盛,酒后照例是吃包子。席间,东家首先举杯向大家道辛苦。吃过几口酒菜后,便宣布新年的人事安排。若要辞退某位伙计,等包子端上来后,东家会亲自给他夹一个包子,有“滚蛋包子”之意。

“三六九,往外走;二五八,好回家。”山东多地流传这一俗语。这种习俗,与睡虎地秦简《日书》中的“归行”“到室”有异曲同工之处,当代社会仍可寻到两千多年前出行的风俗影子。当时,人们对出行一事十分慎重,在出行前均要进行择吉。

相对于古代复杂、严苛的出行规定,当代的出行禁忌松弛很多,但出行追求吉利的观念和风俗并未消失,现今山东多地仍有在初六于路口祭路神等的风俗。

大年初七|人之生日 祈福纳吉

章丘芯子

大年初七是“人日”。在山东民间,这一天又称“人七日”“人情日”“人胜节”等。据东方朔《占书》记载,农历新年的首八天为不同畜牧作物和人的生日,次序为一鸡、二狗、三猪、四羊、五牛、六马、七人、八谷。

人日的活动反映了人们祈福纳吉的愿望,有诸多习俗可追溯千年。据南北朝时期《荆楚岁时记》记载:“正月七日为人日,以七种菜为羹。”至今,淄博、潍坊有些地方在此日将各种野菜配着小豆腐一起吃,即此遗风。

据说人日主人丁兴旺和人身健康。在龙口、招远等地,正月初七、十七、二十七分别被称为“小人七”“大人七”“老人七”,中午吃面条以祝健康长寿。荣成、文登等地则有“吃面条,拴小儿”的习俗,面条要擀得又细又长,有“拴住”小孩之意,谓之好养。

有的地方,在人日还有祭神等活动。如在沂南,这天人们会推磨压碾,送天地神。邹城、泗水、单县等地在这天祭火神祝融。

从人日这天开始,济南市章丘区刁镇街道的大街小巷上,有一幕热闹场景上演:前面的锣鼓队敲得震天响,后面的演出队踩着鼓点舞得起劲,一前一后一芯杆,芯杆上的孩童上下弹动,红红绿绿的彩带随风飘动,引人驻足观看。这就是国家级非遗“章丘芯子”中的“漯河芯子”,也叫“扛芯子”。伴随着欢快的锣鼓,寓意庆丰收、送吉祥,给乡亲们拜年送“福”。



责编:朱忠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