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假期,大众日报头版推出“假日随笔”栏目,刊发记者春节假期返乡、出游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细腻呈现山东乃至中国经济社会各领域发生的变化。
一桌好饭
□崔凯铭
谈起中国传统节日,美食总是绕不开的话题。舌尖记录着中国人岁岁年年的另一种时序。作为一年之始,年的盛大,尤其体现在对一桌团圆饭的看重上。
过年的仪式感是从腊月初八开始的。在这天买一瓶新醋,剥几头好蒜,泡进瓶子里,从这天起,逐渐由白变绿的蒜瓣和人们一起等候着新春的到来,过年的气氛也和蒜瓣的颜色一样一天比一天浓烈。
到了炸年货的时候,对新年的期待随着油锅里噼啪翻腾的气泡蒸腾到了最高点。酥脆的炸豆腐,香而不腻的炸肉,小金条般的炸黄鱼,圆滚滚的大肉丸……炸年货的过程中往往总是一边下锅炸,一边下筷子,谁都想提前预支一口新年的喜悦,等到收锅时,人也吃饱了。
儿时,每逢年关,姥姥还会亲自揉面做花馍。岁月流转,姥姥年岁老去,曾经栩栩如生的花馍停留在记忆里,日渐形象模糊,每逢春节,只能依稀想起儿时用剪刀剪龙鳞时的兴奋,和咬到用作龙眼睛的黑豆时硬硬的口感。如今超市里亦能买到各式各样的花馍,精美远胜于老人的手工,虽然无法完全替代昔日的温情与意义,却用另一种方式延续着传统和记忆。
忙活到了除夕,正菜开场,饺子是毫无疑问的主角。偷懒的人从起床起就能闻到拌馅儿的味道。上午拌馅儿和面,下午围坐包饺子,傍晚下锅,再配几个炒菜,迎接新年的仪式就是这样朴素无华又热气腾腾。北方人的一年里从不缺饺子,相较于其他节日,除夕这天的饺子,包的更是一家人的团圆和期盼。随着饺子上桌,早已准备多时的腊八醋和腊八蒜也到了登台时刻,独特的酸辣口感让人食欲大增,饺子蘸上腊八醋,味道更加让人回味无穷。提前炸好的年货配上节前囤好的蔬菜炖煮成汤,配上小炒肉、番茄炒蛋等炒菜,除夕夜的一桌团圆饭就此开席。随着时代发展,团圆饭上的菜肴早已不是一年才能品尝一次的稀罕美味,这一桌饭不是食物的堆砌,更是年味的承载。家人围坐,共享家宴,每一道菜都是味蕾的盛宴,也是幸福的具象。
当然,除夕的团圆饭不是终曲而是序章,从初一开始,走亲访友期间的筵席,是过年期间的重头。亲朋共坐,杯箸交织,桌上的饭菜热气腾腾,如同对新年的希望热烈而鲜活,就着饭菜,有人侃着时局,有人聊着家事,笑声和言语最终汇成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期盼,和着茶与酒,流进每个人的胃和心里。
绿豆芽,见锅气
□邵方超
就像春晚上唱的,如果要写年,就不能只写年。今天,我想写盘菜。
炒绿豆芽,是我们家过年必不可少的。原来它是主角,现在它是配菜,但几乎每次,都会被吃得精光。
热锅凉油,急火猛烧,葱姜蒜辣椒爆锅,下豆芽,快速翻炒,锅边淋醋,撒盐,点香油,断生出锅,未见汤水,最见锅气。
菜还没上桌,酸辣咸香的味道,就已经飘满屋子,等四凉八热、荤素摆满,饭热菜香,推杯换盏,混合着欢声笑语,就一起铺满了我家的年味。
一盘炒绿豆芽,究竟能好吃到什么程度?我确实文笔平平,难以描摹清楚。只是当清脆入口,汁水溢满唇齿,那贪恋已久的味道,让我心满意足,人一下子踏实了很多。这些年,才开始渐渐领悟,绿豆芽之于我,不仅仅是世间美味,还有一些从不褪色的光阴里的故事。
泡绿豆芽,是三姑家的营生。三姑自打出嫁后,三十多年,多半时间都在跟绿豆芽打交道。选豆子,烫缸子,冲芽子,滤皮子……日子过得不紧不慢,年复一年,不求大富大贵,但也算幸福美满。
三姑手艺好,能吃苦,做事认真。她泡出的绿豆芽,短粗、齐整、肉多,长得白白胖胖,十分讲究,家常炒、做焖饼、炝锅面,都算是上好的食材。在老家朝城的大集上,那是叫得响的独一份儿,尤其年关,更是抢手货。方圆十里八乡,要说每家每户都吃过,不敢打包票,但要说谁家没吃过,可能真不多。
以前上学,每逢寒假,我是铁定要去帮忙的。一进腊月二十,跟着赶大集、卖豆芽,因为账算得快、不出岔子,钱兜子就归了我。年集年集,从早到晚人挤人,豆芽一箩筐一箩筐往外出,我这“小菜贩儿”,收钱、找零,就会忙个不停,兜子很快就鼓鼓囊囊了起来。记忆里,三姑永远都是最早收摊的那一个,每当此时,才想起已是饥肠辘辘,我们会带着胜利的喜悦,去吃一碗热气腾腾的汤面。
前年,父亲生了一场病。从那以后,三姑几乎承包了我家的蔬菜,茄子、豆角、黄瓜、丝瓜,四季时令,从不间断。当然,这里面最好的,还是绿豆芽,我们百吃不厌。炒绿豆芽的火候,三姑掌握得最好,我跟着学过几次,自以为学到了精髓,但总还是差了点意思,或许是三姑双手的温度,给了这份食材升华的过程吧。
家常美味,也是人生百味。炒绿豆芽的味道,已经沉淀在漫长的时光里,往往才下舌尖,就又上了心间。在我们每个人的记忆里,应该都有一盘只属于你一个人的“炒绿豆芽”,它纯真质朴,无须过分繁复的技法,却能结结实实勾住你的味蕾,让你思乡,让你怀旧,让你回味起一段段铭刻在心的悠然往事,每念及此,总会眼眶湿热。
新年“战袍”
□李岳岳
龙年伊始,一岁半的女儿穿上了她的新年“战袍”——一件新中式拜年服。红色的马面裙,搭配斜襟白领红棉袄,再戴一顶醒狮帽,背上刺绣龙头小挎包,这一身穿戴下来,简直就是“行走的年味儿”。
新年买新衣,是过年必不可少的仪式感。而今年新衣的年味儿似乎更足一点,带有龙元素的汉服火爆出圈、备受追捧,成为大家的年服首选。打开社交软件,在“晒出你的新年战袍”相关话题中,新中式汉服占据了大半江山。或许是国潮、国风崛起带来的传统文化复归,也或许是“龙”本身就是中华文化的独特标识,总之,这个龙年,不少人对新中式汉服情有独钟,想要把浓浓的年味儿穿在身上。
在古代,新年流行穿“青衣”,是应“立春”之景,有万物生发、勃勃生机之寓意,展现了人们对新一年的期待与向往。在物质匮乏时期,给旧衣拆洗棉花、打上补丁,或者条件好的能穿上一身新棉袄棉裤,就算是过年。改革开放后,新年新衣的颜色、款式越来越多,韩流、日系、欧美风等文化冲击,开始影响人们的穿衣审美,小西装、羽绒服、牛仔裤等纷纷登场。近几年,传统文化“跨界”参与当代艺术设计、融入现代文化潮流,一股新的“中国风”已成设计风尚。于是,带有中国元素的潮牌、旗袍、新中式汉服等,更多地出现在春节穿搭中。
在中国人最看重的节庆期间,把“传统文化”穿在身上、化为日常,彰显了我们强烈的文化自信。其实中国人过年,过的就是“文化年”,传承不息的文化味儿也是年味儿的深厚滋养。一件件汉服“战袍”,让流动的传统与生动的当代对接,不仅构建起人们与历史的连接,也构建起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的连接,显示出传统文化强大的生命力。
传统文化的复归,从来不是简单的复古。今天汉服之所以能够走进大众,不仅因为其浓厚的文化气息,还在于其兼具时尚与便捷,能满足人们日常生活的诸多场景。现在看看,大街小巷、古镇景区、甚至通勤的地铁,国外的街头,都有汉服的身影。我们的传统服饰,是复古的,也是时尚的;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正是因为不断与时俱进,创新创造,优秀传统文化才能为传统节日赋能,汉服才能散发持久的文化魅力。
这两天,我也在网上给自己下单了一件马面裙,虽然春节期间不能发货,但是跃跃欲试的心情却是等不及了。等到了货,我也要穿上它去景区、博物馆、古街古巷,体验一把穿越时空的感觉。
读懂家谱
□张浩
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故乡。
老家的海上有一块大礁石,名曰“海上碑”。碑上刻有“难为水”三个繁体字。
年少看不懂,看懂已中年。这几个字源自《孟子·尽心章句上》——“观于海者难为水”,意思是,看过大海,便很难被其他水吸引了。再进一步想,这份豁达与超然可以理解成一种“不惑”——不惑于形,亦不惑于心。
都说四十不惑,可这些年春节回家,却多了一些困惑——惑于给家里长辈排队拜年的年轻人都是谁家的孩子,惑于105岁高龄的六奶奶经历过哪些世事变迁,也惑于在家族奔腾的长河里,我是浪花哪一朵?
追问人生的意义似乎是人的本能。回家过年,除了跟姑伯们追问祖辈的历史,我也一直惦记老张家的家谱流落何方。因为我相信,口述的历史和历史的记录可以给自己一个答案。
二姑告诉我,我的几个爷爷当时一起养了一条叫“大提篮子”的帆船。大爷爷是个识字人,在岸上管账;我的亲爷爷有号召力,是船长;三爷爷负责买办,却英年早逝……战乱年代,我们张家是村里大户,也因乐善好施一直都有好名声。我的父辈也都是渔民,待人和善,勤劳坚韧,努力扛着一家人的生活。
从二伯家翻箱底找到的家谱是大爷爷手写的,因为拆迁,近乎丢失。家谱记于1991年,至今已跨越了30多年。泛黄的牛皮纸封面上写着“慈孝堂张氏谱本”,里面记载了家族简史和各支谱系——“吾张氏自明季由东海县新县村迁居来岚,已历十五世矣……”
三伯告诉我,前些年江苏赣榆和日照岚山的张氏族人共同修订了一份大家谱。我赶紧要来看。这本700多页的精装张氏家谱,记载了张氏族人从宋代到当世、从陕西到苏州又从东海至岚山的荣光与平凡。家谱中亦告诫后人:“立家之道,不在世阀而在世德;承家之道,不在名位而在操行”“家风不坠,虽累千百世而不能忘,此冕之志也”……
家之有谱,如国之有史。有人说,宏大的叙事本质上是对历史的简化,要重视个体历史的记录。是的,时代的洪流映射到每个人、每个家族身上,就是一段段具体而真实的往事。凝望先辈的奔波,穿越历史的长河,一本家谱训示着传家之道的永恒,也见证了沧海桑田的变迁。
一滴水只有放进大海里才永远不会干涸。满怀敬畏,抚读家谱,我慢慢明白了“我从哪里来”,也慢慢读懂了“我是谁”“我要往哪里去”。
手造里的年味
□刘帅
年前回了趟淄博,逛了逛中国陶瓷琉璃馆。去年春夏,因馆藏的珍贵陶瓷琉璃文物,这个馆一度成为网红打卡地。最近,它又获得新的一波关注:一款名为“龙龖龘”的手造新品,出圈走红。
“龙龖龘”有多红?从订单量与营收就可略知一二。人手增加一倍,假期加班加点,但要完成目前的订单,估计得到3月底。“龙龖龘”的热销,让人真切感受到了手造的魅力、年味经济的活力。
每逢春节,人们往往会购置一些装饰物件,来表达对来年的祈福和期待。这时候,物不单是物,更是一种情感的依托。
那什么样的物件,既能获得青睐,又能把年味拉满?首先得是传统的,可以唤醒关于年的记忆,彰显历经千年仍然律动的精神价值;还得是现代的,在时代的脉动中,以新元素新面孔,将春节文化与现代生活相融,让人找到“年”的意义。这样,年味才浓烈,才持久。
在林林总总的物件中,手造无疑是增添年味的一项不错选择。手造的技艺,多源于历史,镌刻着传统文化的基因,更易让人找到年的印记。手造虽是传统的,可一旦与现代生活美学相碰撞,更易催生新的国潮,把年味扩散出去。更何况,手造凝结着造物者的心血、情感与巧思,更具温度,更显年味。
当然,要吃好年味经济“大餐”,单靠简单拼凑,恐难俘获消费者。手造是以手造物,讲求的是心灵手巧、精益求精。任何一个工序的闪失,一个细节的轻忽,都可能影响质感美感,在消费者面前露了怯。结合当下社会语境,深挖春节民俗的文化内涵,以独具匠心的表达,激发情感共鸣,手造才能走俏市场。“龙龖龘”正是一改以往龙威严的形象,以凶萌可爱示人,以匠心触碰人心,才成为龙年的“团宠”。
在年味经济的赛道上,谁抢先一步成为顶流,谁就可能占据先机。“龙龖龘”的设计创作者说,未来他们会持续推出有关“年”的手造。看来,通过“龙龖龘”,他们找到了传统与现代的结合点,也找到了年味经济的切入点。年味手造,未来可期。
回家的路
□熊苗
今年春节,通车不久的济郑高铁,带给我完全不同的回家体验。
我的老家在鄂西北一个县城,济郑高铁和郑渝高铁的牵手,让我从济南可以坐高铁直达老家,全程只需要4小时34分钟,高铁速度完全刷新了我的回家路。
有对比,才有深刻的体会。回想十余年前上大学的时候,每年寒假回家,都像经历了一场“战斗”。那是一趟从青岛开往成都方向的“K”字头火车,能抢到一张站票,已然属于烧了高香。记得有一年,火车都要开了,还没挤上车去,两个同学一着急,直接上手把我和行李箱一起硬塞了进去。
近20个小时的火车,再加上从市里回老家的汽车路程,没有22个小时,是绝对回不了家的。这样算来,如今坐高铁回家,时间只要原来的五分之一。
不论是春和景明,还是风雪交加,不管路途是远是近,是快是慢,都挡不住人们回家过年的脚步。没有哪一件事情,能如此体现人们刻入骨髓的对团圆的渴望,以及故乡和家的凝聚力。
人们常常吐槽年味淡了,但一到过年,身体却很诚实地往家的方向走。家能带给人们什么,从孩子的身上也能窥见一二。
在老家,只要能燃起一小堆火,孩子一个人也能嗨出篝火晚会的感觉来。用9岁孩子的话说,感觉在老家太能“解压”和“放飞自我”了。大人又何尝不是如此。回到故乡,脚下的土地仿佛自带清洁和充电功能,洗去一年的疲惫,又充上满格的电量,让人们抖擞抖擞精神,重新出发。
每到春运,有无数人在往返家的路上,还有无数人在做着保障工作。这些来来往往的人,这些漫漫路途,让这场“史诗级的迁徙”,自带了许多的温情,和深藏的浪漫。迁徙并不容易,却很值得。
有网友说,“时间推着我们向前走,春节抱着我们做一刻的小孩”。回家过年,是重新做一次小孩的时刻,也是更好往前走的时刻。年俗会变,但大家过年的心理需求不曾改变,回家的路,一直都在。
春节假期进入尾声,很多人已经踏上了返程的路。人们手提车载“家的味道”,准备开启新的一年。很多人也和我一样,回家学了一道拿手菜,希望能学会家人的手艺,时不时用家的味道,来延续这一年的电量。
毕竟生活有“热量”,日子才有奔头和希望。
古城古村新引力
□张九龙
舞龙、舞狮、旱船、秧歌、锣鼓……绵延近百米的民俗队伍浩浩荡荡,经阜财门沿着主道一路行进表演,好不热闹。道路两旁,围观民众簇拥相随,或跟拍、或录影,一个个脸上乐开了花。
笔者多次到青州古城游玩,钦佩当地对非遗保护与传承的重视,喜欢古城里创意十足的多元业态、古朴与现代交织的生活气息。但要说印象深刻,非今年春节这回莫属。毕竟,如此规模的巡游展演平日里难得一见,锣鼓喧天、热热闹闹也特别符合过年的氛围。哪怕现场人挤人、人挨人,大家还是挺享受的。过年,不就是过一股热闹劲儿吗?
要说今年春节山东哪里人气旺,古城古村当仁不让。据统计,这几天,青州古城日均迎客超过十万人次,加班营业的商户们乐开了花。放眼全省,曲阜明故城、台儿庄古城、竹泉村等“老面孔”人气不减,推出的花灯会、庙会、灯光秀、民俗展演等活动持续“圈粉”。章丘明水古城、莒国古城、琅琊古城、颜神古镇等“新生力量”实力也不可小觑,纷纷成了新晋网红打卡地,受到“汉服小姐姐”们的青睐。
古城古村热起来,是个有趣的现象。很多人说,如今的春节越来越没有年味了,许多传统特色的习俗在渐渐流失,从前期盼过年的心情也随之淡了。不过,古城古村似乎是例外,它们连空气里都充满了年味,而且这年味格外招人喜欢。
一个“古”字带着时光的积淀,像磁石,有独特吸引力。古城古村仿佛是宝藏盒子,历久弥新,总会藏满当地的生活方式和风俗习惯。对游人来说,平日里,这里要么是出片“晒圈”的打卡地,要么是岁月静好的休憩之所。而一到了春节,能欣赏古迹、体验民俗、品尝美食的古城古村,就一下子充满了人间烟火,热辣滚烫,成了人们沉浸式感受年味的绝妙去处。
过年是中国式浪漫,也是中国式狂欢,是人们对传统文化的天然认同。越来越多的人在春节期间选择走进古城古村,其实是在找寻一份属于“龙的传人”的旧时光,感受一份“文化回归”。那些小吃、表演、民俗、老房子,或许并不完美也并不新鲜,但在独特时间节点叠加在一起时,已经足够触动人心。这正是文化的力量。
有人说,好的旅行,是看得到美丽的风景,感受得到不同的文化,再采撷一路的心情和感悟。如此看来,古城古村热,是一种必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