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出硬招实招新招加快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县域经济新优势如何塑造
郡县治则天下安,县域兴则国家强。山东县域经济基础好,发展潜力大,在全国一直处于第一梯队,但也存在发展不平衡不充分,发展活力、内生动力不足等问题。进入新发展阶段,加强政策支持、增强动力活力、持续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需求也更加迫切。
日前,山东接连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快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和《山东省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方案(2023—2025年)》(以下简称《行动方案》)。针对县域经济发展存在的突出问题,这些政策举措中有哪些硬招实招新招?各地如何抢抓政策机遇,塑造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新优势?记者就此展开调研。
提振工业经济,夯实发展根基
当前,山东县域经济发展正处于转型升级的关键节点,与先进省份相比,经济体量以及百强县(市)、百强区数量等仍存在较大差距。县域强不强,关键在产业,尤其是工业。
记者发现,《意见》20条措施的首条,就是提振县域工业经济,其中特别提出“分批开展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数字化转型,分行业提炼共性应用场景,分规模打造数字化改造企业样本”等探索性举措,鼓励先行先试。“近年来,数字经济蓬勃发展,在推动县域产业结构升级、提升特色产业集群核心竞争力方面至关重要,这些探索性举措很有现实针对性。”山东省宏观经济研究院院长张中英说。
聊城轴承产业集群是全国五大轴承产业区中产业链条最完整、门类最齐全的产业集群。“临清是轴承制造、贸易的主要聚集区,十几年前就已形成庞大市场、较强链条,但仍存在‘低、小、散’问题,大部分企业数字化基础较为薄弱。”临清市委副书记、市长雷启军介绍,为解决这些问题,临清建成并上线运营全国首个轴承产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二级节点,建设5G基站970个,实现5G信号全覆盖,33家制造业企业入选省“晨星工厂”试点,推动工业互联网与产业集群发展深度融合。
“《意见》和《行动方案》的出台为我们提供了政策机遇。临清将着力实施好标志性产业链突破工程和传统产业技改升级行动计划,加快轴承产业数字化转型,形成一批省级智能制造场景、数字化车间、智能工厂。”雷启军说。
省委财经办分管日常工作的副主任,省发展改革委党组成员、副主任赵锋认为,我省像聊城轴承这样的制造业集群有几百个,工业机理、管理方式有共通性,适用的工业互联网底层设施、应用软件比较类似,打造一套具有试点示范作用的方案,在同行业集群快速复制,再以行业链主为核心向产业上下游延伸,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产业园区是培育产业链、提升工业经济运行效能的重要载体。针对园区对产业高质量发展助力不够的问题,《意见》提出提高园区承载能力,实施各类产业园区分类指导;抓好开发区设立、扩区、调区、升级、退出工作,推广“一区多园”模式,实现开发区对重点产业集群和功能园区的覆盖。
这些年,济宁市兖州区全方位深化园区体制机制改革,实施新一轮基础设施提升行动,建立市场化开发运营、专业化招商引资、科学化选人用人等体制机制,提升产业和项目支撑能力。兖州工业园区获评国家级绿色工业园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到101家,营业收入达到800亿元以上,综合评价稳居全省开发区第一方阵。
如何进一步强化园区对产业聚集和转型的支撑作用?兖州区委书记王庆说,兖州将把园区作为新旧动能转换和高质量发展的主战场,推动资金、资源、人才、企业加速向园区集聚,推动兖州工业园区、兖州高新区、国家级示范物流园区三区同建、联动发展。
区域协同城乡融合,让县域经济版图更清晰
县域经济是区域经济的基础和重点。作为人口大省、经济大省,近年来山东涌现出胶州、龙口、荣成、邹城、寿光等经济总量超千亿的经济强县,但也存在内部发展水平不均衡、城乡差距较大等问题。
去年,龙口市连续第四年获评“全省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先进县”,综合实力跃升至全国百强县第八位。“依托工业基础雄厚优势,我们一手抓实产业膨胀裂变、内涵提升,4条产业链超百亿规模,1条产业链突破千亿规模;一手强化精准招引、据产招引,布局裕龙岛炼化一体化、国家管网LNG等一批千亿级、百亿级‘战略型’项目,总投资连创历史新高,2023年达4300多亿元。”龙口市委书记李万平说。
“经济强县是全省县域经济的领跑者和周边县域的辐射带动中心,但相对于全省县区总量来说,我省强县的数量仍然偏少,跨地区、跨领域的资源集聚整合和辐射联动共享机制偏弱。”山东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所长张念明注意到,《行动方案》提出“经济强县领跑、特色强县示范、百县图强、薄弱县跨越、特殊类型县振兴”五项重点任务,“这让山东县域经济版图更加清晰”。
推动强县进位、弱县赶超,《意见》明确提出,坚持省级统筹、市负主责原则,指导推动全省136个县(市、区)竞相发展、错位发展、联动发展。其中在联动发展方面,支持区位相邻、资源禀赋相近、产业发展相融、人缘文化相亲的毗邻县域探索一体化发展路径,塑强区域发展新优势。
“目前,莱西—莱阳一体化发展先行区、胶州—高密临空临港协作区、平度—莱州—昌邑绿色化工联动区,以及齐河、禹城、临邑建设济南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联动区等跨县域、跨市域联动发展模式,正在加快探索推进。下一步,邹城—滕州一体化发展引领区建设也将启动实施。”省新旧动能转换综合试验区建设办公室副主任于明兵说。
县域经济以县城为中心、乡镇为纽带、农村为腹地。以县域为依托的县城是上连大城市,向下传导创新理念、高端要素的载体,也是下接乡村,农产品、劳动力等向上集中的流转枢纽。“目前,县域普遍存在生产、消费、流通、分配等各环节不畅通等堵点问题。”张念明认为,这次《意见》及《行动方案》出台促进城乡融合的系列新举措,有助于打通县域内部微循环,畅通要素流动体系,提升县域经济发展能级。
打通堵点难点,以要素支撑增强发展动能
要素资源制约突出,是县域经济发展中遇到的突出问题之一。《意见》提出“加快科创要素集聚”“实施县域科技创新能力跃升工程,深化国家创新型县(市)建设”,这让沂水县委书记陈士贤眼前一亮。“这对于进一步解决县域主导产业层次不高、创新乏力的问题,是极大的利好。”他说。
2023年沂水县预计实现地区生产总值600亿元、增长6.7%,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8.5亿元、增长8.8%,背后离不开多渠道整合创新资源的支撑。陈士贤介绍,围绕解决县域科创资源少、水平低、引才难、留才难等难题,沂水成立了临沂市首家县级产业技术研究院,搭建“1+4+N”创新平台,目前已对接16所高校、60余名专家,钛铁矿选矿试验、高性能橡胶制备等12个合作项目正在实施。沂水也获评全省技术转移先进县,32家企业被评为省创新型中小企业。
以要素支撑增强发展动能,《意见》还提出优化用地指标供给、提高用能保障水平等。在雷启军看来,这将进一步加大对重点项目建设的支持力度,促进重点产业项目、农村基础设施、农业科技园区、县城城镇化补短板强弱项项目等落地建设,进一步破解县域土地要素的制约。
不仅如此,为保持政策稳定性、延续性,这次山东还提出一系列提升性举措,将过去实践中切实管用的举措进一步深化加强,打造升级版本。比如,提出“三个一”,即每年召开一次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县(市、区)委书记交流会,推出一批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特色典型案例,发布一份县域经济发展评价报告。
省委财经办副主任朱厚玉认为,此举将使过去一些产生良好效果的探索性做法常态化,成为省委加强对县域经济领导的一项重要制度性安排,也是省委省政府创新完善县域经济发展促进机制的一大特色亮点。
“真正把两个文件落到实处,还需要完善领导体制机制,发挥统筹协调、政策指导、推动落实、督导检查等职能。”张念明建议,应落实好“省级统筹、市负主责、县抓落实”工作机制,推动省、市、县三级贯通起来抓落实。同时,各市也要建立统筹协调机制,推动试点先行和经验复制推广,齐心协力塑造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新优势。
(记者 于新悦)
责编:朱忠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