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南传媒网讯:日前,记者从市政府新闻办举行的枣庄市传统村落保护利用新闻发布会上获悉,截至目前,全市已有14个村入选中国传统村落名录、34个村入选山东省传统村落名录。
传统村落是指拥有物质形态和非物质形态文化遗产,具有较高的历史、文化、科学、艺术、社会、经济价值的村落。传统村落承载着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是农耕文明不可再生的文化遗产。加强传统村落保护发展,有利于增强国家和民族的文化自信,有利于保持中华文化的完整多样。我市坚持“保护为先、利用为基、传承为本”原则,以传统村落为节点,探索连点串线成片的保护利用方法和路径,留住乡亲、护住乡土、记住乡愁,努力打造可复制、可借鉴、可推广的“枣庄模式”。对中国传统村落全部实施“挂牌赋码”保护,通过二维码标识保护宣传村落信息。对传统村落历史文化遗产做好调查,建立完善“一村一档”中国传统村落保护档案。对中国传统村落全部组织编制保护发展规划,明确保护措施,对传统要素资源利用方式和传承发展提出规划意见。编制完成山亭区传统村落集中连片保护利用规划,邀请省专家进行充分论证,确定3个集中连片保护利用片区和11个中国传统村落保护利用示范节点,明确重点项目库,有序推进保护开发。坚持“一居一策”原则,认真编制传统民居修缮设计方案,保留建筑主要价值载体和特征要素,探索活态传承与活化利用方式方法。
据悉,去年推荐山亭区西集镇伏里村等4个村庄申报并成功入选第六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推荐山亭区西集镇、凫城镇12处传统民居申报并入选2023年省级保护利用试点。截至目前,全市共有省级传统民居保护利用试点19处,争取到省财政传统民居修缮保护奖补资金237万元。推荐山亭区成功入选2023年国家传统村落集中连片保护利用示范区,我市成为去年全省唯一入选国家试点的城市,获得中央财政奖补资金3750万元。
除此之外,枣庄市因地制宜对传统村落和传统民居开展建筑微改造、精修复。借助传统民居打造民宿集聚区,助力发展特色文旅产业,建成景点10余处、民宿及农家乐280余家。建设乡村记忆馆、非遗展馆、民俗小院等27处。通过传统村落的保护修复,同步改善村庄道路、供水等基础设施,引导农户利用传统民居,开发庭院采摘、庭院加工作坊等本土经济业态,让传统村落成为特色经济发展的载体,促进村民增收。(记者 王龙飞)
责编:朱忠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