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南传媒网讯:街道始终把年轻干部培养锻炼摆在重要位置,常态化推进干部思想能力作风建设,坚持育苗子、压担子、引路子、搭台子,努力打造一支当下有活力、发展有潜力、未来有竞争力的优秀年轻干部队伍。
一是精准培养“育苗子”,赋能提质增活力。及时为年轻干部搭建舞台,让其在历练中找到出路和方向,帮助年轻干部全面提高业务水平和工作能力。建立导师帮带制,科级干部“一帮一”“多帮一”结对帮带年轻干部,教方法、传经验、带作风。用好街道党校(党员教育中心),邀请专家教授、业务骨干、金牌律师等为年轻干部开展工业经济、乡村振兴、法治建设、警示教育等专题培训7期。持续开展“中层干部上讲台”53期,推动年轻干部“提笔能写、开口能说、问策能对、遇事能干”。
二是一线历练“压担子”,磨砺意志助成长。坚持将重大斗争一线作为培养年轻干部的主阵地,让其在艰苦环境中磨砺意志,在解决复杂矛盾问题中增长本领。累计选派56名年轻(后备)干部到经济建设、乡村振兴、信访稳定、棚改拆迁、安全生产、基层治理“六个一线”,3名选调村官到集体经济薄弱村、棚改工作重点村担任党组织书记助理,22名农村党建助理员到村锻炼,全面提升年轻干部的德才素质,帮助补齐自身短板,在打硬仗、扛重活、攻难关中练就“真功夫”,提升解决问题的“硬能力”。
三是严管厚爱“引路子”,刚柔并济促担当。把严的要求贯穿年轻干部成长全过程,拉起“红线”,标出“底线”,对苗头性问题做到早发现、早提醒。结合实际研究制定《光明路街道干部差异化考核工作办法》《关于加强对在职人员管理的有关规定》等文件,明确将平时考核、遵规守纪、指标完成情况等纳入考核内容,并与选拔使用、评先树优、绩效奖金、追责问责等直接挂钩。严格落实待遇报酬、人文关怀等各项关爱措施,与中层干部谈心谈话5轮、142人次,组织年轻干部座谈会2次,主动倾听干部在工作、生活等方面诉求,实实在在地为年轻干部排忧解难,激励优秀年轻干部主动担当,积极作为。
四是统筹选配“搭台子”,梯次渐进用人才。加大后备干部储备力度,将35岁以下、大专及以上学历干部纳入后备中层干部培养范围,实行周期性选拔、动态式管理。截至目前,入库各类各专业年轻干部41名。树立在完成重大任务、应对重大事件中识别和使用优秀年轻干部的选人用人导向,优先考虑在驻村帮扶、基层治理、乡村振兴等重大工作中表现突出的干部,把政治素质好、工作能力强、成绩突出、群众公认、发展潜力大的优秀年轻干部选拔到中层岗位上来。今年以来,选拔任用和内部轮岗中层干部3批次、60人次,其中35岁以下年轻干部占比50.88%、30岁以下占22.8%,实现干部队伍年龄、学历“双优化、双提升”。
责编:朱忠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