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南传媒网讯:走进滕州市荆河街道王楼居王振军的工作室,一股浓郁的墨香气息扑鼻而来,墙上挂满了《财神爷》《喜庆有余》等年画,艳丽的色彩、生动的形象尽显喜庆热闹的民俗风情。王振军是王楼木版年画的第11代传人,也是滕州市木版年画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几十年来,将所有的精力都倾注在木版年画的学习、研究和传承上。
王楼木版年画有着悠久的历史传承。明代永乐年间,王振军的先人将这一手艺从山西带到山东,经过一代代传承和精进,滕县王楼成为鲁南地区最大的木版年画基地。王振军自幼在祖父和父亲的熏陶下,对木版年画的制作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经过数十年的磨炼,他的技艺炉火纯青,成为鲁南一带著名的年画艺人。
制作好一幅年画,要有精湛娴熟的技术,最好中途不要打断,不然就很容易影响美感和质量。为此,王振军常常在工作室一待就是十几个小时。“小时候,家中长辈坐在梧桐树下专心雕刻的画面,我依然记忆犹新,他们的执着精神深深影响了我,让我耐得住寂寞,沉得下心。”王振军说。
从20世纪80年代起,王振军便开始四处搜集先辈留下的刻版,工作之余他经常外出参加展览,与同行交流、学习。虽然机器刻板、印刷方便高效,但他始终坚持手工艺制作,在刻刀与木板的碰撞中追寻鲁南年画的淳朴韵味,这也让他的作品受到很多收藏者和普通消费者青睐。作为新时代文明实践家庭站,王振军的工作室常年对外开放。十几年下来,累积了不少铁杆“粉丝”,有大学教授、普通农民,还有不少年轻人和外国客商。在他的影响和熏陶下,子女、孙辈都在学习这门传统艺术。王振军主动打破“传内不传外”的规矩,免费招收了一批学生,毫不保留地将木版年画技艺传授给他们。他还定期走进学校,让孩子们从小接触年画、了解年画,同时寻找适合的苗子。他说:“不能丢了这门手艺,要更好地传承下去!”
2013年,王振军的参展作品荣获中国·台儿庄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优秀展示奖”,2014年,在第二届中国春节旅游产品博览会上,他的作品《滕州王楼木版年画系列——福寿禄三星门神、福寿双全、槊刀门神、乘龙快婿、福寿图》荣获银奖,2017年,作品在第五届中国春节旅游产品博览会年文化展上荣获金奖。
(记者 王龙飞)
责编:朱忠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