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南传媒网讯 枣庄市市中区抓紧抓牢强工兴产“生命线”,立足自身装备制造业特点与优势,强化干部思想能力作风建设,以敢于担当的“宽肩膀”、推动发展的真本领、亲企爱企的硬作风,打造高效便捷的营商环境,全力引进总投资60亿元的枣庄中环智能制造产业中心项目,实现了汽车零部件制造产业从无到有、全面起势的“快进”式发展。
“专员式”服务,按下项目招引“快进键”
枣庄市市中区以最优的服务、最实的举措、最满的诚意打动企业、留住企业,为企业家来枣投资兴业吃下“定心丸”。一是坚持领导带头“跟”,促成项目快落地。今年3月上旬,枣庄市市中区在获取中环汽车智能制造产业中心项目招商线索信息后,采取“主要领导引路,招商专班跟上”的工作模式,先后组织人员,多次赴浙江玉环对项目进行实地调研考察,到多家头部企业进行洽谈对接,重点了解企业的产业布局、战略规划等情况,全面向企业介绍枣庄地区的投资环境及优势,力邀客商来枣投资兴业,加快打造最优营商环境的“前沿阵地”。经过锲而不舍的付出和努力,中环汽车智能制造产业中心项目于4月10日成功签订框架协议,于5月20日在枣庄市长三角产业促进中心启动仪式上正式签约。二是坚持盯紧靠上“帮”,促成项目快投产。项目签约后,为了达到客商“不能耽误生产”的要求,经过一个月紧锣密鼓的施工,4.3万平方米厂区的整体修复、车间改造工作快速完成。此外,针对枣矿集团第一机械厂的租赁问题,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多次对接枣矿集团协商洽谈,高效快速与枣矿集团达成租赁合作协议,协调搬离遗留设备及产品,确保浙江中环智能制造产业中心项目快速进场,为企业顺利搬迁、正常生产赢得了宝贵时间。三是坚持提速建设“抓”,促成项目快见效。为推动在建工程“从投产向见效转变”,枣庄市市中区紧盯项目运行情况,分类建立问题清单,抓好项目生产帮扶指导,推动生产要素保障“从被动向主动转变”,进一步吃透用足政策,创新服务举措,凝聚工作合力,对接市发改等部门,指导中环智能制造产业中心编报2023年省重大项目申报书,为下步争取环境容量、融资贷款等提供支持。
“保姆式”服务,打通项目建设“快车道”
枣庄市市中区不断优化完善政务服务环境,细化保障服务措施,为签约项目建设提供全方位“店小二”跟踪服务,增强企业家投资兴业的信心。一是建立“三包三助”服务机制。枣庄市中区通过建立“包企业(项目)、包人才、包服务”,助力在谈项目快落地、落地项目快投产、投产企业快发展的“三包三助”联动帮包服务机制,强化项目跟踪服务,当好服务项目的“店小二”,全力营造“招得来、落得下”的投资环境。二是坚持“只说YES不说NO”服务理念。周到细致的配套服务是招商引资的重中之重,在论证过渡厂房方案过程中,专班成员全程陪同浙江玉环工作组实地走访枣矿一机厂、新韩乐器厂等过渡厂区。根据客商需求,现场提出厂房装修整改建议,开展厂房整体布局、规划建设等定制型服务,力争做到一企一策、一企一案。三是开通招商引资“绿色通道”。在项目签约后,服务专班全程帮办代办项目立项、环评审批、公司注册等落地手续,精简审批环节、压缩办理时限,让行政审批的高效率变成产业发展的“生产力”。在企业搬迁过程中,专班积极协调沿途交警部门开通“绿色通道”,协助枣庄中环智能制造产业中心项目搬迁车队,从浙江台州无缝落户到市中区枣矿集团第一机械厂厂区,顺利完成第一批35家企业生产设备的进驻。从初次接触,到项目签约落地,再到开工并完成首批企业入驻生产,仅仅用时108天。
“定制化”服务,夯实项目发展“硬实力”
枣庄市市中区紧盯项目发展需求,“想企业之所想,急企业之所急”,抓好项目发展的要素保障,增强项目发展支撑。谋划最契合项目发展的政策,助力项目企业家安心投资兴产。一方面,发挥政策优势,保障人才需求。通过深入调研搬迁企业发展现状和人才需求情况,客观分析企业高端人才承载能力,瞄准企业实际发展需求,全方位做好招才引智工作。由区委人才办、区工信局对企业人才引进工作把脉开方,针对引育重点产业领军人才制定更加灵活、更加实效的支持措施。先后8次开展到企业送政策活动,宣传推介市中区“双十条”人才政策以及各级奖励支持政策;开展《民法典》进企业主题宣讲活动;积极帮助企业高管申请入住市中区人才公寓;联系人社部门协助企业开展用工招聘活动,解决企业招工用工问题;联合市金融局到企业宣讲贷款政策,全面打通项目落地开工“最后一公里”。另一方面,聚焦产业领军,涵养人才生态。注重专业人才在项目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人才招引与项目招引同步实施进行,充分发挥项目对人才的吸附效应,以项目招引人才,以产业聚集人才,实现引进一个高端项目,带来一个领军人才,带起一个创新团队,带动一个成熟产业。围绕中环汽车智能制造产业中心项目发展需求,建立汽车装备研发人才信息库,编制汽车装备制造产业急需紧缺人才需求目录,结合全市人才引进政策,细化落实行业人才引培具体措施。将汽车装备研发领域高端人才引进纳入全区各类人才优先引进计划范畴,在企业高层次人才认定、职称评定、个人所得税激励等方面制定特殊人才政策。打造人才服务平台,加强人才信息交流,着力解决人才关心的子女教育、住房、医疗、配偶就业等问题,全力保障人才引得来、留得住。
责编:张浩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