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南传媒网讯 9月25日,枣庄市召开“强工兴产、转型突围”枣庄市“技能领军人才”记者见面会。5名优秀代表和大家进行见面交流,他们分别是枣庄学院教授赵峰,兖矿鲁南化工有限公司仪表车间计算机班班长刘丹丹,山东威达重工股份有限公司电气技术部部长王亮,联泓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仪表部氧化物班长李芸,山东化工技师学院实习指导教师李华健。
会上,5名优秀代表分别作简要的自我介绍,他们都是各个行业的翘楚,是一线技术工人学习的榜样。他们激励更多的劳动者特别是青年一代走技能成才、技能报国之路。
在微细喷孔研究方面,赵峰用0.1mm微细孔打破西方对这项技术的长期垄断
微细电火花喷孔钻技术一直掌握在国外手中,也就是我国高精度汽车喷油嘴是生产不出来,严重制约我国汽车柴油机的更新换代,环保排放达不到标准。购买国外技术去生产,一个sarix电火花加工头就需要48万美元,显然加工成本太高,我国大多数油泵油嘴企业接受不了。面对这个问题,作为新时期工人,赵峰怀着报效祖国,为国争光的信心,向世界先进技术发起挑战。经过刻苦钻研、潜心研究,利用8年的时间,成功研发精密旋转进丝倒锥机构等一系列发明创造,并研制出我国第一代ZK9306微细电火花喷孔钻,经鉴定为填补国内空白。用户使用后,完全达到了标准要求,称赞给他们这个行业创造了奇迹,为我国高端柴油发动机生产提供了可靠的技术保障,2020年我们微细电火花喷孔钻又卖到了西方国家,为国家争了气。
刘丹丹谈行业、企业发展对技能人才的成长的具体作用
刘丹丹从97年毕业进入公司工作已经26年,可以说她从一名普通员工到现在的技能大师,与化工行业和刘丹丹们公司的发展是分不开的。公司始终以市场为导向,追求高端化、终端化发展方向,最终成为枣庄市首个营业收入过百亿元的企业。正是公司的发展壮大,让刘丹丹有机会参与到30万吨己内酰胺这样的山东省重点项目,也让刘丹丹独立开发的化工DCS仿真培训系统有了用武之地。公司对技能人才的重视也非常重要,刘丹丹们公司一直鼓励员工参加各级技能竞赛,让年轻员工有机会表现自己,还投入资金支持平台建设,以刘丹丹为例,公司专门成立了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让刘丹丹带领团队完成省级及以上成果11项,破解技术难题30余项,创效2.8亿元。下一步刘丹丹也要发挥技能特长,继续为枣庄市化工产业和公司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王亮谈技能人才工作中如何践行工匠精神,实现技能成才
王亮认为首先是要不断地学习,不断地提高自己的能力,既要有技能的打磨,也要有创新思维,比如产品数控机床,它是集机械、电控、计算机控制、检测等多项技术于一身,是一种复杂的机电一体化产品,随着这些技术的不断突破,想做出好机床,仅仅是重复和坚守已经不够了,更需要改进和创新,所以王亮认为今天的工匠精神已经不仅仅体现为技能上的纯熟,技术上的“创新”比技能上的“打磨”更重要,也更难实现。这就需要王亮们不能仅仅依靠传下来的东西吃老本,必须不断学习,跟上技术的发展,在苦干基础上寻找巧干的方法,充分发挥创造性和主动性,迎来全面创新,真正地掌握核心技术,实现技能成才、技能报国。
作为一名新能源企业的技能领军人才,李芸解读企业和个人如何适应当前的发展趋势
新能源是新兴产业,发展前景十分广阔,选择全力打造做强锂电是枣庄市推进转型发展的重大战略。对此,联泓新科加大研发力度,补齐枣庄锂电产业链,投资约9亿元上马了年产10万吨的碳酸酯项目,解决了锂电池电解液原料瓶颈。年产2万吨的高分子量聚乙烯项目正在紧张施工中,投产后,将满足枣庄锂电隔膜原材料的需求。作为一名化工仪表维修工,李芸先后参与公司25项技术改造,2016年至2020年8月参加公司改造25项,每一项都是从设计、图纸审核、仪表安装、调试一步步严格按照规范要求认真检查。在施工质量验收中提出20项整改,在资料审核中提出61项进行整改,为公司节省了大量资金。在今后的历程中,李芸将继续提升技能水平,钻研新技术新方法,为企业创造更好的效益,为枣庄市经济社会作出更大的贡献。
作为一名技工学校的教师,李华健执着专注助力枣庄“强工兴产、转型突围”
在校期间,李华健曾代表学院参加了一系列国内外技能比赛,成绩突出,以自身经历深刻体会到高技能人才的成才之路。在第45届世界技能大赛化学实验室技术项目中通过省选拔赛、全国选拔赛的历程拿到世赛入场券,最终代表中国踏上国际赛场并取得优胜奖的好成绩,取得了中国在此项目比赛中奖牌零的突破。
成为教师后,李华健带着荣誉再出发,扎根枣庄技工教育沃土,身体力行传承工匠精神,目前已培养多批毕业生在鲁南化工、联泓新科等知名企业工作;同时作为带队教练,培养1名选手在第一届全国职业技能大赛中获得金牌;1名选手代表枣庄市参加第一届山东省职业技能大赛斩获金牌,并代表山东省参加第二届全国职业技能大赛,获得了银牌的好成绩。
下一步,李华健要把自己的经验传授给更多的学生,用自己的故事激励更多青年一代走技能成才、技能报国之路,积极培育和践行青年“执着专注、精益求精、一丝不苟、追求卓越”的工匠精神,助力枣庄“强工兴产、转型突围”!
责编:张浩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