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南传媒网讯:一是坚持建管并重,提升魅力城镇“新颜值”。按照“点上突破、线上提升、面上开花”工作思路,持续深化,推进立面改造、节点美化、生态街巷建设等镇域路域环境整治工程。累计更换破损门头、牌匾等180余处,新增墙面彩绘600余平方米,涂刷墙面3万余平方米;打造206国道金寺路段景观节点1处、生态街巷示范片区2处,全镇新增绿地面积1万余平方米。围绕“一园一路”优美路线建设,打造精品示范路段3条,修缮破损路面及平交路口3000余平方米,在镇驻地前薛线主干道划设标识标线400余处,取缔占道经营2600余处,清除野广告3100余处,拆除违建400余平方米。
二是坚持奖惩结合,打造宜居乡村“新样板”。围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要点,组织人员开展大规模环境清理整治活动,对村庄内外积存的建筑垃圾、工业固体废弃物、河湖水面漂浮垃圾、农业生产废弃物等非正规垃圾堆放点开展集中排查10余次,全镇共清理柴草垛1000余个,清理各类垃圾1200余吨。开展村庄“微公园”和“微绿地”建设,累计栽种红叶石楠、小叶黄杨及月季花等绿化植被1.2万余株,新增绿化面积300余亩,打造森林村居2个。
三是坚持内外兼修,引领垃圾分类“新风尚”。积极推广垃圾减量、分类回收和资源化利用,打造垃圾分类站点60处,更换投放垃圾分类垃圾桶1000余个,建成垃圾分类培训基地1处、示范展厅1处、示范街区3条、示范学校6所。建设垃圾分类“积分银行”,吸引群众主动参与垃圾分类回收。通过“红色大篷车”“红色茶棚”等形式,组织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者开展生活垃圾分类宣传宣讲400余次,开设“垃圾变废为宝”手工课等课程10余堂,发放垃圾分类倡议书和垃圾分类宣传品20000余份。
责编:朱忠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