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网·闪电新闻7月16日讯 山东大力推动数字化、信息化、智能化技术与农业农村发展深度融合,丰富应用场景,让传统农业更智慧、更聪明。
在临邑县凯盛浩丰智慧农业大棚,工人们正忙着采摘,与传统的采摘模式相比,尽显科技元素。凯盛浩丰临邑基地种植部组长李秀梅说:“我们这里有专门的轨道,可以加温,还可以作为登高车和采摘车的轨道,高度可以调节,提高了劳动效率,一小时就可以采摘200斤以上。”
除此之外,这种智慧农业大棚充分运用物联网技术,可实现无土栽培、精准给肥给水、温室内小气候自动化控制,为植株生长提供最佳的环境和营养。目前,山东已建成这样的智慧温室、智慧果园、智能牧场等智慧农业应用场景800多处。在淄博临淄的生态无人农场里,一条300米长的自走式无人喷灌车正对玉米进行精准高效灌溉。淄博禾丰种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朱俊科说:“500多亩地里,我们埋藏了50多个(墒情)传感器,像现在的苗在什么阶段需要多少水,传递到那个系统里面,系统自动给它释放一个信号,这个喷灌就可以喷起来,含水量多的地方就少喷水,含水量少的地方就多喷水。”
无人喷灌车的背后,是农场指挥中心智慧云平台上一组组大数据在跑腿。这家生态无人农场是山东首个基于5G网络打造的智慧农场,依托智能化系统,500亩无人农场被划分为33万个网格,由遥感无人机的多光谱相机拍照,生成植被分析数据,每个网格里的除草、病虫害预警等信息一目了然。有了 “处方”,智慧云平台“指挥”无人机进行精准高效作业。淄博市临淄区生态无人农场负责人徐林生说:“现在生态无人农场的浇水、施肥、打药,已经实现精准变量。预计年可节省人工成本50%以上,粮食产量比普通管理方式要增产5%以上。”
目前,山东有近10万台农机应用了智慧终端设备,无人机、智能灌溉、自动驾驶等数字化技术及设备,成为农业生产新的“生力军”。2022年山东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预计达到66.3%,高出全国平均4个百分点。
闪电新闻记者 报道
责编:朱忠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