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32-3181189
zzlncm@163.com
2023年06月30日 10:29:52   来源:鲁南传媒网

鲁南传媒网讯:6月30日,解读《枣庄市深化新旧动能转换推进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新闻发布会举行。发布会上,对《市三年行动计划》进行了详细解读。



枣庄市发展改革委党组成员、副主任孙洪祥,市新旧动能转换综合试验区建设办公室副主任刘丽娟,市发展改革委发展规划科科长单建勇出席发布会并回答记者提问。



孙洪祥介绍说,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绿色化低碳化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环节。2022年8月,国务院以国发〔2022〕18号文件印发《国务院关于支持山东深化新旧动能转换推动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的意见》,赋予山东建设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重大使命。这是党中央提出“双碳”战略以来,全国第一个以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为主题的战略布局;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个以国发文件赋予山东的重大战略任务,是山东省发展历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大事件。省委、省政府高规格召开深化新旧动能转换推动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动员大会,印发《山东省建设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强调加快先行区建设是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重要部署、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山东篇章”的重大战略,是全省各项工作的总抓手。


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全市三年行动计划编制工作。按照市委、市政府部署要求,市发展改革委深入研究、广泛调研,高起点谋划、高标准编制形成《枣庄市深化新旧动能转换推动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以下简称《市三年行动计划》),为打造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枣庄样板”指明了方向,明确了路径。


编制过程中,市发展改革委把握了“四个原则”。一是坚持“答题思维”,结合枣庄基础和比较优势,对国务院《意见》六大领域部署和省《三年行动计划》“十个聚力”重点任务,都作了充分回应。二是紧密联系实际,全面贯彻落实市第十二次党代会、市“两会”部署,并与市“十四五”规划、全市工业倍增计划进行充分衔接,确保谋准谋实工作路径和举措。三是坚持工程化、项目化、清单化,配套制定明确了2023年重点工作任务,确保可落地、可实施。四是坚持“开门编计划”,充分集中智慧,广泛征求意见,进一步凝聚共识、激发动力、增进信心,推动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走深走实、早见成效。


《市三年行动计划》共9个部分、79条,分为三个板块:


总体要求,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锚定“强工兴产、转型突围”目标,深入实施工业倍增计划,加快推进资源枯竭城市转型跨越发展。到2025年,全市综合实力大幅跃升、发展质效持续优化、创新能力显著增强,总量前移实现突破,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市建设迈出坚实步伐。


重点任务,充分考虑全市实际和发展定位,对深化新旧动能转换推动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进行全面部署,提出七个方面重点任务:聚力科技经济深度融合,增强转型跨越支撑。坚持创新在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大力推进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持续催生高质量发展新动能。


聚力加快新旧动能转换,打造现代化产业体系。推动实施工业倍增计划,加快建设先进制造业强市、质量强市、数字强市,为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支撑。


聚力深入挖掘内需潜力,服务融入新发展格局。把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纵深推进“十大扩需求”行动,深度融入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


聚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山水林田湖草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统筹推进生态优先、节约集约、绿色低碳发展,加快建设美丽枣庄。


聚力统筹协调融合发展,推动城乡区域迈向均衡。协调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和新型城镇化战略,加快城市集聚和品质提升,努力形成城乡融合发展、生产要素有序流动、基本公共服务趋于均等的协调发展格局,提升城市综合承载能力和竞争力。


聚力改革开放系统推进,充分释放发展动力活力。突出“改革赋能促转型”,秉持包容互惠共赢理念,深度参与全球产业分工协作,高效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在更宽领域更高层次将本市比较优势转化为竞争优势。


聚力推动实现共同富裕,打造民生共享幸福家园。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统筹发展和安全,争创全国文明城市,提升社会公共服务供给质量,扎实推动共同富裕,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打造运河文化带生态宜居市。


保障措施,涵盖加强组织领导、健全政策支持体系、强化评估督导考核、营造浓厚社会氛围等四个方面,共同凝聚起加快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合力。


积极融入全省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责任重大、使命光荣。市发展改革委将会同各区(市)、枣庄高新区、有关市直部门(单位),坚决扛牢责任,加快推动全市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为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市建设提供坚强支撑。

责编:葛祥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