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改革开放的进程中,城与乡,是读懂经济社会发展的一对重要关系。城有乡无、城高乡低、城多乡少的现实,注定了城乡融合的任务伟大而艰巨。
20年前,时任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在“八八战略”中指出,“进一步发挥浙江的城乡协调发展优势,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
久久为功,淬炼发展成色。浙江在全国率先完成脱贫攻坚任务;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连续38年荣膺各省区第一;成为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最小的省份之一;为全国实现共同富裕先行探路。
一组组数据、一项项荣誉、一步步探路,无不在说明一个事实:协调发展,已成为浙江的突出优势。
20年来,浙江认真处理好“城与乡”“山与海”“内与外”三对关系,持之以恒实施“千万工程”、山海协作工程、新型城市化、对口支援帮扶等一系列重大举措,一任接着一任干、一棒接着一棒跑,在协调发展中朝着实现共同富裕目标稳步前进。
资料图片 新华社发
城与乡,不再遥望
就是要把农村和城市作为一个有机统一的整体统筹协调,充分发挥城市对农村的带动作用和农村对城市的促进作用,形成以城带乡、以工促农、城乡互动、协调发展的体制和机制。
——2005年1月7日,习近平在全省农村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一边是都市高楼,一边是乡村沃野。
作为嘉兴首批城乡公交线路,101路公交车穿梭其间,让城与乡渐行渐近。
早晨6时,55岁的公交车司机沈水根握紧方向盘,开着101路公交车沐浴着晨光出发,车身上“开往幸福”四个字格外醒目。这条线路,他已经跑了26年。
19年前的春天,他在公交车始发站见到一批特殊的乘客。时任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来嘉兴调研城乡统筹工作,特意登上了101路公交车。
如今,车行至凤桥镇三星村,乘客们鱼贯而下。这个季节,村头的桃树郁郁葱葱,日子也像水蜜桃一样甜美。“过去乡下人挤着公交进城卖桃子,现在城里人坐着公交下乡来采摘。”沈水根说。
在浙江很多地方,城乡地理分界早已模糊。正如浙江省乡村振兴研究院首席专家顾益康描述的那样:城市和乡村确实是一个谁也离不开谁的生命共同体和命运共同体。
城市与乡村之间,由于二元结构的长期存在,二者沟壑分明。对此,“八八战略”把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提升到前所未有的战略高度,使浙江拉开了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序幕——
2003年,浙江启动“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
2010年,浙江在全国率先开展小城市培育试点;
2015年,浙江创造性提出建设特色小镇;
2022年,浙江全域推进共同富裕现代化基本单元建设。
诸多变化,在岁月中沉淀。从城市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公共服务向农村覆盖,打破过往二元割裂格局,到闲置农房产权质押、集体经营性土地入市,盘活乡村沉睡资源,再到以未来社区、未来乡村、城乡风貌样板区三大基本单元为载体,挖掘美好生活新场景……
20年来,浙江始终将人民群众利益放在第一位,系统考虑、统筹协调,构建了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整体发展新画卷。
农村变了模样——
坐落在淳安县西南部的下姜村,当年流传着“土厢房,半年粮,烧木炭,有女莫嫁下姜郎”的民谣;如今这里山清水秀、蔬果飘香,游客络绎不绝,从“穷山村”变身“绿富美”。
20年间,浙江农村人居环境位居全国前列,农村生活垃圾基本实现“零增长”“零填埋”,农村卫生厕所全面覆盖,森林覆盖率超过61%。
农民鼓了腰包——
位于绍兴柯桥的叶家堰居,过去村里有地、有菜农,但收成一般,后来区、镇、村三级成立了强村公司,积极发展乡村文旅,去年村集体经济增收220余万元。
20年间,浙江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2002年的4940元增至2022年的37565元。2022年,浙江村级集体总资产8800亿元、占全国的十分之一,集体经济年经营性收入50万元以上的行政村占比达51.2%。
徜徉之江大地,蓬勃的城市和广袤的乡野融为一体,城与乡宛如并蒂莲,花开两处,各有芬芳。
资料图片 新华社发
山与海,携手并进
我们应该看到丰富的山海资源优势,念好“山海经”,把欠发达地区和海洋经济的发展作为我省新的经济增长点。
——2003年7月10日,习近平在省委十一届四次全会上作报告时的插话
不久前,一座高达167米的“莲都大厦”封顶了。该建筑位于义乌金融商务区,紧邻全球最大的小商品市场——义乌国际商贸城,把生意做到了“世界超市”门口。
很多人奇怪,“莲都大厦”没有建在莲都,怎么建在义乌?作为全省14个山海协作“科创飞地”之一,两地不断深化协作项目、拓宽协作领域、提升协作层次,展现了浓浓的山海情深。
“创新研发销售在义乌,生产制造落地在莲都。”莲都大厦项目相关负责人说,入驻莲都大厦的企业不仅可以享受两地税收、金融、人才等福利,还可叠加自贸试验区和山海协作飞地特殊政策。
山与海,遥相呼应。
浙江曾出现过一条特殊意义的分割线——“清大线”,以杭州临安清凉峰镇为起点,到温州苍南大渔镇为终点的直线。线的西南侧,群山连绵,耕地稀缺,属于浙江欠发达地区;线的东北侧,水系纵横,土壤肥沃,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较好。
山和海的反差,在此清晰呈现。如何跨越“清大线”?省政府咨询委员会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刘亭认为,兄弟设区市之间要互相帮衬一把,基于市场经济的取长补短、互利共赢原则,深化开展山海协作,帮助后发地区迎头赶上。
2002年,浙江实施山海协作工程帮助省内欠发达地区加快发展,自此开启山呼海应、携手共赢的全新探索;2018年,聚力打造山海协作工程升级版,实现更高质量的区域协调发展……
山海协作不是简单的“富帮穷”,而是构建政府推动、市场运作、全社会参与的区域协调发展新机制——
走进位于松阳的松阳—余姚山海协作产业园恒兆智能制造产业园,一排排崭新整齐的标准化厂房映入眼帘,这是松阳未来打造汽车零部件产业链和先进制造业集聚发展的重要平台。
发达地区的产业、资金、科技和市场,与偏远山区的特色、资源、优势产业相嫁接,以产业、科创、消薄为主导内容的“飞地”应运而生,让区域差距进一步缩小。
山海协作不是简单的补短板,而是充分发挥比较优势,实现现有劣势向后发优势的转化——
山,是纵深腹地,更是发展空间。最近,缙云实现了大禹鼎、平安鼎、科技创新鼎、浙江制造天工鼎、神农鼎“大满贯”。全省仅有三个县实现“大满贯”,缙云作为山区县,三分天下有其一。
自浙江启动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以来,创新实施“一县一策”,山区26县的生态优势加速转化为产业优势,让发展落差成为发展空间,山区县拔节生长的声音随处可闻。
2022年,山区26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7404.0亿元,比上年增长4.1%,增速比全省高1.0个百分点。
资料图片
内与外,东西奔富
要加大东部地区和中央单位对深度贫困地区的帮扶支持,强化帮扶责任,“谁的孩子谁抱”。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加大力度推进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
安吉白茶和白叶一号,称呼不同,却是同根同源。
花开三月,今年首批75万株“白叶一号”茶苗从湖州市安吉县溪龙乡茶园基地装车出发,远赴四川省广元市青川县,为当地百姓带去致富希望。
一株白茶苗,多年帮扶情。早在2018年4月,安吉县黄杜村20名党员给习近平总书记写信,汇报黄杜村种植白茶致富情况,提出捐赠1500万株茶苗帮助贫困地区群众脱贫。如今,这些茶苗已经在湖北、四川、贵州等多地“安家”。
在浙江工作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心中的“山”与“海”,不局限于浙江,还包括浙江对口帮扶的中西部地区。
20年来,浙江把“山海协作”的理念延伸到参与和服务全国统筹协作发展的大局之中,在更高的层次上促进浙江的整体发展,开辟了区域协调发展的新空间。
跨越千里,浙商是对口工作中的一股生力军。以重庆涪陵、四川广元为起点,后又在新疆阿克苏、西藏拉萨、青海西宁等西部及老少边穷地区,娃哈哈在这些对口地区建起了大量工厂,解决当地数万人就业,并发展成为当地龙头骨干企业和利税大户。
娃哈哈董事长宗庆后说,跟着浙江走出去步伐,娃哈哈把最热销的产品、最一流的技术、最先进的产线、最完善的理念、最成熟的市场,引入中西部地区,自身也获得了长足发展。
在2018年至2020年三年脱贫攻坚战期间,浙江投入脱贫攻坚财政帮扶资金102亿元,实施帮扶项目3835个,对口帮扶的四川、贵州、湖北、吉林4省80个贫困县全部脱贫摘帽。
2021年,中央对东西部协作结对关系进行了调整优化,浙江不再结对帮扶湖北省恩施州、贵州省黔东南州和黔西南州、吉林省延边州,按照“一省对一省”的原则,浙江省结对帮扶四川省。自此,同饮一江水的上下游省份之间,有了更为活跃的互动:从浙江嘉兴到四川屏山,一根丝线串起东西产业协作;从浙江镇海到四川金阳,一颗花椒联动两地资源互补。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浙江深知,随着发展的不断深入,对口支援、东西部协作、对口合作的形式和内容也要应时而变。
变输血为造血——
在西藏那曲,浙江援藏干部人才深入实施“地瓜经济”提能升级“一号开放工程”,强化招商引资、发展“飞地经济”,长荣娜秀服装智造工厂成为那曲首家非矿非建筑业的规上企业。神力时代广场、生态精品酒店、光伏+储能新能源电力工程等一大批招商项目,即将成为那曲发展的重大标志性工程,曾经“单向输血”的援建模式正在向“主动造血”转变。
发展经验输出——
6月中旬,浙江—海西“数字浙江、智能亚运”培训交流营活动圆满结束。近百名海西干部来到浙江学习数字方面的先进经验。如今,海西巧借“东”风乘势飞,充分挖掘和发挥比较优势,发展日新月异、蒸蒸日上。
这是饱含深情的协作,更是跨越千里的“双向奔赴”。这些年来,浙江不断从资金、技术、人才等各方面助力省外,让协调发展的理念在中国大地多彩绽放。
责编:张浩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