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千多年前,儒家文化由济宁尼山而起始。在今天,儒韵新风因济宁文化“两创”而浩荡。
随着6月25日世界互联网大会数字文明尼山对话的日益迫近,济宁又将迎来文化盛会时间。这次世界互联网大会数字文明尼山对话,主题为“人工智能时代:构建交流、互鉴、包容的数字世界”。选择尼山,是因为济宁这个文化古都散发的儒风新韵;聚焦数字,则是数字已成为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驱动力量。
当一个具有深厚底蕴的文化高地遇见划时代的科技驱动力,这次尼山对话,既是交流、互鉴、包容的文脉延伸,也是探索文明、合作、共赢数字未来的无限可能,而这正从济宁开始……
与数字共舞,传统与新兴的“跨界融合”
每一座城市都有其独特的底蕴,而对于济宁来说,千百年来,儒家文化一直都作为济宁的标志存在。
与时俱进是儒家文化的特质,2013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东,就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出重要指示。2014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文化“两创”重大方针。
牢记嘱托,近年来济宁持续打造文化“两创”高地,为儒家文化的传播插上“数字翅膀”正是其重要实践之一。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走进孔子博物馆,我们会被场馆的沉浸式体验所吸引——通过一个大型的触控屏幕,仅需要轻触对话框中的内容,点击发送给孔夫子,便能实现与夫子“穿越时空”对话,这正是博物馆模仿微信界面设计的“夫子答问”互动展区,沉浸式的对话方式让孔子思想变得更为“触手可及”。
孔子博物馆馆藏丰富,拥有各类馆藏文物70万件,通过数字化建设、多媒体互动等科技赋能的方式,大大丰富并拓展了展陈内容,增强了观众参观时沉浸式的互动性和体验性,受到越来越多人的追捧。
传统文化与新兴数字结合,如今在济宁越发普遍——有着新“三孔”之称的尼山圣境,受益于传统与新兴的“跨界融合”给往来于此的人提供了“可观、可听、可带走”沉浸式感受儒家文化契机,为“儒学”搭建了永不落幕的“大舞台”。
从还原春秋时期大学堂景象,演绎圣贤君子“由凡入圣”的大型艺术剧目《金声玉振》到再现孔子及其弟子典型故事的七十二贤廊再到可视化呈现、沉浸式体验的“超级烟火秀”……尼山圣境一次次“出圈”,让中华千年礼乐的悠扬通过数字赋能传遍大江南北,截至2022年底,尼山圣境已接待国内外游客300多万人次。
诸如此类的案例还有很多,在文化“两创”的新时代实践中,数字已成为济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推动文旅融合发展的助手,并顺势将这一新兴技术融入文化传播的各领域,打造“济宁市文化云”公共数字文化服务品牌,助力文化“飞入”千家万户。
济宁文化云平台通过整合零散、孤立的公共文化资源,为群众提供一站式、7*24小时不间断的文化服务,提供包括文学、美术、国学、音乐、非遗等各门类课程视频,打造“云”展演、“百姓讲堂”云直播等一系列文化活动品牌,已成为济宁非遗保护、文化慕课、“云看济宁”等数字阵地。它的出现,让济宁由“有啥菜吃啥菜”转变为“群众点单,政府上菜”,截至2022年总服务人次已超700万次,2022年国庆节期间,济宁文化云新时代文明实践文旅惠民服务“云展演”活动被国家文化和旅游部文旅之声报道,成为文化+数字传播领域的典型示范。
于2021年国庆节上线的智慧·三孔MR数字文旅融合体验项目,采用全球领先的MR混合现实、人工智能、大数据、计算机视觉与声学技术,结合景区的历史文化内容,叠加全息数字化内容,形成与景区现场相对应的三孔平行世界。
该项目刚一上线就立即受到社会各界追捧,也为同类景区的虚拟旅游数字化建设树立了行业标杆,有力推动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文化”是济宁这座城市对外发出的一张邀请函,函里的“闪光点”正是济宁在文化“两创”实践当中的创新有为,而传统与新兴的“跨界”,让文化“两创”不再远离大众,这也遥相呼应这次世界互联网大会数字文明尼山对话的主题。
数字赋能让济宁将文化“两创”推向新的高度,也让中华优秀文化更加吸引人民的目光和脚步,为推动不同文明交流互鉴提供了无限可能。
与数字同频,传承与交流的“文明示范”
当前,数字技术正以“一日千里”的速度融入人类文明建设各领域,让数字文明更好地造福各国人民,这是国际社会的普遍期望。
因此,举办数字文明对话,恰逢其时,也备受期待。对话,本身是一种文明的范式,儒家主张和而不同、美美与共,世界也正是因为多样化的文化传承、交流而丰富多彩。
作为世界互联网大会数字文明尼山对话的“东道主”,千年文化底蕴,让济宁更能理解文化“两创”的内在逻辑。
因此,当数字这一推动文明发展的“动力”引擎出现,济宁就已尝试与其同频共振,借以实现文化在新时代的传承发展。
为此,济宁先后制定出台《数字济宁“十四五”发展规划》《济宁市“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2021-2025年)》等文件,提出以“数字强市”为目标,推动产业数字化、数字产业化协同发展,在此推动下,济宁市数字经济取得较快发展。
2022年,济宁市数字经济核心产业规模突破500亿元,2023年一季度,全市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完成营业收入131.2亿元,同比增长40.5%,显现出强劲的动能。
有赖于数字经济的蓬勃发展,济宁文化“两创”插上了“数字翅膀”,涌现了许多国内首创、独创的模式。
清甜的桂花酒、柠檬酒的味道,飘荡在整个“二两小酒”院子里,这里便是任城区文化“两创”示范点——环西北里文创街区。
谁能想到环西北里此前为一处老旧宿舍,如今,这一处老旧院落经设计打造,成为集餐饮、娱乐、互动、文创于一体的聚集地,更是充分运用数字化推广,导入线上流量,一跃成为集创业孵化、活动流量导入、自媒体托管运营三合一的“流量”基地,走出文旅行业新业态道路。
初夏时节,走进泗水县龙湾湖艺术小镇,就像走进了一幅浑然天成的油画中。
近年来,济宁泗水县围绕文化“两创”,积极探索“农、文、旅”融合发展路径,在这一过程中数字发挥了巨大作用,泗水县于去年上线智慧解说,将域内泗水滨公园、伏羲公园、兴儒公园等历史文化主题公园,通过扫描二维码听语音解说或观看相关视频。
以上的多个片段和场景都已经表明,数字在济宁助力文化“两创”有着生动的实践,同时也正是因为有了数字化这个“推手”,交流也有了更多的可能。
济宁以济宁公共文化云为枢纽,引进了大量国家级和其他省市的优质数字文化服务资源,同时,将济宁本地的文化艺术特色数字资源推送至省级、国家级艺术平台,充分展示了济宁市文化艺术风采,实现文化数字资源共建共享、互联互通。
人工智能的英文缩写为AI,这恰恰与儒家文化所强调的“爱”同音。
立足自身作为儒家文化“泉源”的资源特色,借助数字赋能,济宁一方面纵向深挖中华传统文化内涵意蕴、赓续中华文脉,另一方面横向拓宽传统文化价值的边界、在国际传播交流中传播好中国声音。
几年来,济宁围绕打造文明交流互鉴新高地,逐步搭建起以尼山世界文明论坛、尼山世界儒学中心等为代表的高端文化交流平台,连续举办39届国际孔子文化节,先后成功举办了第八届世界儒学大会、尼山世界文明论坛、2019国际儒学论坛、2020中国网络诚信大会、2021“一带一路”年度汉字发布活动、“孔子的世界”国际学术高峰论坛等一系列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大型文化交流活动。
尤其是,济宁以互联网思维、全媒体角度谋划文化“两创”主要内容,打通中央、省、市、县四级媒体联动渠道,相继组织开展“相约孔孟之乡 品味文化济宁”国内外线上联动宣传、“第三只眼看中国·大美中华”国际短视频大赛、“遇见济宁”优秀传统文化综合传播项目、“儒风浩荡润古今”网络主题宣传活动,有效扩大了“孔孟之乡、运河之都、文化济宁”城市品牌效应。
在讲好山东故事、中国故事的道路上,济宁已成为“让世界认识山东、了解中国的又一前沿窗口”,亦成为国内与国际观点交汇的节点。
这次聚焦人工智能,构建交流、互鉴、包容的数字世界的尼山对话无疑将是济宁乃至我国与国际数字化未来发展的一个观点交汇,碰撞出发展的火花。
与数字相容,互鉴与合作的“美好未来”
济宁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儒家文化的发源地、运河文化的集聚兴盛地,在国家乃至世界文化格局中具有特殊而重要的地位,因此在此举办世界互联网大会数字文明尼山对话,既是世界不同文明交流互鉴的契机,也是打造合作共赢数字未来的开始。
而这种数字期待在济宁已变为了现实发展故事。
济宁深知要使文化“两创”落到实处,除了“宏大叙事”,关键还在于如何将传统文化融入当地经济,成为推动区域发展的新动力,数字化无疑加速了这种进程。
位于尼山脚下的鲁源新村,近年来曾经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吃上了“文化饭”,往来此旅游观光的人多了,住宿、餐饮等也有了极大需求。
为满足这种需求,济宁曲阜尝试搭建乡村旅游数字化服务平台,将尼山片区及周边民宿、文创产业实体和景点资源全部纳入平台管理,提高乡村旅游集体合作组织管理水平,扩大旅游产业实体发展规模。游客可通过服务端查看民宿、餐饮、交通、停车等旅游实时数据,并实现在线提前预约房间、订餐,极大提升了游客体验。
鲁源新村也因此受益良多,截至目前,该村已发展起各类民宿120余家,直接带动村民本地就业200余人。
同时,鲁源新村所在的尼山镇充分发挥儒家文化IP“尼山”的数字流量影响力,以尼山圣境为龙头,大力发展文旅特色数字乡村建设,抓好数字赋能融入乡村治理、融入产业发展、融入乡村文化“三个融入”,创新打造乡村网格化、乡村旅游数字服务和文明云实践三个数字乡村应用平台,充分发挥数字乡村优势,为加快推进乡村振兴注入全新动能。
如今,“文化+数字”越来越多地融入曲阜群众生活,不断提升着他们的幸福指数。
作为新时代“文化+数字”的典型样板,曲阜是观察数字赋能济宁文化“两创”高质量发展的一个窗口,但就“文化+数字”而言,其影响早就在济宁1.1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奔驰不息”。
借助数字“相容”,济宁将推动优秀传统文化基因全方位融入精神文明建设、学生教育、干部政德教育、基层社会治理、文化旅游高质量发展、城市规划建设、乡村振兴、网络建设八个领域,形成可学习、可复制、可推广的济宁经验。
例如突出“和为贵”社会治理特色,济宁率先创新成立直属市委、市政府的济宁市社会治理服务中心,全面整合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民意“5”来听、企业诉求“接诉即办”、网络舆情等群众诉求渠道,构建起市县乡村四级社会治理服务中心网络,4438个村居实现全覆盖,通过做实网格化服务管理,实现群众诉求“一口收集、一网通办”。
在更宽领域的智慧城市建设上,济宁同样成效突出——截至目前,济宁全市三星级新型智慧城市建成率达到100%,169个社区达到基础型以上智慧社区标准,122个社区入选省级建设名单,智慧社区覆盖率达到48.15%。
更不用提,济宁主动靠前服务,针对“一老一小”、残疾人等特殊群体领取惠民补贴不方便、数据采集困难等难题,探索建立“以静默认证为主,远程自助认证为辅,人工认证为补充”的资格认证体系,变群众上门办事为政府主动服务,实现惠民补贴领取“免审即享”,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在全省乃至全国“走在前”。
今年,济宁将在全市范围内布局打造示范点200个,进一步丰富文化引领乡村振兴的示范格局,这无疑更进一步让济宁与数字相容。
“文明因多样而交流,因交流而互鉴,因互鉴而发展”,同样适合于数字文明对话。
基于前期的努力,“文化+数字”成为助力济宁文化“两创”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推手;又因为与数字的全面相容,济宁数字城市建设日趋完善,这为不同文明探索数字世界作了有益的尝试。
此前尼山已成功举办八届世界文明论坛,影响日益深远,在加强文明交流、深化文明合作、推动文明互鉴等方面助益良多。
借助此次世界互联网大会数字文明尼山对话,济宁拉近与世界的距离,也让社会更加关注济宁,在数字文明互鉴中,共同塑造数字文明高质量发展。
君子美美与共,和而不同。如今,数字文明对话正迈着矫健的步伐向济宁尼山走来,在平等对话中凝心聚力,在促进文明交融中携手向前,书写更精彩的未来。
“让数字文明造福各国人民,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如今的济宁,正张开双臂等待着社会各界的到来……
责编:张浩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