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32-3181189
zzlncm@163.com
2023年01月30日 15:56:18

1月30日,市政府新闻办举行“优化营商环境”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第十七场,介绍市市场监管局加强知识产权保护 助力优化营商环境有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知识产权是衡量营商环境的重要指标,是“工业强市、产业兴市”战略的重要着力点,是高质量发展的主引擎。去年我们制定“一二三四”工作思路(即围绕高质量发展主题,争取两项重要考核指标提档进位,推动创造质量、运用效益、保护能力三个提高,做好“培育主体、搭建平台、营造环境、精准服务”四篇文章),扎实开展知识产权赋能提升行动,支撑“6+3”现代产业体系的快速培育,为“工业强市、产业兴市”战略贡献了知识产权力量。

健全完善政策体系,有力优化创新环境

制定《枣庄市“十四五”知识产权保护和运用规划》,部署了15项重点任务。制定《专利通报制度》《知识产权优势企业培育制度》《知识产重点维权援助企业联系制度》等工作制度,建立“6+3”现代产业体系的重点企业库,编制《枣庄市知识产权攻坚年服务手册》,形成职能清晰、高效履职、精准服务的工作制度体系。为高质量完成知识产权考核任务,成立知识产权考核专班,将任务指标分解到区(市),市局统筹协调按月调度,有力保障知识产权考核提档进位。知识产权的政策体系不断健全,制度机制不断完善,有力优化了创新环境。

精准培育创新主体,有力激发创新活力

聚焦全市30家创新成长型企业和知识产权重点企业,根据“培育一批、储备一批、推荐一批”的梯次培养路径,积极培育国家知识产权优势(示范)企业,全面提升企业的知识产权综合管理能力,为企业转型升级和提升核心竞争力提供有力支撑,目前3家企业认定为国家知识产权示范企业,9家企业认定为国家知识产权优势企业,滕州市成功入选国家知识产权强县建设试点县名单。以培育高价值发明专利为导向,建立以“6+3”现代产业和“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为主体的100家高价值专利培育企业库,优选7家企业开展高价值发明专利培育试点项目,举办2期高价值发明专利培训班。积极与中国(山东)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国家专利局济南代办处合作,打通专利快速预审和优先审查“绿色通道”(发明专利授权周期由22个月最快压缩到2个月),共计228家企业通过主体备案审查,同比增长486%,创新主体活力显著增强,发明专利授权速度显著提高。积极引导企业争创省级专利奖,2022年,全市3家企业专利荣获第四届山东省专利奖。山东泰和水有限公司荣获二等奖;兖矿鲁化和山东丰源轮胎分别获得三等奖,这是全市企业获得奖项最多的一次。2022年,全市发明专利授权量685件,同比增长5.5%。pct国际申请18件,同比增长63.6%。有效发明专利3252件,同比增长16.3%,每万人口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8.43件,位居全省第十位,有力激发了创新活力。

充分运用扶持政策,有力提高转换效率

市局与中行、邮储银行、农商银行建立战略合作,举办10余次政银企“面对面洽谈”对接推介会,大力开展“入园惠企”活动,着力宣传知识产权质押融资贴息政策,现场提供政策指导和质押融资相关事务服务,针对重点企业实施“一企一策”,打通质押融资的难点堵点。2022年,全市专利权质押融资138件,质押金额达10.79亿元,同比增长142%,其中质押金额超1千万的企业达34家,有效破解了中小微企业“轻资产、缺担保、融资难”困境。全力争取知识产权重点项目,开展专利技术转移转化计划试点申报工作,积极培育筛选高校、园区、企业等重点对象,枣庄常大技术推广服务有限公司荣获省专利技术转移转化计划试点单位,获得省级补助资金50万元。扎实推进专利导航工作,助企破解科创瓶颈。山东连云山建筑科技有限公司、枣庄泰瑞精细化工有限公司、枣庄鑫金山智能装备有限公司获批2022年度省级专利导航项目,获50万省级资金支持,有力提高了我市知识产权转化运用效率。

全面加强保护力度,有力维护创新权益

市局与市检察院建立知识产权协同保护机制,与市中级人民法院建立“总对总”在线诉调对接机制,与市公安局建立行刑衔接机制,行政执法和司法衔接更加顺畅,着力推动纠纷多元化解,办理知识产权侵权纠纷司法确认案件10余件。着力推动市区联合执法和地理标志联合执法,全市专利行政裁决案件实现零突破,立案达25件,已作出行政裁决12件。着力推动专利保险助企行动,积极争取省级财政保费补贴政策,共组织全市9家保险公司,为19家企业251件专利办理专利保险,保费金额达100余万元,享受省级财政补贴76万元,降低企业知识产权维权成本。着力推动知识产权维权援助,主动为我市企业公益代理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权无效宣告案件,通过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权无效宣告案件互联网庭审,最终获得国家知识产权局支持。另外,枣庄市某大型涉外出口企业涉及商标案件,该局赴企业现场指导两次,为企业出具知识产权侵权指导意见,为企业应对海外纠纷提供了指引。我市还获批一项2022年度省级重点产业知识产权海外侵权风险防控项目,获得省级支持资金20万元;2家单位获批省级知识产权保护工作站项目,分别获得省级支持资金10万元。以枣庄高新区互联网小镇为载体,着力打造全市知识产权保护规范化服务平台,2022年7月份开始运行,将成为全市专利创造、专利成果转化和专利保护的集聚地。积极推进市级知识产权保护工作站和商标品牌指导站建设,先期设立“枣庄市商标品牌指导站”33家、“枣庄市知识产权保护工作站”12家,为市场主体提供便捷、高效服务,推动知识产权保护环境更加优化。

全力强化监督管理,有力提升创新质量

在全省率先组织制定《知识产权代理服务规范》地方标准,现已完成起草、立项和征求意见,即将发布实施,将填补我省知识产权服务业的标准化空白。市区联动全力推进非正常专利核查整改工作,加强与外地代理服务机构联系,多渠道开展工作,引导督促其主动撤回非正常专利申请,全市非正常专利申请撤回率达到98%以上,营造了以创新为目的进行发明创造的浓厚氛围。加强知识产权标准化试点,建立行业、地方、团体标准,形成政府监管与行业企业自律相结合的监管模式,地理标志产品店子长红枣、山亭火樱桃和伏里土陶获地方标准立项,拟于近期发布实施。选取山东连云山建筑科技有限公司进行专利标准化试点,已被省市场监管局列为山东省标准化战略性重点项目,两项团体标准也经山东省建材工业协会立项,已完成标准起草,进入征求意见阶段。我市打造的“知识产权+标准化”监管模式,凝聚了行政部门、行业组织和企业合力,形成社会共治的新局面,有力提高了创新主体的质量。

着力创新服务方式,有力提升创新能力

在全省率先打造“知识产权服务专员通办”新模式,首批遴选40余家重点企业推行知识产权全生命周期服务,帮助企业建立知识产权管理体系,实现“一家企业一名专员、精准服务一次办结”。“知识产权服务专员通办”新模式推动我市3项专利标准化项目实现新突破,压缩知识产权事项办理时限80%以上。市委主要领导对《打造“知识产权服务专员通办”新模式》作出批示,该做法先后被《大众日报》《山东市场监管杂志》等媒体报道。推动维权援助“三个首创(首创“主动找、热情接、及时转、优质服”维权援助形式,首创“专利、商标、著作权等知识产权”综合维权援助模式,首创“公职律师+维权援助”机制”),现已办理维权援助案件10余起。充分利用国家专利局济南代办处枣庄工作站平台作用,开展“专精特新”专利赋能创新发展行动,组建专业技术团队,通过“线上+线下”多渠道与企业对接,助力企业纾困解难,累计帮助110家“专精特新”企业解决快速审查、专利质押、贯标、海外纠纷维权等方面问题230余项。


枣庄海关党委委员、副关长周涛;市公安局食药环森支队副支队长袁汝洋;市场监管综合服务中心副主任赵钰杰出席并回答记者提问。

附:记者问答实录

记者:据了解,国务院知识产权战略实施工作部际联席会议办公室发布的知识产权强国建设第一批典型案例名单中,青岛关区开展知识产权状况预确认的案例入选。请问枣庄海关能否介绍一下相关情况?

周涛:今年以来,在海关总署、青岛海关的统一部署下,枣庄海关积极探索落实知识产权海关保护创新举措,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口岸营商环境。

知识产权预确认创新措施以信用管理为基础,对进出口货物知识产权进行申报前预确认。经确认为授权产品的,通关过程中海关根据预确认结果快速放行,实现进出口货物知识产权由“通关时审查”转变为“申报前预确认”。同时,海关以企业为管理单元,构建立体式风险防控保障,根据企业信用状况实施随机抽查布控,严格依法查处进出口侵权货物行为,并终止相关企业知识产权预确认资格,放管结合促进通关便利化。这一创新措施已作为改革试点经验在山东省复制推广。

传统模式下,知识产权海关保护工作内嵌于货物申报后放行前的通关流程中。保护机制一旦被触发,进出口企业正常的通关流程即被中止,一般情况下从中止通关到权利人确认知识产权状况需要3至5个工作日。如遇涉及品牌繁多、清点和确权复杂的情形,很可能因此造成货物延误船期、长时间滞留。

知识产权状况预确认模式下,信用状况良好且3年内无重大违法、违规记录的进出口企业,在货物进出口申报前向海关提交知识产权授权书、相关合同等基础材料和实际货物图片信息。海关对货物知识产权状况进行初步审核,并联系知识产权权利人对涉及货物知识产权状况进行预确认。货物申报时海关根据预确认结果快速放行货物,实现无障碍快速通关。这一创新措施在不削减知识产权海关保护力度的同时,前置了保护程序,提升了进出口货物的通关效率,实现了海关、收发货人及权利人的多方共赢。

下一步,枣庄海关将进一步强化知识产权海关保护工作,巩固“龙腾行动”等专项行动成果,做好知识产权预确认模式的落实推广,密切和市知识产权部门的合作配合,对碰互认重点培塑企业,动态调整适用企业名单,切实提升我市知识产权保护水平和贸易通关便利化水平。

记者:请问,在保护知识产权、优化法治营商环境和护航枣庄经济发展工作中,公安机关采取了哪些具有针对性的工作措施,取得了怎样的成效战果?

袁汝洋:全市公安机关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充分发挥打击食药环和知识产权领域违法犯罪主力军作用,相继组织开展“昆仑2022”等系列专项打击整治行动,全力保障人民群众切身利益,护航我市“工业强市、产业兴市”发展战略,维护社会治安和经济发展大局稳定。2022年,全市公安机关共侦办知识产权领域刑事案件20余起,抓获犯罪嫌疑人130余名,战果显著。

一是强化部署,提升打击治理效能。突出打击侵犯知识产权犯罪主责主业,聚焦影响经济发展、安全稳定的突出问题和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难点、痛点、热点问题,紧盯关键节点、重点领域、焦点问题,在全市范围集中组织开展严打食药环知森领域犯罪“昆仑2022”专项行动,集中优势警力、持续高压严打,最大限度挤压犯罪空间,以全要素、全环节、全链条打击服务保障民生和优化营商环境,以打击犯罪的新成效回应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

二是强化配合,完善联勤联动机制。持续深化与行政主管部门的协作配合,主动加强与市场监管、生态环境、农业农村等行政监管部门的沟通联系,健全完善线索及时通报、案件快速移送、快速检验鉴定等联勤联动机制,畅通工作渠道,积极构建打防结合的社会综合整治工作格局。

三是强化宣传,织密防护网络。多措并举提高人民群众对侵犯知识产权犯罪的知晓率和参与度,定期开展专项行动、集中查收、集中销毁涉案物品等活动,震慑违法犯罪。同时,在“枣庄公安”系列新媒体平台及省市等多级新闻媒体公开典型案件、广泛宣传举报奖励办法,发动群众举报知识产权领域违法犯罪行为,主动支持打击知识产权犯罪工作,形成“人人自觉参与、社会广泛监督”的良好局面,警民携手共同维护我市社会治安经济环境。

下一步,全市公安机关食药环森部门将继续坚持“稳”字当头、以打保稳,紧盯知识产权等领域群众反映强烈、社会广泛关注、危害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安全以及可能影响社会安全稳定的苗头性问题,坚持打早打小、快侦快破,切实形成高压震慑。同时,将进一步加强与市场监管、交通运输、卫生健康、城市管理、海关等部门的联勤联动、联合执法,深化行刑一体化工作机制,健全完善与检法机关的协作配合机制,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安全,维护经济社会秩序稳定。

记者:请介绍一下枣庄市今年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扶持中小微企业发展的情况?

赵钰杰:今年以来,为了进一步提升企业知识产权运用效益,有效破解企业融资难题,激活企业创新活力,塑造企业竞争优势。我们凝聚各方合力,以知识产权质押融资为突破口,用足用好扶持政策,2022年,我市专利权质押融资138件,质押金额达10.79亿元,同比增长142%,远高于全省54%的平均增幅,其中质押金额超1千万的企业达34家,有效破解了中小微企业融资难题。同时,我们积极争取上级资金,用足用好扶持政策,2021年度我市企业共获得省财政贴息资金近63万元。采取了以下几个具体措施。

一是完善平台建设。为了提高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效率,加快各个环节办理速度,我们致力于打造一体化服务平台。我局先后与枣庄银行、中国银行枣庄分行、农村商业银行等签订了知识产权战略合作协议,将金融机构纳入平台,引导商业银行发展知识产权质押融资,为企业提供发展资金。我局加强与中国发明协会产学研分会交流合作,发挥行业协会指引协调作用,推动“产学研”订单式研发和投放式创新,精准提升知识产权转化运用效率。另外,我们还大力引进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服务机构,引进多家知识产权质押融资评估机构,鼓励本地服务机构加强对外合作,不断提升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

二是精准培育企业。为了提高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工作质量,我们根据企业实际情况,实施重点企业精准培育。今年上半年我们分别建立了“高价值专利培育企业库”和“专利质押融资重点企业库”,根据各区市局的推荐,分别遴选出100家企业进入“两库”,紧盯入库企业,实施动态管理、实时调度。我们还开展了为重点企业送政策系列活动,累计召开对接会六场,200余家专精特新、高新技术、科技型中小微企业参会,解读知识产权质押融资贴息政策,推介知识产权金融产品,受到了企业的广泛好评。另外,我们结合企业实际需求,精准制定服务措施,在知识产权业务培训、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知识产权转移转化等方面重点帮扶。

三是践行一线服务。为了提高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实效,我们市区两级凝聚合力,深入企业开展一线服务。今年我局通过知识产权“入园惠企”、“知识产权服务万里行”等多项活动,建立专业化的服务队,上门为企业提供服务,大幅提高了企业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的成功率,大幅压缩了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的办理时限,2022年共深入各工业园区达200余人次。今年6月底,我局与邮储银行枣庄市分行联手,开展了“政银携手 共助小微”系列活动,践行一线工作法,不断优化知识产权质押融资举措,着力为小微企业提供高质量的金融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