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枣庄市峄城区阴平镇赵庄村有这样一位村民。她八年如一日地养育丈夫的侄子惠明珠,她的事迹被传为佳话,侄子也亲切地称她为“妈妈”。
她叫王锦侠,1965年10月出生。说到她的事迹,还要先从她丈夫的侄子惠明珠说起。惠明珠于2013年4月出生,父亲老来得子,他的出生对全家来说是一个天大的喜事,全家上下全都沉浸在喜悦之中。可天有不测风云,小明珠出生3个月后,父亲不幸因病去世,母亲也因精神深受刺激离家出走,至今都没有找到。面对嗷嗷待哺的小婴儿,王锦侠看在眼里,疼在心里。她义无反顾地接下了养育侄子的重担,并在心里暗暗下定决心,无论多苦多难、克服一切困难也要把小明珠抚养成人。
此时的王锦侠已年近50,自己的两个儿子均已结婚成家。甚至她的孙子都比小明珠年龄大。多年未独自照顾这么小的婴儿,王锦侠显得有些不知所措。于是她向儿媳妇请教怎么喂孩子,一天喂几顿,以及喂养婴儿的一些注意事项。她把这些都牢牢记在脑子里,为了防止忘记,她就记在纸上,歪歪斜斜的字体写满了对小明珠的一片真情。白天忙完,每天夜里还要喂奶、喂水、抱孩子,经常每天休息时间不足3个小时。虽然辛苦,但看着一天天长大的小明珠,王锦侠笑在眼里,喜在心里。“让小明珠来到我面前就是我们的缘分,就当是我又生了一个孩子,不能亏孩子,就算再苦再累我也愿意。”王锦侠总是这样说。
功夫不负有心人,小明珠终于学会开口说话了,第一声叫的竟是“妈妈”两个字。这声“妈妈”让王锦侠听了心都碎了,但也让她激动得热泪盈眶,原来在孩子的潜意识里她就是妈妈,为了不伤害孩子,为了给孩子一个完整的家,她就默许了这个称呼。这一神圣的称呼,让她要承担起一个妈妈的责任,更是坚定了她要照顾好明珠的决心,要保证他健康快乐地成长。
意外总是来得很突然。在2021年5月23日,当时天还没亮,王锦侠的丈夫为了补贴家用,骑着电动车去卖大蒜,路上遭遇了严重的交通事故,自费医药费4万余元,让原本就不富裕的家庭雪上加霜。更严重的是,事故导致王锦侠丈夫左耳失聪、右眼半失明,反应迟钝,落下身体残疾,丧失了劳动能力,家庭断绝了经济来源。但王锦侠并没有因此消沉下去,她克服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一边照顾丈夫,一边照顾小明珠的学习和生活,自己省吃俭用,却对孩子吃喝穿用毫不吝啬,宁愿亏自己也不亏待孩子。
在王锦侠的悉心教育下,小明珠愈加懂事,成为一名品学兼优的小学生,在生活中成了王锦侠贴心的小棉袄。2022年1月底,王锦侠得了重症感冒在医院打针一周,8岁多的小明珠全程陪着,一会儿叫护士换药,一会儿叫护士拔针,陪妈妈说话,哄妈妈开心。“妈妈太辛苦,我要在妈妈最需要的时候陪着她,我要用行动告诉妈妈我已经长大了。”小明珠跟护士的对话让在场的人感动不已。
农村的风俗,老年人要帮忙带孙子,让子女务工挣钱养家。王锦侠大儿子在外地打工,儿媳妇还要打零工,儿媳妇只好带着两个孩子到古邵镇娘家居住,并且让孩子在姥姥家上学,由姥姥帮忙照看。二儿子家有一子,由儿媳妇专门照顾。孙子孙女一个都无法照顾,王锦侠有时也心生亏欠。
但是面对无依无靠的小明珠,王锦侠觉得更有义务去照顾他,她告诉两个儿子说:“虽然看孙子是天经地义,但是至少你们的孩子有爸爸妈妈,我要照顾小明珠,我要给他一个家。”面对母亲的坚决,儿子及儿媳由开始的不理解变成了默认,最后变成了支持。
二儿子常说:“我妈就是偏心,对明珠比对自己的儿子和孙子都好。”但儿子的这一番话,不是埋怨,而是对母亲的敬重,母亲成了全家人的骄傲。王锦侠用9年多的时间,以全心全意的付出、无微不至的照顾,演绎了一场亲情浓于血的感人故事,以农村人的善良质朴、坚韧不拔的优秀品质,书写了不离不弃的人间大爱。近年来,王锦侠的感人事迹被广泛传开,她被评选为“山东好人之星”,每次提起她,大家都高高地竖起大拇指,对她赞不绝口。在王锦侠的示范带动下,附近村居的好媳妇、好邻居等好人事迹越来越多了,村风民风也变得更加文明和谐。
责编:胡宗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