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32-3181189
zzlncm@163.com
2022年07月29日 16:00:32   来源:新华网

新华社北京7月26日电 题:做联合作战规划的“科学大脑”——记中部战区某保障队高级工程师袁伟

赵婉姝、王绰

“某地发现不明空情!目标高度是……”在中部战区联合作战指挥中心内,一条条战场信息纷至沓来。

“建议对目标进行持续跟踪、起飞查证!”某保障队高级工程师袁伟对参数进行精确分析、判断和评估,向指挥前台提出建议。10分钟后,战区部队成功处置目标。

类似这样的演练,对袁伟来说已是家常便饭。每年的重大演训任务,他从未缺席。从原第二炮兵某团装检站的一名助理工程师成长为“科学大脑”,袁伟的加倍付出有目共睹。

2016年,中部战区成立。袁伟被选调到战区某保障队从事作战研究,但当时主攻导弹技术的他对联合作战领域并不了解。“要打破在专业领域的空白,不能等不能靠,必须实打实地干起来。”袁伟说。

袁伟一步一个脚印地学习,始终扑在一线,白天当业务员,和机关部队对接军事需求、研究作战问题;晚上又当程序员,在电脑前查阅资料、设计算法、建立模型,经常敲代码到深夜。

“在智能化高速发展的现代战场,联合作战指挥不应仅凭知识和经验简单推理,而是要利用智能化设备和计算机模型等分析复杂战争。”袁伟说。

为适应未来战场新要求,袁伟立足任务需求,对各类系统软件进行升级改造;自研10余套小型软件系统,紧盯新质作战领域前沿攻坚克难,始终着眼保障联合作战领域进行创新。

“来自各军种部队的当日值班报告和各类数据,以前要耗费两个小时汇总。”联合参谋部参谋李飞说,“自从用上袁伟研发的数据提报审核系统后,只需要点点鼠标就能完成汇总,同时信息处理的精确度也提高了。”

通过一套科学系统,袁伟顺利解决数据汇总耗时长、质量不高、难以保障作战需求的“老大难”问题,为联合作战提供了强有力的科学支撑。

“实现能力提升没有捷径可走,只有‘沉下来’,逐个系统进行研究,逐项数据进行分析,科学规划能力才能‘提上去’。”袁伟说。除了专业技能,他还注重科学理论的学习,利用课余时间自学运筹学、博弈论以及新兴的人工智能理论等。

功夫不负有心人,袁伟的成绩单非常亮眼——连续3年获得全军军事建模竞赛特等奖;组织编写任务规划教材12套;申请立项17个任务规划科研课题……

“要时刻谨记自己战斗员的身份,不管多新多难的课题,只要对保障打赢能力有益,就一定要攻破。”面对不断更新的联合作战任务,袁伟始终保持昂扬奋进的精神面貌。

一次战区组织的演练任务中,急需一套相关系统。“任务的需要就是我们努力的方向。”袁伟说。

他带领团队从零开始,争分夺秒展开攻关。各军兵种的书籍资料堆在办公桌上,对相关软件的调试一次次推翻重来……那段时间,袁伟总是步履匆匆。

半年的时间,袁伟带领团队赴10余家科研机构对接军事需求,配套改造相关系统10余套,最终圆满完成了战区赋予的任务。

6年间,袁伟紧跟战区的发展不断进步,一心扑在作战指挥研究上,数次参加大项军事演练,研发的各类软件先后在多个单位得到推广应用,为20余次行动提供了支撑保障。

“身处离指挥团队最近的保障位置,我深知责任重大,因此要紧紧扭住战斗力这个唯一的根本的标准,不断增强精算深算细算能力,为打造坚强高效的战区联合作战指挥机构提供有力支撑。”袁伟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