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32-3181189
zzlncm@163.com
2022年06月08日 08:06:05   来源:开封网

全媒体记者朱朝星报道 眼下,正值“三夏”大忙时节。6月6日,在习近平总书记曾经视察过的尉氏县张市镇沈家村麦田里,一台台联合收割机往返穿梭,一场机收减损大比武正在悄然进行。作为今年尉氏县高标准粮田里的盛事,机收减损大比武和“粮王”争霸赛,自然受到众人追捧。

上午11时30分,主持人宣布颁奖:红耀种植专业合作社理事长罗红耀种植的小麦新品种亩产达862.53公斤,在全县各路种粮高手的激烈竞争中脱颖而出、一举夺魁,创下尉氏县小麦亩产新纪录;富民农机合作社的沈文政,由于收割速度更快、操作更规范、机收质量更高,在比武中摘得桂冠。“机收减损大比武的目的是为了将粮食损失降到最低,确保颗粒归仓……”沈文政表示。“习近平总书记在尉氏县视察时提出抓好粮食生产这张王牌的要求,极大地鼓舞了俺种粮的积极性。只有运用好‘5G+智慧农业’科学种田,才能实现粮食增产增收,才能让更多的人端稳‘手中碗’、盛满‘安全粮’。”手捧着“粮王”荣誉奖牌的罗红耀骄傲地告诉记者。

罗红耀说,让他骄傲的是一粒粒高基点的优质小麦种子。在沈家村的高标准粮田里,一块专属的种子“试验田”被称之为种子“芯片”。“种子是农业的‘芯片’,百农207、百农4199及新麦26等数十个种子‘芯片’,是提高粮食产量质量的关键,也是粮食安全的保障,只有攥紧了种子‘芯片’,中国人的饭碗才能牢牢端在自己手中。”负责沈家村种子“试验田”、从事种子研究事业数十年的尉氏县中种联丰种业公司副总工程师王中兴表示。

2014年5月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尉氏县张市镇沈家村麦田视察时指出:在我们这样一个人口大国,必须把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上。粮食生产根本在耕地,命脉在水利,出路在科技,动力在政策,这些关键点要一个一个抓落实、抓到位,努力在高基点上实现粮食生产新突破。近年来,尉氏县花大力气改善高标准粮田的基础设施。2021年年初,河南省首座农田5G基站在沈家村落户,“5G+智慧农业”使耕地地力和粮食生产能力进一步提升,实现“藏粮于地、藏粮于技”。目前,尉氏县已建成高标准粮田95万亩,“尉氏小麦”已成功获得国家地理标志产品认证。

面对疫情防控严峻复杂形势,尉氏县各级各部门压实责任、强化服务,确保小麦应收尽收、颗粒归仓,保障粮食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