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32-3181189
zzlncm@163.com
2022年05月12日 12:47:51   来源:大众网

编者按:喜迎二十大,奋进新征程。蒙阴是一片红色热土,是著名的孟良崮战役发生地。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一幅老区新画卷正徐徐展开,百姓生活殷实,特色产业兴旺,沂蒙精神代代传,“两山”实践谱新篇。即日起,在临沂市委宣传部指导下,蒙阴县委宣传部、大众网·海报新闻联合推出“老区新貌·崮乡走在前”系列全媒体报道,生动讲述新时代多姿多彩的、时尚繁荣的、充满青春活力的美丽富强幸福新蒙阴,激励干群踔厉奋发、笃行不怠,意气风发向未来。

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 林鹏 见习记者 王启民 刘峻豪 通讯员 张圣虎 公茂栋 匡秀福 临沂报道

吴文常老人感慨东孟良崮村的今昔对比

住有所居,住有宜居。在蒙阴县垛庄镇东孟良崮村,一排排二层带院楼房格外显眼。这些老百姓的“别墅”,依山傍水的布局,与周围环境可谓珠联璧合。每当有访客前来,都会忍不住多看几眼。

“现在吃水不愁,道路好走。搁以前,我们想都不敢想!”每当有人问起如今的生活,东孟良崮村今年76岁的吴文常老人,总是不自觉调门变高,语气中尽显自豪。

老人以前居住的地方,叫野猪窝。“一听名字,就是个穷窝。”说起那时候的生活,吴文常的思绪一下子拉回到多年前,“一到旱天就没水,只能拿着桶到处找水。全部是土路,雨天一身泥。人步行都难,更别提运东西了……”

独特的红色资源和良好的生态环境,总让人觉得,东孟良崮村是一片世外桃源。可这些绿水青山咋变成金山银山?村民们对此一筹莫展。

东孟良崮村规划建设的新村居

不能再这么苦下去了。2014年,村里决定通过土地增减挂钩项目,实施整村搬迁。

“老百姓故土难离。”对此,东孟良崮村党总支书记徐玉成坦言,当时压力很大,“东孟良崮村是个有2400余人的村庄。2004年,由高家庄、田家庄和戴家沟子合并而来。未搬迁前,村居又分散,咋做百姓们的工作?”

尽管压力大,村里却没有气馁。徐玉成就认一个理:站在村民的角度考虑问题,就能把民生事做好,大家肯定就愿意搬。为此,徐玉成带领村“两委”成员耐心细致地工作。在建设过程中,村干部、党员、村民小组长一起严把工程质量关,组织老百姓实地察看,打消群众顾虑,村民们逐渐开始拥护和认可搬迁工作。

东孟良崮村党总支书记徐玉成讲述村庄的变迁

截至目前,东孟良崮村共完成了四期搬迁,近600户居民搬进了“小别墅”,水电、道路,绿化、亮化等配套齐全,极大方便了群众的生产生活。

吴文常说,在外地的女儿有一次回来,看着家里的新房,艳羡不已。“真是过上了城里人的生活。这房子要是在城里,五百万也买不来!”

搬进了新家,搬出新风尚。东孟良崮村通过成立红白理事会、设立新时代文明站,建成全县首个村级“美在农家”爱心超市,实行积分管理,定期评比打分,让孝老敬亲成为一种风尚。新生活新风气改变了村民的生活,也让外村人感到羡慕。

沂蒙精神培训中心

住进新居,还要增加村民收入。为此,东孟良崮村党总支牵头注册成立黄桃专业合作社,统一购置黄桃树苗,引导村民种植,与企业签订种植购销合同,真正实现了村集体增收和百姓致富“双赢”。与此同时,东孟良崮村引进沂蒙精神培训中心项目,有30多名村民固定在中心工作。也依托紧靠孟良崮景区的优势,村民们在家门口就能上班。

村民胡冰娥在孟良崮景区当检票员。“每个月收入大概在3000元左右,这样一来,在家门口就能赚钱了。”胡冰娥说。

徐玉成介绍,东孟良崮村紧邻孟良崮工业园,毛毯厂、食品厂以及鞋厂众多。村里150余人在工业园务工。如今,东孟良崮人,靠双手搬进了幸福窝,过上了好日子。

东孟良崮村的蜕变,是垛庄镇持续推进乡村振兴的缩影。

垛庄镇是临沂市整镇域推进乡村振兴示范镇。2021年,垛庄镇成功创建为全国农业产业强镇、山东省乡村振兴示范镇,产业振兴成为全国的样板,乡村振兴成为全省的示范标杆。成绩面前,垛庄镇没有骄傲自满,固步自封。而是不断地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上提境界、勇担当、促跨越,提出要以石马庄、孟良崮、椿树沟三大乡村振兴片区为引领,创建全国乡村振兴示范镇。

在巩固发展好孟良崮乡村振兴示范片区、椿树沟乡村振兴示范片区建设成果的同时,以“红色孟良崮,两山实践地”为发展定位,谋划建设石马庄乡村振兴示范片区。片区以农业农村现代化为目标,聚焦“五大振兴”,聚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对原界牌18个村全面开展乡村振兴、美丽乡村创建工作,围绕“生态好、乡村兴、群众富、可持续”,实行“整洁乡村、美丽乡村、宜居乡村、宜游乡村”四类村创建活动,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奠定坚实基础,争取用1至3年时间,实现整镇域乡村振兴全覆盖,成功创建为全国乡村振兴示范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