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方庭院、春意盎然,移步换景、别有洞天,敦亲睦邻、和谐友善……这是近日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在山东省枣庄市山亭区看到的“美丽庭院”新景象。该区按照居室美、庭院美、厨厕美、家风美、文化美的“五美”标准要求,坚持因地制宜、因户制宜,提“颜值”、增“气质”,打通了人居环境改善由村庄向家庭延伸的“最后一米”。
她们用“小庭院”的美彰显生活品位,用一家一室的洁净践行生态文明,用巧思妙手将一方天地打造成令人向往的“诗画田园”,把一户户“美丽庭院”串成美丽乡村的一路风景,也迎来了乡村振兴的好“钱”景。截至目前,全区共建成美丽庭院13120户,村庄覆盖率达100%。
美丽庭院提“颜值”
“这盆是独眼巨人,那个是绿茶法师,还有这边的是美杜莎、红宝石……”“这些多肉比较喜欢阳光。但是,春、秋季节仍需要等土干透再浇水……”家住山亭区店子镇店子村的朱倩向记者介绍起多肉的品种和养护技巧。
初春时节,东风渐暖。走进朱倩的庭院,整个院落已被绿意装点,与白墙红瓦交相辉映,像是一幅精致的田园画。跟随朱倩脚步,拾级而上二楼平台,两侧摆满了从暖房里抱出“晒太阳”的各类多肉植物,深红浅绿纵横交错,置身其中,让人流连忘返。去年,朱倩家被评为市级“美丽庭院”后,经常会有邻居慕名前来参观学习,她也不厌其烦手把手教邻居们打理花草、摆放家什用具、归整生活用品。经过她的帮助指导,对门的张祥玲家也被评为镇级的“美丽庭院”。
近年来,山亭区妇联持续加大宣传力度,深入营造“美丽庭院”创建浓厚氛围,打造有品位、有特色的美丽庭院样板,这些庭院呈现出了推门见绿、抬头赏景、起步闻香的喜人景象。“通过组织开展对标互学、现场观摩、交流经验等活动,有效推动了创建工作增量扩面、提质增效。”山亭区妇联主席刘传梅介绍。广大妇女在“美丽庭院”创建中,各展其能、大显身手,不仅提升了家庭面貌,群众获得感油然而生。目前,山亭区内已幸福蝶变“美丽庭院”示范村10个、示范街(巷)12个,创建市级“美丽庭院”557户、区级“美丽庭院”2300户,实现了“要我创”到“我要创”的根本转变,“美丽庭院”创建工作蔚然成风。
美丽家风增“气质”
来到店子镇龙虎村市级“美丽庭院·家风文化美”示范户朱宜彬家中,记者不仅看到了整洁美丽的院落,客厅正中墙上的一幅朱伯庐的《治家格言》格外引人注目。店子镇妇联主席孙印霞告诉记者:“朱家以勤、善持家,闻名乡里。”朱宜彬至今还记得多年前爷爷在教育他时讲过的乐善好施的故事,他也一直把爷爷的教诲作为好家风传承了下来。
朱宜彬的母亲桑大娘也是邻里们眼中的“热乎人”,周围邻居告诉记者,平时他们没事都爱找朱宜彬的母亲桑大娘聊天,十里八乡的有闺女出嫁要做被子、有孩子的要做小棉袄总来找她。“桑大娘手很巧,东西做的又好看又精致。心地也好,还是个‘热乎人’,妇女姐妹谁家里闹别扭,只要找到桑大娘聊一聊,不觉间矛盾就化解了,可帮了我们妇联不少帮呢。”孙印霞笑着说。
区里把“美丽庭院”创建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内容,大力推进乡风文明、提升群众精神面貌,“美丽庭院”越来越多,婆媳妯娌关系也越来越好,邻里相处更加融洽,乡风文明扑面而来。
美丽经济有“钱”景
“这个辣椒酱闻起来好香啊!大娘,这个多少钱?”“这个鞋垫纳得真好看!我多要几双,好捎给我的好姊妹。”在冯卯镇李庄村孙大娘的“左邻右舍”小院,每逢节假日都是门庭若市、游客络绎不绝。
李庄村探索实施闲置小院复活工程,坚持特色打造,植入业态,赋予文化,重点打造石磨坊、辣椒小院、花生小院、非遗小院等特色“美丽庭院”,昔日荒废闲置、村庄萧条的李庄村再次充满活力,成为鲁南地区乡村记忆休闲游的新晋“打卡地”,外出打工人员纷纷回乡创业,也为部分有劳动能力的老年人提供了就业岗位。
守着“美丽庭院”好风景,换来乡村振兴好“钱”景。山亭区立足美丽风景资源禀赋,创新实施“庭院+观光”“庭院+采摘”“庭院+民宿”“庭院+电商”等多种运营模式,吸引游客打卡,延长逗留时间,增加庭院收入;依托美丽庭院,开展电商销售,带货“山亭山宝”……目前,全区已有126户“美丽庭院”同步发展特色民宿、休闲采摘等“美丽经济”,每年带动户均增收5万余元。
绘就乡村振兴画卷,“美丽庭院”大有可为。刘传梅告诉记者,山亭区妇联将紧紧抓住“美丽庭院”创建工作不放手,继续围绕“党政所急、家庭所需、妇联所能”三大交汇点上深耕细作,持续发挥服务大局、服务家庭的“半边天”作用,推进“美丽庭院”创建工作增量扩面提质升效,聚合庭院“小美”推动乡村“大美”,为乡村全面振兴不断贡献巾帼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