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32-3181189
zzlncm@163.com
2020年09月02日 09:10:41

中新网9月2日电(郎朗)8月的阿尔山,绿满山川,花遍沃野,辽阔的土地养育着茂密的森林,空气里都是松木的清香。身处大兴安岭腹地,内蒙古兴安盟阿尔山市通过发展生态旅游,拓展林下经济,当地居民告别了过去伐木为生的生活,走出了一条靠林致富的小康之路。

这些林业局的牌匾,记录了阿尔山白狼镇过去伐木为生的时光。 郎朗

伐木为生的小城

阿尔山市被称为全国最小的城市是有原因的。

这是一座典型的旅游城市,城区只有一条主干街道,骑着单车半个小时就能逛完;街头的店铺只有三种:特产店、饭店、旅店。如果没有游客,小城的夜晚多少显得有些空荡荡的。

时间倒退二十多年,那时的阿尔山居民原本都靠伐木为生。

这种活计纯靠体力,阿尔山白狼镇鹿村党支部书记郑晓林介绍,那时候大家起早贪黑,非常遭罪,特别是冬天,可以说是爬冰卧雪,身体受到极大损伤,人们都不同程度地有各种病痛,很少有长寿的老人。

这份以身体为代价的工作带来的薪水并不可观,1998年的时候,当地林业局一个伐木工人一个月的薪水仅有200元左右,一年也就两三千元的收入;但当地更多的是没有工作的居民,只能靠山吃山,采点野菜维持生活,勉强吃饭而已。

后来,天然林保护工程开始实施,伐木这条生路被堵死了。拿着赔偿金,当地居民也进行过一些转型探索,头脑灵活的自己创业,但大部分人没有自主的致富能力,拿着钱没多久就花光了。

阿尔山需要给自己找新的活路。

鹿村里的梅花鹿。 郎朗 摄

转型探索一:鹿村的诞生

树不让砍了,该靠什么活下去?郑晓林把天然林保护当成了机会。

“鹿是森林的一部分,森林有了动物才有林气。”郑晓林说,考虑到梅花鹿耐寒,能扛得住阿尔山地区的寒冬,且森林有了动物不仅有益于生态,也能成为当地的特色来发展旅游业,吸引游客。于是,郑晓林带头养起了鹿。

刚开始每家养几只,比较零散,后来,郑晓林将村民们的鹿集中到一起,驯化后供游客欣赏。正值暑假,很多家长带孩子来玩儿,不少人都会买一些玉米来喂养小鹿。

游客正在喂鹿。 郎朗 摄

郑晓林介绍,鹿村的收入主要来自售卖门票、卖玉米等饲养用品以及鹿产品周边销售。2019年,鹿村人均年收入3.5万元左右。贫困户的鹿还可以寄养在鹿园,参与分红。

2017年,贫困户分红1.6万元;2018年、2019年,每年分红4800元,分红少了,但贫困户可以在鹿园工作,每月工资3000元左右,能更好地激发他们的工作动力。几年下来,当地的24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均已脱贫致富,要知道,鹿村全村也就28户64人。

“和以前相比,现在风吹不着日晒不着的,仅仅做旅游收入就能翻好几番,大伙的态度也从怀疑变成了支持。”郑晓林说。

“国潮风”的树皮画。 武晓娟 摄

转型探索二:在林俗村体验山民生活

鹿村的成功犹如一块投湖的石子,激起涟漪,这次成功也让当地人看到了希望。

于是,林俗村的建造被提上日程。在白狼镇,可以看到林俗村的大门口写着这样一幅对联“放下斧头当导游,小康生活不用愁”。林俗村的建筑工地上已经能看到民宿的雏形,阿尔山市白狼镇党委副书记、镇长祁学东介绍,林俗村计划打造一座乡土博物馆、一部时光穿梭机。

博物馆主要体现在修旧如旧,让所有的游客来感受原有的生活原状。时光穿梭机则是打造了50栋房屋,分了5种风格,从五六十年代的板夹泥茅草房,到八十年代的小红砖,再到90年代的木刻楞以及近现代风格的碳化木结构,不同的风格可以满足不同游客的需求。

在民宿的带领下,当地居民也可以发展一些小商店和农家乐,结合民宿,旅游的6要素吃、住、行、游、购、娱都能够得到满足。同时民宿还提供管家服务,让当地一些建档立卡贫困户,或者是当地的一些老百姓,可以依托民宿来改善自己的经济状况。

游客正在体验树皮画的制作。 郎朗 摄

此外,当地还有自治区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树皮画。过去,白桦树脱落的树皮风吹日晒后就是一堆废料,还容易引起森林火灾。“树皮画”将它们变废为宝,经过精细的手工剪贴技术,化为各种作品。

通过树皮画进校园、售卖材料包、举办亲子活动等,不仅树皮画越来越广为人知,让这项文化遗产得以传承,其本身也发展成林俗村的经营活动,带来了经济效益。(完)

责任编辑:姜雨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