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32-3181189
zzlncm@163.com
2020年07月02日 10:06:08

新华社香港7月1日电 题:香港鲜鱼行学校:五星红旗 你是我的骄傲


新华社记者 陈其蔓 朱玉 仇博


香港鲜鱼行学校的校长室在二楼,就挨着楼梯口。


这是一个学生们还未返校的日子,但校长施志劲早上7点已经到校。我们进门的时候,他正在向一位职员交代学生返校的相关事宜。


“你们要是准备好了请随时打断我。如果你们不叫我,我会一直工作,而忘记你们的存在的。”


嘿,这可是初次见面,这个校长果然特别。


他最著名的独特事迹,莫过于8年前,那一节“万众瞩目”的德育及国民教育课。


2011年5月,香港特区政府教育局建议将德育及国民教育科列为中小学必修科目。提议一出,香港社会马上炸开了锅。别有用心的人危言耸听,声称国民教育是“洗脑”,“反国教”的声音一时此起彼伏。


特区政府连办三场相关研讨会,希望与教育界和公众探讨国民教育在香港的重要性。时任鲜鱼行学校副校长的施志劲,一场不落地听完了,还认真研读了《德育及国民教育课程指引》。“我们要让学生了解真正的中国。”


施志劲亲自设置课程框架,决定从中华传统价值观、自然国情、人文国情、历史国情、现代国情等方面教授学生。具体课程内容由校内每位老师先自行取材,然后再与全体老师共同备课决定。


2012年10月8日,特区政府宣布搁置《课程指引》,教育局不再以此为办课标准,也不将国教课列为必修课。


“外界压力这么大,我们还继不继续?”施志劲和校长简单商量过后,很快决定——原计划不变。


同月19日,由施志劲亲自教授的全港第一节德育及国民教育课开课了。


当时班上有32个学生,而到场旁听的记者和家长人数大概是学生的三倍。


同事们为他紧张,面对着40多个镜头的施志劲却丝毫不紧张。第一节课,他教的就是国旗和国歌。


“我告诉学生,无论是哪一国的国旗,我们都应该尊重。而中国国旗代表的是我们中华民族,背后蕴藏着我们国家的历史,更应得到尊重。”


时隔8年,施志劲从副校长变成了校长,国教课也成功在鲜鱼行学校扎下了根——每周五,就是学生们上德育及国民教育课的时候。


鲜鱼行学校建校于1969年。这所由香港港九鲜鱼行总会主办的平民学校,校董会的成员几乎都是鱼贩,绝大部分学生都来自社会底层。


虽然穷,但施志劲说,穷不要紧,最重要的是心不能歪。做一个爱国、正直、对社会有贡献的人,是他对学生最大的期望。


第一节国教课教的是国歌和国旗,自己的办公桌上也插着一面小国旗,但最让施志劲遗憾的事,却仍是和国旗有关。


“我们没有升旗仪式,是没法升。”施志劲重重地叹了一口气。


鲜鱼行学校是一座四层建筑,占地面积1万多平方米,大约只有1.5个标准足球场那么大。学校唯一的旗杆,被固定在顶楼天台一角,升降国旗时得冒着摔下楼去的风险。


施志劲当校长的第一年,旗杆上是长期挂着国旗的。因为旗杆位置太危险了,学校没有安排专人每天去收挂国旗,所以风吹日晒的,国旗很快也变得破旧。


因为没有合适的旗杆,施志劲只得把国旗先收起来。但该升国旗的时候,他还是毫不含糊,尽力用自己的方式升起国旗。


每年国庆节前后,鲜鱼行学校都会举行“升旗仪式”。


全校师生先在一楼的室内礼堂集合,再由4名高年级学生分别拉着国旗的一角,将国旗举高绕场一周,同时在场的师生齐唱国歌。


施志劲不好意思地笑了笑,“除了国庆,这样的仪式我们还会在校庆、开学典礼、毕业典礼等重要庆典时举行。”


在鲜鱼行学校升起国旗的时候,国旗在香港暴徒手中屡遭侮辱。学校外面的社会变得极不平静,施志劲和老师们,甚至在学校墙外的花槽中发现过灌满的汽油弹。


但施志劲最大的心愿,还是拥有一支可以摆在礼堂里的立地式旗杆。


所以当他知道香港升旗队总会办了个活动,只要听满总会举办的三场讲座,就可以获赠一支立地脚架式的旗杆时,“我第一时间去报了名!”


等三场讲座听完,鲜鱼行学校就可以拥有自己的室内旗杆。施志劲说,每年音乐课都教的国歌,学生们终于有机会唱了;作为国民身份认知的重要象征物的国旗,终于可以好好地飘扬在鲜鱼行学校,不再受风吹雨打。“我们还可以组建自己的学生升旗队!”


今年6月18日香港特区政府教育局向全港中小学发出通告,要求学校须在元旦、香港回归日、国庆日时升挂国旗与区旗,并奏唱国歌。


为什么在今年突然有这一项新规定?


过去一年,“修例风波”中冒出不少青少年暴徒。面对误入歧途的年轻学生,却有少数教师对他们的行为表示支持,甚至在暴力示威现场“指挥”其学生施暴。种种迹象可见,香港的教育系统已经出了问题。


“教育,帮学生提高学习成绩固然重要,但是给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更重要。”施志劲说,连小学生都知道,用暴力是不对的,“他们把东西都砸坏了,还嚷着要推翻一些制度,但是建设过什么?他们从未建设过,留下的只有破坏。”


发稿前,记者致电施校长再次确认:稿件播发后,您可能会被推上舆论的风口浪尖,甚至被“起底”,您害怕吗?


施校长只回一句:有些应该做的事情、应该说的话,不能因为怕,就不去做、不去说。


他总说,一个有学识的人,更应该对国家、对社会抱有责任感,应该用学到的知识报效国家、建设社会。他还笑自己,这样的想法真老派。


老吗?不,正当时。


编辑:王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