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32-3181189
zzlncm@163.com
2020年04月23日 09:14:59   来源:人民日报客户端

《周易》泰卦有言“天地交而万物通,上下交而其志同”,取“交通”之名的西安交通大学,4月8日刚迎来建校124周年暨迁校64周年校庆,22日又迎来一个重要的日子。

2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西安考察调研,下午专程来到西安交通大学,走进交大西迁博物馆。

这并不是总书记首次与西安交大结缘,早在2017年底,他就收到西安交大史维祥等15位老教授的来信,对此作出重要指示,希望西安交大师生“传承好西迁精神,为西部发展、国家建设奉献智慧和力量”。

不久后,总书记在2018年新年贺词中,又为西安交大西迁的老教授点赞,让全校师生再次备受鼓舞。

新中国成立70周年,一批先进个人和集体获评“最美奋斗者”称号,西安交大“西迁人”爱国奋斗先进群体名列其中,被载入共和国的光辉史册。

西迁精神,在继承与发展中被赋予新的时代内涵,历久弥新、生生不息。

1125893906_15876058125001n.jpg?x-oss-process=style/w10

西迁:从黄浦江到黄土地

教育是一个民族发展永恒的话题。不论北京国子监的临雍讲学还是西安关中书院的允执厥中,中国自古便有尊师重教的光荣传统。

“三尺讲台系国运”,习近平总书记十分关心教育事业,他走进校园,看望师生,推动新时代教育工作开创新局面。  

3个月前,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了西南联大旧址。这次,他又走进西安交大校门。两所学校虽相隔1500公里,却都诞生于民族危难之时,肩负教育救国之责,拥有辗转迁校之史,形成独特的大学之精神。

在西安交大西迁广场,每当夜幕降临,西行之履雕塑的八个脚印便依次亮起,映照着北侧的创校纪念校门,浓缩了跨越三个世纪的历史。

1895年,甲午战争的炮声还未远去,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深深刺痛国人之心。洋务巨擘盛宣怀高呼“自强首在储才,储才必先兴学”,次年在上海创建南洋公学,1921年定名交通大学,创近代高等教育之先河。

救国、报国,急国家之需;兴学、新学,为天下之先。可以说,早期交大的发展史,就是一部兴学强国的进步史;交大人的成长史,正是一段救亡图存的奋斗史。

1955年,中央做出交通大学内迁西安的重要决定,此后经“一校两地”至“分立两校”,于1959年正式定名为“西安交通大学”和“上海交通大学”。

西迁,不仅改变了交大师生的人生轨迹,也与国家战略紧密相连:“支援西北的方针不能变”,周恩来总理亲自主持迁校工作,倾注大量心血;“国家建设中最大的困难就是人才不足,文教部门的任务就是为国家培养大量的建设人才”,时任国务院副总理兼秘书长习仲勋如是说道;“迁校对不对,十年以后再看”,时任国务院副总理兼上海市长陈毅用历史眼光进行考量。

而西安交大,仅用5年时间,就递上一份优质答卷,成为调整高等教育布局的成功案例,发挥深远而持久的影响力。

这份成绩的背后,是一个个可歌可泣的感人故事,历史不会忘记:校长彭康总揽全局,为交大西迁呕心沥血;“中国电机之父”钟兆琳年过半百,毅然加入西迁队伍;热力工程学界先驱陈大燮率先垂范,积极推动迁校任务落实;青年教授陈学俊注销上海市户口,无偿把住宅交公;副教务长张鸿既有繁重的行政工作,还要给本科生上数学课;名医沈云扉已过六旬,坚持西迁续尽校医之职……还有数千名义无反顾热血澎湃的交大师生。他们如此笃定而无畏,一转身就是一甲子,一扎根就是一辈子。

“胸怀大局、无私奉献、弘扬传统、艰苦创业”的西迁精神,由此浸润着校园里的一草一木。那些西迁而来的梧桐,从低矮的小苗成长为参天大树,让每一个走在梧桐大道上的人,都能从郁郁葱葱中感悟“西迁梧桐擎天枝”的深意。

弦歌不辍,薪火相传。去年,梧桐树和西迁专列等元素出现在西迁纪念版录取通知书上,一个个青年学子从这份历史的厚重中开启崭新阶段,铺就爱国奉献的精神底色。

1125893906_15876058189321n.jpg?x-oss-process=style/w10

建功:从支援大西北到西部大开发

古都西安,一眼千年。见证了汉武盛世的四海升平,阅尽了贞观之治的大唐雄风,却因政治中心变迁和自然环境变化等因素淡出历史舞台,把过往荣光尘封到历史深处。

建国初期,西北地区物质贫乏、封闭落后,支援大西北不仅是长远的战略部署,更是紧迫的现实需求。

上世纪五十年代,大批有志之士响应国家号召支援大西北,交大也在此时迁入西安,把报国之志书写在三秦大地。

向科学进军,建设大西北!交大西迁人的筚路蓝缕、苦心经营,其情也真、其意也切。西安交大,也通过一代又一代师生的辛勤耕耘,落地生根,发展壮大。

建功立业大西北,靠的是知识。迁校初期,尽管条件简陋,交大迅速建立计算机、原子能、工程力学、应用数学等尖端专业。留学归来的朱城教授全心投入到工程力学专业筹建中,却因积劳成疾而英年早逝,生命定格在38岁。64年后的今天,西安交大已成为具有理工特色,涵盖10个学科门类的综合性研究型大学,15个学科进入世界学术机构前1%。

建功立业大西北,靠的是教师。1956年底,交大在册教师737人,其中西迁537人,占比超七成。64年后的今天,西安交大有教工6285人,其中专任教师3109人,两院院士44名。

建功立业大西北,靠的是人才。1956年,交大入学新生共2133人,全部在西安新校址就读。1957年入学的陶文铨立志“交大迁到哪里,我就考到哪里”,早已当选院士的他与校同行60余载,坚守讲台50余载,用一生践行初心使命。64年后的今天,西安交大现有学生4.2万余名,其中研究生2万余名,崛起为中国教育的又一个高地。

对接国家战略,助力西部发展,迁校64年来,西安交大创造了百余项国内外科学研究领域“第一”;29000余项科研成果产生数以千亿计的经济社会效应;培养输送的27万人才中,四成都留在了西部工作,为西部建设提供人才和智力的“源头活水”。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着眼大局、高屋建瓴,统筹部署并推进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2017年10月,“强化举措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和“建立更加有效的区域协调发展新机制”出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去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七次会议,审议通过《关于新时代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的指导意见》。去年4月,他前往重庆调研时,强调“在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中展现新作为、实现新突破。”

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这既是责任,也是全新机遇。瞄准科技创新制高点,西安交大扬帆起航再出发。

沣河之滨,渭河之畔,中国西部科技创新港拔地而起,这个没有围墙的校园在4个领域上建立8大平台、26个研究院和100多个科研基地,将打造成为中国西部科技的“江海口岸”,探寻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建设的新形态。

1125893906_15876058249211n.jpg?x-oss-process=style/w10

领航:从丝绸之路到“一带一路”

距西安交通大学西北方向20公里处,汉长安城未央宫遗址正无声讲述着历史。

2100多年前,张骞率领100多名勇士从这里出发,用生命探索西域之路,被司马迁称赞为“凿空”,载入史册。

历经13年千辛万苦,百人队伍中仅剩张骞和堂邑父二人重回故地,自此玉门关以西不再是未知,以长安为起点的丝绸之路连接欧亚,开启中国同中亚各国友好交往的篇章。

古老的丝绸之路,经过千年风雨沧桑,如今再次焕发新的生机。

2013年秋天,在美丽的哈萨克斯坦纳扎尔巴耶夫大学,习近平动情讲述,“我的家乡陕西,就位于古丝绸之路的起点。站在这里,回首历史,我仿佛听到了山间回荡的声声驼铃,看到了大漠飘飞的袅袅孤烟。”这次演讲中,习近平首次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

同年10月,习近平在印度尼西亚国会提出共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倡议。由此,“一带一路”从理念化为行动,结出累累硕果。截至去年10月底,我国已与137个国家和30个国际组织签署197份“一带一路”合作文件。去年全年,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货物贸易超过1.3万亿美元,增长6%;中欧班列全年开行8225列,增长29%。

2016年1月,习近平在阿拉伯国家联盟总部的演讲中指出“‘一带一路’建设,倡导不同民族、不同文化要‘交而通’,而不是‘交而恶’”。同年11月,他在亚太经合组织第二十四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第一阶段会议上以中医“通则不痛,痛则不通”的道理解释“坚定不移破解区域互联互通瓶颈”。这些重要论述,赢得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同,也与交通大学“天地交而万物通”的思想不谋而合。

“交而通”的理念,经过习近平总书记的深刻阐释,在“一带一路”沿线广袤土地上传播开来,形成和合共生、共享繁荣的和谐图景。

在“一带一路”倡议的感召下,西安交大领衔成立“丝绸之路大学联盟”,已吸引38个国家和地区的154所大学加盟,成立先进制造、管理科学等12个子联盟。还与全球200余所高校合作,在师生交流、科研合作、文化互通等方面携手并进。“国际朋友圈”越做越大,“学术交流网”越织越密,2019年共有来自141个国家的3000余名外国留学生就读于西安交大;3500多名学生赴海外交流;311人获批国家留学基金委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资助,位居全国高校第二。    

“英俊济跄,经营四方,为世界之光,为世界之光。”这首诞生于抗战烽火的校歌,被口口相传,回荡在一代代交大人耳畔。如今,战争的硝烟已经散去,先贤“为世界之光”的美好愿景正转化为现实,成为交大学子心系天下的胸怀气度。

从东部沿海到西北内陆,从扎根西部到走向世界,从交融古今到通达天下,历经124个春秋的西安交大从历史走向未来,风华正茂、气势如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