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3日,枣庄市委、市政府召开服务企业发展保障经济运行视频会议,市委副书记、市长石爱作讲话作出具体部署。
石爱作指出,要牢固树立为企业服务的思想,助推企业快速发展、做大做强。他说,企业是经济的基本细胞,企业兴则经济兴,企业强则枣庄强。当前,抓好企业发展对于稳就业、稳增长、稳民生、稳大局,实现年度任务目标具有决定性意义。各级各部门要大力开展政策进企、要素助企、减负惠企、服务暖企、创新强企等“五大行动”,培厚企业发展的沃土。
一是大力开展“政策进企”行动。近期各级出台的政策都有时限要求。政策不等人,项目不等人。我们早一分落实,就能让企业早一点得到政策红利。一是做好政策解读。发改、财政、商务、工信、税务、人民银行等部门都梳理汇总了国家、省、市出台的支持企业发展的各项政策。这些政策,要汇编成册,并在网站上动态更新。要为企业做好解读,把政策里的干货提炼出来,按照财政政策、税收政策、社保政策、审批政策等分门别类拉出单子,分别列出政策适用的企业类型、承办部门、具体负责人和联系方式,真正让企业对政策一目了然、一清二楚。各区(市)、枣庄高新区也要结合各自实际,采取行之有效的办法,抓好政策的梳理、解读、对接和落地。二是畅通两个渠道。发挥好市委经济运行应急保障指挥部24小时政策服务热线、网上政策信息发布和问题诉求受理平台“两个渠道”的作用,各区(市)、枣庄高新区、市直有关部门要明确专人解答企业有关疑问,主动协调解决企业反映的问题。市广播电视台、枣庄日报社也要配合做好政策宣传解读等工作,推动各类市场主体对政策应知尽知、应享尽享。三是用好四支队伍。结合“四进”攻坚行动、“万名干部下基层”和“双招双引”百千工程等活动,发挥好驻企业工作组、企业高质量发展服务队、驻企服务员、企业金融辅导员“四支队伍”的作用,及时把政策送上门,精准对接落实政策,把政策红利真正转化为企业发展的动力。各级党委、政府要为“四支队伍”搞好服务,为他们开展工作提供有力保障。
二是大力开展“要素助企”行动。一是加大投融资服务力度。金融部门要按照“稳预期、扩总量、分类抓、重展期、创工具、抓落实”的工作思路,进一步释放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改革潜力。近期,银保监会、市场监管总局等国家部委出台了《关于对中小微企业贷款实施临时性延期还本付息的通知》《关于应对疫情影响加大对个体工商户扶持力度的指导意见》等文件,减轻企业融资成本,支持企业复工复产。要严格贯彻落实3月6日全市落实金融政策座谈会要求,全面梳理往年未通过审批的贷款,把技术改造、扩能扩产等项目拉出单、完善手续,确保一旦有相关政策出台,第一时间提交金融机构。1、“一带一路”项目和企业方面,对于符合条件的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项目和企业,国开行将通过提供低成本融资、外汇专项流动资金贷款,合理设置还款宽限期,开辟信贷“绿色通道”和提供多样化本外币融资服务等方式给予支持,财政部门要靠上指导我市相关企业,争取利用好相关优惠政策。2、疫情防控重点保障企业方面。对于纳入疫情防控重点保障名单的企业,人民银行要指导有关金融机构加大支持力度,让企业充分享受优惠利率和中央财政50%的贷款贴息;发改、工信等部门要积极对上汇报对接,争取更多企业进入名单。二是加大用工服务和人才引进力度。人社部门要开展多种形式的职业技能培训和网上招聘活动,引导农民工等本地求职人员就地就近就业,帮助企业缓解用工难题。要引导企业开展“柔性引才”,围绕产业升级、智能化改造、产品研发等需求,加大各类高层次人才、技能型、实用型人才,特别是科技创新型领军人才和团队的引进力度。三是加大土地要素保障力度。自然资源和规划部门要集中力量、全面完成已经受理的各类建设项目用地审批,一季度内现有存量项目审批要清零,全力支持企业复工复产。对于急需落地的建设项目用地审批,自然资源和规划部门可以预支部分新增建设用地指标,用于预支数量控制在2019年省下达计划总量的50%以内。因疫情影响无法按时签订《土地出让合同》、缴纳土地价款和交付土地的,不纳入违约行为,不收取滞纳金和违约金。四是加大煤电油运保障力度。要严格落实省里的统一交通控制政策,鼓励支持企业利用省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等信息化渠道,就近解决原材物料问题,实现供需对接,必要时相关部门要加强省际、市际协调,帮助企业解决困难。发改、工信、供电等部门单位要加大协调力度,切实保障企业用煤、用油、用电需求。
三是大力开展“减负惠企”行动。一是降低企业生产成本。对餐饮住宿、批发零售、文化旅游等服务业,从事经营活动所需的用电、用气、用水等,实行“欠费不停供”措施,疫情结束后3个月内由企业补缴缓缴各项费用。自2月1日起至6月30日止,除高耗能行业用户外,限制性一般工商业及其他电价、大工业电价的电力用户电价降5%。对参与国家和省组织调运任务的流通企业,按省内调运30%、跨省调运50%的比例给予物流费用补助,单个企业补助总额不超过50万元。二是降低社保成本。具体来讲,就是做好“减、免、缓”三篇文章。对基本养老保险、工伤保险和失业保险单位缴费部分,大型企业等其他参保单位,不包括机关事业单位,减半征收最长3个月;中小微企业自2月起,免征期限最长5个月。受疫情影响生产经营出现困难企业,可按规定申请缓缴社会保险费,原则上不超过6个月。此外,对因疫情生产经营出现困难的中小微企业,公积金管理部门要指导相关企业申请按照企业和个人各5%的最低标准缴存住房公积金,或者缓缴住房公积金。三是减轻税费负担。1、对于疫情影响遭受重大损失,缴纳城镇土地使用税、房产税确有困难的,税务部门要及时核准,减征或者免征城镇土地使用税、房产税。2、受疫情影响较大的困难行业企业2020年度发生的亏损,最长结转年限由5年延长至8年。3、对于疫情防控重点保障物资生产企业,税务部门要加强指导,将其为扩大产能新购置的相关设备,一次性计入当期成本费用,在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4、自今年3月1日至5月底,小规模纳税人增值税征收率由3%降至1%。5、公共交通运输服务、生活服务,以及为居民提供必需生活物资快递收派服务收入,免征增值税。
四是大力开展“服务暖企”行动。一是深化“一次办好”改革。行政审批服务部门要充分发挥政务服务网、爱山东•枣庄APP作用,推广网上办、掌上办,让更多涉企高频业务实现全流程不见面办理。特别是项目手续办理过程中,对一些申请材料、证明材料,要做到能减则减、能免则免。对确需提交纸质材料的,可以实行容缺受理、先行办理,待疫情结束后再补交纸质原件。对疫情防控期间到期的许可证,可延期到疫情结束后一定期限内再办理延续、变更、换发等业务。相关职能部门要为发展担当、为事业担当,能够自己审批的事项决不能转交上级部门。二是开展优化法治环境专项行动。要依法打击侵犯企业权益和企业经营者人身、财产权利的刑事犯罪,对侵害企业利益的违法行为和违法案件,实行挂牌督办制度,切实保护企业家合法权益。各级行政执法部门要严格规范执法行为,坚决防止过度执法、粗暴执法。三是加大外贸外资企业服务力度。对内,要用足用好出口退税、出口信用保险等外贸政策工具,保障外贸产业链、供应链畅通运转。对外,要多种形式开拓国际市场,引导企业参与网上广交会、华交会,扩大国际市场。对近期出台的减税降费等政策,要确保内外资企业同等享受。
五是大力开展“创新强企”行动。一是扶持企业技术创新。对由企业牵头成功创建的技术创新中心、产业创新中心、制造业创新中心,国家级和省级分别给予500万元和200万元的一次性经费支持。对企业实际发生的研发费用,未形成无形资产的,在按规定据实扣除的基础上,按照当年度实际发生额的75%从应税所得额扣除;形成无形资产的,按照无形资产成本的175%在税前摊销。引导支持浙大山东工研院等科研机构发挥自身作用,实现科研能力与我市相关企业技术升级需求的精准结合。二是扶持企业技改。市里坚持拿出1亿元支持开展千项技改、千企提质“双千”工程,将技术改造设备奖补比例提高至10%,将技改项目贷款贴息比例提高至50%,将“零增地”技改项目奖补比例提高至12%,就是要通过智能化技术改造,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优势产业做大做强。工信部门要指导企业推广自动化、融合信息化、瞄准智能化,积极采用首(台)套技术装备,加快应用新设备、新技术、新工艺。三是扶持创新平台建设。发挥山东省无机功能材料与智能制造创新创业共同体的示范带动作用,积极培育申报省级创新创业共同体,推动产业链、创新链、人才链、资金链、政策链“五链统筹”、深度融合。抓好枣庄(长三角)国际科创中心、枣庄高新区(杭州)科创中心等异地孵化器建设,将更多的科技成果落户枣庄。要参照省里的做法,通过给予运营补贴等方式,支持各类创业孵化示范基地、示范园区健康发展。四是扶持企业培育新业态、新模式。要鼓励企业敢于创新、大胆突破,支持企业推广共享工厂、共享员工、柔性制造、个性化定制协同制造等模式。
石爱作强调,要狠抓重点项目建设,培育经济增长新动能。他说为企业搞好服务,核心是为企业项目搞好服务。稳增长,首先要稳投资。稳投资,核心是抓项目。疫情之下,抓项目、扩投资的态势更显紧迫。
一是要强力推进一批在建项目。各区(市)、枣庄高新区、各重大工程项目建设指挥部要加快推进110个市级重点项目建设,努力形成更多的实物工作量,充分发挥项目对投资的有效拉动。发改、财政等部门要重点抓好专项债项目,保障项目建设资金需求。工信等部门要重点抓好兖矿鲁化己内酰胺、中科院硅基探测芯片、智光通信、睿诺柔性电子元器件、航天科工新能源产业园、天瀚新能源、天科新能源等产业项目。交通等部门要重点抓好枣庄机场、高铁换乘枢纽、京台高速扩建、店韩路与光明大道平面交叉改建、京杭运河二级航道整治等交通项目。住建等部门要重点抓好世纪大道、民生路南延、祁连山路南路等城建项目和光明大道天然气主管道改造、城区集中供热、棚户区改造、老旧小区改造、凤鸣湖公园和龙潭公园升级改造等民生项目。水务等部门要重点抓好蟠龙河综合整治、重点水利工程等项目。
二是要精心策划一批储备项目。发改、工信、财政、大数据等部门要谋划好一批打基础、利长远的基础设施和民生项目,特别是5G网络、数据中心等新型基础设施项目。发改、工信等部门要谋划好一批符合中央、省产业政策导向的技术改造、扩产扩能项目。各区(市)、枣庄高新区要围绕产业关联度强、能够有效带动产业上下游发展的项目,搞好项目包装,促进延长产业链条、做大产业集群。
石爱作要求,要进一步压实责任,凝聚“稳企业、促发展”的强大合力
一要主动担当尽责。各区(市)、枣庄高新区要把服务企业发展、抓好政策落地作为一项政治任务,主要负责同志要亲自抓、亲自督导调度。各级领导干部要带着感情、带着责任、带着办法深入企业一线,现场办公,为企业纾难解困。各镇街要落实属地责任,对辖区企业要一家一家地上门走访、一家一家地登门服务,看看企业还有哪些难题需要解决,还有哪些政策没有落实到位。各级行业主管部门要把企业的事当成自己的事,扛起职责担当,靠上指导服务,不仅要当好政策宣讲员,还有当好政策对接员,确保企业该享受的政策一分不少。同时,要加强经济运行分析研判,发改、财政、统计、工信等职能部门,要实时跟踪分析各领域、各行业运行状况,疫情带来哪些不利影响、有利因素,每个行业、领域有什么问题,采取什么措施,都要心中有数、精准研判,提出预见性、前瞻性强的对策建议。
二要弘扬企业家精神。广大企业要抓住机遇,用好一系列政策红利,加快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改造,把主业做强、把品牌做优。要增强产业链意识,主动与行业龙头对接,立足现有产品和企业的产业链价值,下大气力向产业链上下游发展,形成完善的产业链条和生态,提高产业的核心竞争力。要有战略思维、前瞻眼光,敢于以舍我其谁的魄力,创一流品牌,树行业标杆。当前,广大企业要履行好社会责任,开足马力、满负荷生产,特别是在企业用工方面,尽量不裁员、少裁员。
三要健全服务企业长效机制。具体来说,就是“三个平台、一个制度”。搭建法律服务平台,由司法局牵头,成立服务专班,为企业特别是外资企业、外贸出口企业,提供好法律服务。要积极开展“送法进企业”“结对帮扶”等活动,在用工、劳资、社保、金融信贷等方面提供法律援助,特别是对因疫情陷入困境的涉诉企业,要在法律规定范围内,通过降低担保数额、缓交或减免诉讼费用等方式,帮助企业克服资金困难。搭建政银企对接平台,由金融监管局牵头,定期召开银企洽谈会,为企业特别是中小微企业解决融资难、融资贵等问题。搭建校企合作平台,由科技局牵头,深入实施百名专家、百家企业“双百”结对创新攻关行动,把技术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发展优势。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定期召开联席会议,对企业反映的问题,特别是区(市)、部门难以解决的问题,要集中“会诊”、研究解决。
四要强化督导考核。各级领导干部要采取“四不两直”的方式,深入企业一线、项目建设现场,了解情况,解决问题。市委督查室、市政府督查室要加大对各项政策落地情况、服务企业发展和项目建设情况的督导力度,推动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大众日报客户端记者 张环泽 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