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32-3181189
zzlncm@163.com
2020年01月21日 09:14:39

21.png?x-oss-process=style/w10

云南昆明,西南联大旧址,一座石碑庄严矗立,正面碑文记录着西南联大筚路蓝缕的办学历程,背面则镌刻着抗战以来西南联大八百余名从军学生的姓名。

在相隔千里之外的华北,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开大学各有一座形状相仿的纪念碑,共同追溯这段艰苦卓绝的岁月。

20日下午,正在云南考察的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国立西南联合大学旧址,参观西南联大博物馆等,了解抗战期间西南联大师生教书救国、读书报国的光荣历史。

22.jpg?x-oss-process=style/w10

鉴古知今,学史明智。让我们跟随习近平总书记的脚步,走进西南联大这段熠熠生辉的历史。

国难当头,苦旅新生

校运与国运紧紧相连。正如西南联大的命运,转折于国难当头之时,诞生于抗战烽火之中。

1937年7月7日,抗日战争全面爆发,日军隆隆的枪炮声打断了校园里琅琅的读书声。7月底,北平、天津相继沦陷,南开大学在日军轰炸下几乎成为废墟。

1937年11月1日,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开大学南迁湖南组建的长沙临时大学正式开课。不久,战火逼近长沙,1938年2月,长沙临时大学分三路西迁昆明,于1938年4月更名为西南联合大学。

23.png?x-oss-process=style/w10

这一路的艰辛与笃定,走过的人最为刻骨铭心。

面对日军纠缠,“维新四公子”之一的陈三立以死明志,其子陈寅恪强忍悲痛,毅然放弃治疗眼疾,携带家人随校南迁,自此右眼失明,7年后双目失明。

赵忠尧冒着生命危险把50毫克镭护送到长沙,再从长沙一路小心翼翼带到昆明。日夜守护,风餐露宿,连个安稳觉都不敢睡。

闻一多所在的“湘黔滇旅行团”由两百多名师生组成,历时68天,行程3500里。翻山越岭,长途跋涉,在迢迢长路中播撒下爱国求知的种子。

经过这段苦旅迁徙,三所学府终于以联合办学的方式重获新生,从此开启了以知识分子为主体,以教书救国、读书报国为主要方式的文化救亡与抗争。

正如英勇将士在抗战前线浴血奋战,西南联大的师生在另一个战场挽救中华民族于危难之中。

他们相信,敌人摧残了艺术城,破坏了象牙塔,却毁灭不了几千年来的文化种子。

他们在战火中赓续中华民族的文脉,保留中华文明的火种,在风雨飘摇的年代点燃中国人的爱国情、强国志。

刚毅坚卓,不负韶华

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我国知识分子历来有浓厚的家国情怀,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重道义、勇担当。一代又一代知识分子为我国革命、建设、改革事业贡献智慧和力量,有的甚至献出宝贵生命,留下了可歌可泣的事迹。

这在西南联大人身上得到了印证。

24.png?x-oss-process=style/w10

物质世界的匮乏与精神世界的富足,成就了西南联大独有的精神气质,“刚毅坚卓”的校训,集中体现了联大师生的品格与风骨。

食堂清汤寡水,女生一边咬着萝卜一边讨论诗歌小说;教学设备不齐,老师便就地取材进行科学实验;图书馆座位不够,几条街的茶棚都坐满自习的学生;昆明物价上涨,有人中途辍学谋生,稍有积蓄便继续返校复学。

随着战争规模不断扩大,原本相对安全的西南边陲也随时面临日军轰炸的威胁。西南联大为此更改上课时间,在日军飞机到达前讲完上午的课,等飞机离开再继续下午的课。

危险时刻存在,“跑警报”已成家常便饭,即便如此,西南联大的师生们书照读、学问照做。

因为他们始终怀揣报国救国的热忱之心,抗战要胜利,国家要富强,勤奋就是一种救国,知识就是一种引领;因为他们不畏风雨,敢于斗争,以苦中作乐的精神驱散战争和贫困带来的阴霾。

造就辉煌,光耀中华

西南联大只有8年多历史,却成为教育史上的一座高峰,离不开其中的先锋、英雄和脊梁。 

25.png?x-oss-process=style/w10

西南联大的辉煌,体现在教书救国的学者身上。严酷的战争并没有削弱教授们研究学问的热情。华罗庚在牛圈的楼棚里写出了《堆垒素数论》;金岳霖在轰炸中遗失70万字的手稿,凭借记忆重新撰写《知识论》;朱自清在一个个漫漫长夜因饥饿而无法入睡,仍写出了《经典常谈》等著作……在教书育人的同时,西南联大教师投身科学探索和学术研究,他们的成果成为日后各个学科发展的奠基之作。

西南联大的辉煌,体现在读书报国的学子身上。西南联大累计招生8000多人,培养出大量的学术大师、兴国英才和治国栋梁,为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建立了不朽功勋。从西南联大走出的少年们,日后在不同领域取得杰出成就,亲身参与并见证了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性飞跃。然而,不少学生却未能看到这一天的到来,他们投笔从戎,前赴后继走向战场,把青春定格在烈士永垂不朽的英名中。

西南联大的辉煌,还体现在浴火重生的精神财富上。这种团结一致英勇无畏的意志品质,这种“千秋耻,终当雪;中兴业,须人杰”的家国情怀,这种在炮火威胁下不屈不挠的斗争胆魄,这种在困难环境中潜心钻研的坚强信念,这种在民族大义前舍我其谁的担当精神,过去是、现在是、未来也将是激励中华儿女自强不息、奋发图强的精神力量。

历经艰辛,才会愈显勇毅;历经苦难,更能成就辉煌。

26.jpg?x-oss-process=style/w10

20日下午,在了解西南联大结茅立舍、弦歌不辍的光荣历史后,习近平深有感触地说,国难危机的时候,我们的教育精华辗转周折聚集在这里,形成精英荟萃的局面,最后在这里开花结果,又把种子播撒出去,所培养的人才在革命建设改革的各个历史时期都发挥了重要作用。这深刻启示我们,教育要同国家之命运、民族之前途紧密联系起来。为国家、为民族,是学习的动力,也是学习的动机。艰苦简陋的环境,恰恰是出人才的地方。

习近平语重心长地说,我们现在教育的目的,就是要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培养有历史感责任感、志存高远的时代新人,不负韶华,不负时代。  

丰碑永存,弦歌不辍。不负韶华,不负时代。与君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