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青岛港外贸集装箱码头。制图:巩晓蕾
金秋十月,黄海之滨,帆影点点,浪潮涌动。10月19日至20日,首届跨国公司领导人青岛峰会成功举办。
“中国开放的大门只会越开越大,营商环境只会越来越好,为全球跨国公司创造的机遇只会越来越多。”习近平主席致峰会的贺信,宣示了中国推动更高水平对外开放的坚定信心,展现了开放自信的中国气度,成为响彻海内外的时代强音。
以峰会的成功举办为代表,近期举办的一系列重大活动,不断把山东推向世界的前台:10月16日召开的“山东国际友城合作发展大会”,全球33个国家的113个代表团齐聚泉城,共寻合作发展新机遇,山东的国际“朋友圈”不断扩大;10月18日,来自全球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约2000名嘉宾云集烟台,共同打造中国设计产业高地,为山东制造业赋能;一个多月前的9月9日,青年企业家创新发展国际峰会在山东奏响了创新创业创造的青春凯歌……
一系列重大活动如一场场盛宴,为来宾们奉上了创新发展的“山东机会”,而贯穿这些活动的一条主线,则是山东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打造对外开放新高地的重要指示要求,谋大势、抓大事,把握统筹实施国家战略的重大机遇,出台系列重大政策,推出务实有效举措,以高水平开放推动高质量发展,不断塑造开放型经济发展新优势。
一套套组合拳,打出山东开放新活力
历史车轮滚滚向前,时代潮流浩浩荡荡。
在浩荡前行的时代大潮中,深入体味习近平总书记对山东的深情厚望,“开放”这一重要字眼,就被赋予了更加非凡的意义。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视察山东,作出重要指示,要求山东“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中、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征程中走在前列,全面开创新时代现代化强省建设新局面”。去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山东考察时,明确要求山东主动融入国家开放大局,打造对外开放新高地。
党中央对山东的期许转化为国家战略的叠加,为山东新时代现代化强省建设带来巨大历史机遇:在全国第一个以新旧动能转换为主题的区域发展战略中,开放被视为三大动力之一;今年7月24日,中央深改委会议审议通过上合示范区建设总体方案,赋予青岛打造“一带一路”国际合作新平台的“国之重任”;8月30日,中国(山东)自由贸易试验区正式揭牌……
开放的浪潮一直回响在黄渤海边。回首改革开放以来的山东,上世纪80年代,青岛、烟台跻身全国首批14个沿海开放城市,齐鲁大地一举站在了全国对外开放最前沿;90年代,山东全面实施经济国际化战略,吸引发展“三资”企业,经济技术开发区、保税区、高新区等迅速发展……而今,处在由南向北扩大开放、由东向西梯次发展战略节点的山东,又站在了新一轮对外开放的最前沿。
牢记总书记嘱托,全力扛起打造对外开放新高地的使命担当,省委、省政府精心设计、统筹谋划,从召开高规格的开放型经济发展大会,出台一系列务实的开放举措,到走出去赴苏浙粤、京冀沪学习取经,再到打造儒商大会、青年企业家创新发展国际峰会、山东国际友城合作发展大会、跨国公司领导人青岛峰会等重大活动平台,一套套组合拳打开了齐鲁儿女的开放胸襟,
搅活了山东发展的“一池春水”。抢抓高质量发展的“山东机遇”,成为海内外资本、人才的广泛共识。
要看银山拍天浪,开窗放入大江来。短短两天时间,跨国公司领导人青岛峰会举办了33场重磅活动,同步举办的2019新动能·青岛展洽会推介了山东省120个新旧动能转换重点项目,吸引3.8万人次参与。全省各地充分放大峰会效应,与来自10余个国家的400余家投融资机构、企业进行了600余组“一对一”洽谈,签约一批高质量合作项目。此前不久举办的青年企业家创新发展国际峰会,推介了121个总规模达2318.54亿元的项目;山东国际友城合作发展大会,签署合作协议书19组;自贸试验区三大片区起步平稳扎实,上合示范区建设如火如荼……
前三季度,在主要经济体贸易均不同程度承压的形势下,山东省货物贸易进出口实现1.49万亿元人民币,比上年同期增长6.4%,较全国增速高3.6个百分点,占全国外贸总值的6.5%。2018年,山东实际使用外资增速在百亿美元级以上省市中位列第2,全省新设外商投资企业突破2000家。
火热的人气和亮眼的数据,是山东打造对外开放新高地坚定信心、扎实脚步的最好佐证。
一个个新平台,形成山东引资“强磁场”
过去的中国经济发展是在开放条件下取得的,未来中国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也必须在更加开放的条件下进行。
对于东部沿海经济大省山东来说,这一判断尤其具有现实针对性。
建设新时代现代化强省,首要在发展,根本靠发展。眼下,稳增长是我省全部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扩大有效投资,则是稳增长的关键一环。投资哪里来?从“双招双引”中来,从对外开放中来。
10月16日,山东国际友城合作发展大会济南市分会场,商河县与丹麦国家农业知识中心、四川希望花舞农业旅游开发有限公司签约,开启三方在现代农业等方面的合作。这个超亿元的项目,是我省首个农业与食品科技创新国际合作园项目。
从1981年5月,山东省第一家从事特殊工艺文化品和五金器材经营的中外合资企业——山东省鲁兴实业有限公司落户青岛开始,截至2018年底,全省累计批准外商投资企业7.4万家,实际使用外资2259.1亿美元。一系列开放平台的搭建,成为山东吸引外资的“强磁场”。
贸易是拉动经济发展的另一驾马车。
胡桃夹子、水晶玻璃制品、燕窝、洋酒、特色民族制品……10月15日至17日的大明湖畔,济南国际友城商品展上人头攒动。而在几百公里外的青岛国际友好城市商品展上,4天现场销售2270万元人民币。
“一带一路”闪现山东“钢铁驼队”的身影。山东整合成立全国首个省级欧亚班列统一运营平台。去年10月31日,“齐鲁号”欧亚班列首发,满载货物的列车驶往遥远的欧洲。今年上半年,班列发运数已达494列,超过了去年全年。
由高速增长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习近平总书记对山东提出殷切期望:坚持腾笼换鸟、凤凰涅槃的思路,在高质量发展上奋力蹚出一条路子来。高质量发展,新动能从哪里来?从更高端的资本、更先进的技术中来。这需要我们在全球寻找合作者,在更广阔的市场空间优化配置资源。
“这种消防机器人可以代替消防员进入浓烟等危险火灾区域,自动识别火源并灭火,喷水距离可达80米,是人力操控距离的4倍。”2019新动能·青岛展洽会上,青岛澳西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工作人员现场展示了多款特种消防机器人。
产品由澳柯玛—西门子机器人应用联合实验室研制。澳柯玛控股集团总经理、澳西公司董事长张兴起表示,该实验室由澳柯玛控股集团与西门子共建,西门子提供控制系统技术支持,澳柯玛负责技术产业化和市场推广。去年6月,该项目入选首批山东省新旧动能转换项目。
今年6月17日,116名院士济济一堂,出席2019山东省创新驱动发展院士恳谈会。会上,山东与中国科学院携手共建山东能源研究院,与中国工程院共建中国工程科技发展战略山东研究院。院士们纷纷表示,愿意把目光聚焦在山东,把力量投放在山东,把成果转化在山东。
引进来,还要走出去。从美国的芝加哥、底特律、硅谷,到欧洲的亚琛,再到亚洲的东京,潍柴集团已在全球多地设立了研发中心,组建起5000多人的研发队伍。董事长谭旭光说:“研发中心无总部概念,哪里有人才,就在哪里建。”
瞄准“十强”产业发力,在高水平对外开放中开展高质量“双招双引”,山东新旧动能转换正渐入佳境。
不仅是新旧动能转换,乡村振兴、海洋强省等发展战略都需要凭借开放的好风。10月20日,在跨国公司领导人青岛峰会举办的现代海洋产业路演现场,国内首个海洋知识产权专家智库宣告成立。未来,海内外海洋领域技术、产业、法律等行业专家都可以通过平台为山东海洋强省提供智力支持。
以开放汇聚全球智力、产业、金融资源,山东高质量发展的春天正款款走来。
一台台路演洽谈,涵养山东开放新生态
大视野方有大格局,大格局方有大作为。
山东高举开放旗帜,以全方位开放引领思想解放,壮大优质“朋友圈”,倒逼深化改革、优化营商环境。一场场路演,一台台推介洽谈活动,让城市、企业、社会各界人士都参与其中,行动迅捷、激情高涨——以开放的思维,形成开放的生态,已成为全省上下的共识。
今年以来,“学深圳、赶深圳”,成为激荡青岛全市的发展强音。位居5大计划单列市亚军的青岛,以全面学习的姿态与冠军城市“同框”现身,“学深圳、赶深圳”成为加快新旧动能转换、破解发展难局的“钥匙”,更成为振奋发展精神、塑造城市气质的“宣言书”。
“烟台,得名于烽火台。在古代,烽火台是传递信号的,在推进全球合作、共谋发展的今天,烟台要传递怎样的信号?”首届跨国公司领导人青岛峰会烟台城市路演现场,烟台市市长陈飞面对提问很快给出答案:明年烟台将举办国际技术交易大会,为全球技术流动转化搭建烟台平台,打造东北亚地区重要的技术交易城市。
开放是一种发展方式,更是一种思维方式。迈出去的是脚步,改变的是眼界。山东各地纷纷从窄视野、小格局中解放出来,站在山东地图、中国地图,甚至地球仪前,重新考量“自我定位”。
10月19日下午,为准备“选择滨州,共创共赢”滨州城市路演,滨州根据“五大千亿级产业集群”及自身条件“精准”邀请路演嘉宾,国际铝业协会秘书长罗恩·耐普先生来了,印度尼西亚工业部金属工业司副司长斯里·比莫·普拉托莫先生来了,中国有色金属加工工业协会理事长范顺科、力拓铝业中国销售总经理周盛、新加坡韦立国际集团总裁孙修顺也来了……
加快新旧动能转换,必须建好高质量的“朋友圈”,才能让技术、设计、人才、资本等创新要素汇集交融。青年企业家创新发展国际峰会2019,云集国内800余名重量级嘉宾;山东国际友城合作发展大会,让全球33个国家113个代表团的886名国际友人聚首泉城;500多位跨国公司高管参加首届跨国公司领导人青岛峰会。山东高质量“朋友圈”不断扩大,“山东合伙人”遍布全球。
企业投资是投项目、投技术、投市场,说到底投的是信心。高质量发展的竞争力很大程度上集中体现在营商环境上。全方位、高水平的开放,让山东看到了与国内先进省份、国际先进水平之间的差距,有了更为强烈的紧迫感和使命感,为进一步深化改革提供了强劲动力。
今年赴京冀沪学习取经后,省委主要领导同志明确指出,总结北京、上海、雄安新区的成功经验,核心在制度创新。推进制度创新,最根本的是要抓好流程再造。
近日,我省将“一次办好”这一山东政务服务品牌再度升级,提出推进“一窗受理·一次办好”改革。这项改革的目标,就是加快政府职能转变,通过业务流程革命性再造,提升政务服务效能,打造“审批事项少、办事效率高、服务质量优、群众获得感强”的国际一流营商环境。
“筑就凤凰台,引得凤凰来。”在威海路演活动开场的嘉宾介绍环节,一个细节让普华永道中国北部市场主管合伙人周星印象深刻:威海一个地方的负责人在递名片时说“您好,这是我的服务电话”。
青岛城阳区有“江北出口第一区”美誉,历来是外商投资兴业的沃土。今年以来,在政务服务方面,城阳区先后推出“独任审核”、无差别“一窗受理”、“窗口无否决权”、建设项目“模拟审批”、双向免费快递等创新服务举措。城阳区行政审批服务局局长刘哲广说:“城阳区将继续深化放管服改革,为跨国公司等外资企业提供优质的营商环境。”
高地起峰峦,扬帆但信风。山东号巨轮再次站上开放发展的“新风口”,正乘风而上、扬帆启航,驶向更加广阔的蓝海。
(大众日报记者 赵洪杰 卞文超 代玲玲 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