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32-3181189
zzlncm@163.com
2019年06月13日 10:13:02

牢固树立“不甘落后是底线思维、争创一流是基本要求”的意识,力求通过思想再解放、标准再提高、工作再抓实,提振精气神、展现新作为。

●市级领导同志带队组成8大产业招商组,带头承担招引任务;各级党政主要负责同志拿出主要精力抓招商、上项目、引人才,营造了双招双引浓厚氛围。

●围绕“先把枣庄经济搞上去”,坚持咬定青山不放松,突出效果导向、聚力提质增效。去年全市新开工外来投资过亿元项目164个,其中10亿元以上项目10个;今年一季度新签约过亿元项目52个。

●为擦亮“早来枣好、来枣更好”这一品牌,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削减市级行政权力1072项,梳理市级“一次办好”事项983项,市级行政许可事项全程网办和在线申办率达99.2%。

5月25日,北京科技大学山亭高新技术产业协同创新研究院揭牌,中科院院士、北京科技大学粉末冶金与特种陶瓷研究所所长葛昌纯专程前来祝贺。

“协同创新”是研究院今后工作的着力点,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葛昌纯说,研究院的成立,将北科大人才优势和学科优势与山亭的经济发展和产业优势有机结合,汇聚领军人才、攻关技术难题、转化科技成果,解决地方上在科技创新、产业升级等方面的突出问题和重大难题,建立政府支持、产学研结合、面向市场的产学研企政公共服务平台。

在5月22日召开的全市综合考核和双招双引考核激励大会上,市委、市政府发出了重整行装再出发的动员令。山亭区抓好会议精神的贯彻落实,积极促成与北京科技大学的合作。

疾风知劲草,路遥知马力。面对区域竞争日趋激烈的形势,我市对标先进地区,快马加鞭、加速追赶,掀起了新一轮发展热潮。经过一年多来全市上下的共同努力,我市新旧动能转换全面起势,双招双引全面发力,资源型城市创新转型高质量发展迈出了坚实步伐。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去年全省双招双引考核,我市取得了第4名的好成绩;扶贫开发工作成效考核,枣庄位居第3位;营商环境评价综合排名,位居第5位;国家监测城市综合信用指数排名,位居全省地级市第4位。特别是在今年3月的全省现场观摩中,我市项目得到了与会领导的高度评价和一致肯定。

解放思想奋勇争先:

提振精气神 谋求新作为

中国建材集团是世界500强企业,作为建材行业的排头兵,在枣庄投资的项目越来越多、技术水平越来越高,从化纤毡“布袋除尘”项目,到建设锂电隔膜、北玻院科技成果转化基地,再到滕州的膜材料国际实验室、市中区的中建材研究总院山东分院等项目。

谈到中国建材集团与枣庄市的牵手,中国建材集团董事长宋志平说:“从北新石膏板到鲁南水泥、从中材锂电池隔膜到中国建材总院项目,一路走来,集团和枣庄市建立了深厚的合作关系。”

在招商引资环境趋紧的情况下,中国建材集团这么多的项目落户枣庄,靠的是全市上下解放思想的魄力,靠的是坚持不懈的努力,靠的是攻坚克难的毅力,靠的是真诚服务的感染力。

当前,枣庄发展已经到了船到中流浪更急、人到半山路更陡的关键时候,加快新旧动能转换是经济工作的主抓手,是推动枣庄创新转型高质量发展的“牛鼻子”。全市上下牢固树立“不甘落后是底线思维、争创一流是基本要求”的意识,力求通过思想再解放、标准再提高、工作再抓实,提振精气神、展现新作为。

今年2月21日,全市加快新旧动能转换总结表彰暨“工作落实年”动员大会召开;4月12日,全市重点项目集中开工会议召开;5月22日,全市综合考核和双招双引考核激励大会召开……向全市干部群众发出了担当作为的“动员令”,吹响了狠抓落实的“冲锋号”。

良好的工作作风是干事创业的前提,去年以来,我市开展了“不议论、不守旧、不懈怠、不推诿”和“思想再解放、改革再深入、服务再高效、工作再抓实”作风整饬行动,开展“九项行动”加强干部作风建设,着力解决干部作风建设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促进了党员干部思想观念进一步解放、党性意识进一步增强、工作作风进一步转变、服务效能进一步提升、营商环境进一步优化,营造了凝心聚力、干事创业的浓厚氛围和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

在推动资源型城市创新转型高质量发展进程中,全市上下思想认识高度统一、行动步调高度一致,“先把枣庄经济搞上去”成为广大党员干部群众的广泛共识。各级各部门都把心思用在加快发展上、把精力用在干事创业上、把能力体现在落实见效上,形成了比学赶帮超、干事创业、争先进位的热潮。

正视差距加快破解:

创新求突破 担当勇赶超

2018年以来,市委、市政府组织了多次赴先进地区考察活动,对标先进寻找差距,快马加鞭奋力赶超。

放眼国内,外部经济环境总体趋紧、国内经济下行压力等困难和问题仍然存在。

环顾周边,区域竞争更加激烈,都在比学赶超,你追我赶、竞相发展。

审视自身,我市产业“结构老、新兴少”的局面仍未得到根本改变,短时期内难以摆脱对旧动能的依赖。“长不大、走不远”的现象依然较为突出,独角兽企业、瞪羚企业、隐形冠军、单打冠军十分匮乏。

在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各地都在发力,匀速奔跑可能仍在原地,加速奔跑才能不落后头。因此,确立什么样的目标和思路,决定着枣庄未来发展的高度和速度、体量和质量。市委、市政府响亮地提出,要以“坐不住”的责任感、“等不起”的紧迫感、“慢不得”的危机感,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按照省委、省政府“走在前列、全面开创”的目标定位,确立了“先把枣庄经济搞上去”的奋斗目标和“5951”总体工作思路,发出了以新旧动能转换和双招双引为突破,加快发展、加速追赶的动员令。

千难万难,领导带头就不难。市级领导同志从自身做起,带队组成8大产业招商组,带头承担招引任务;各级党政主要负责同志拿出主要精力抓招商、上项目、引人才,走出去搞对接、靠上去做工作,营造了双招双引浓厚氛围,形成了强大合力。

去年,市中区引进的中建材3个项目,从洽谈到签约仅用66天,靠的就是主要负责同志孜孜不倦地跑、一次一次地谈,靠的就是领导干部冲在一线抓推进、解难题,用真情服务感动了投资方。总投资56亿元的航天科工新能源产业园项目,枣庄高新区盯紧不放,市里有关领导和相关部门合力推进,最终迎来了项目的投资落地。

位于枣庄高新区的山东智光通信科技有限公司,光纤拉丝项目采用武汉烽火研发的光纤拉丝塔,不仅塔高达到44米,是目前世界最高的一个光纤拉丝塔,拉丝的速度也达到了3500米/分钟,突破了全球3000米/分钟的瓶颈。智光通信董事长张坤深有感触地说:“我们的项目之所以当年动工、当年建成,创造了同行业建设周期最短、效率最高的纪录,与政府的全力支持分不开的。”

“双招双引”工作闪耀着创新的光芒,彰显枣庄创新转型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新气象、新速度。

创新对标学赶、争创一流举措。今年5月,市委、市政府出台了“学习徐州、对标徐州、对接徐州”工作方案,围绕“先把枣庄经济搞上去”要求,着力实施“九九行动”,在创新发展、产业转型、项目建设、园区发展、城市建设、生态建设、营商环境等方面寻求突破,全力加快资源型城市创新转型高质量发展。

创新项目推进机制。大力推行“一线工作法”,成立7个重大工程项目建设指挥部,建立“633”重点产业企业帮包帮扶机制,有力促进了全市重点项目建设提质加速。

创新要素保障机制。依法清理“僵尸企业”,盘活土地1976亩,形成总规模220亿元的基金群,有效解决了项目落地的土地、资金难题。

创新督导考核机制。坚持一月一通报、一季一调度,一年两次观摩,现场评比考核,开展“亮屏行动”,大屏幕上晒项目、亮成绩、比进度,该奖的奖、该惩的惩,考出了责任、考出了压力、考出了动力。

干字开路实字为要:

拿出真本事 亮出“金刚钻”

浙江大学山东工业技术研究院落户枣庄高新区两年多时间,培植了新材料、精密工程技术等11个研究中心,组建了智能制造、特种机器人等6个国内外联合实验室,还孵化了16家产业化公司,多项技术处于国际、国内领先水平。院长曹衍龙说:“借助研究院这一平台,当今最先进的科研成果就能很快导入,加快技术转移,引进科技含量高、带动能力强的项目和企业,为新旧动能转换提供‘新引擎’。”

浙大山东工研院的发展,是我市“双招双引”工作的一个缩影。一年多来,各区(市)各出各的特色牌、各打各的优势仗,干得有声有色,涌现了一批好的经验做法。

滕州市通过搭建墨子科创园这一平台,积极整合人才、技术、资本等资源,快速聚集了北航机床创新研究院、库格工业机器人等一批高端制造企业,促进了机床产业“老树发新芽”。

峄城区把培育总部经济作为“重头戏”,做好“无中生有”文章,以五星级标准、店小二服务“筑巢引凤”,一座面积仅6600平方米的总部经济中心,进驻企业309家,每平方米创税2.3万元。

台儿庄区注重发挥丰元化学资本运作优势,借助资本市场实现滚动发展,上市不到三年就新建了磷酸铁锂正极材料等3个项目。

招商引资招才引智,决定着一个地方发展的速度和质量。围绕“先把枣庄经济搞上去”,我市坚持咬定青山不放松,干字开路、实字为要,突出效果导向、聚力提质增效。

从产业支撑看,突出培壮六大特色优势产业,高端装备板块主营业务收入达到1000亿元,高端化工板块超过600亿元,大数据产业相关企业发展到近200家,锂电全产业链条基本形成,光纤、医养健康规模快速膨胀,未来发展的基础越来越厚实。

从项目支撑看,去年全市新开工外来投资过亿元项目164个,其中10亿元以上项目10个。今年一季度,全市新签约过亿元项目52个,特别是滕州的兖矿鲁化己内酰胺、枣庄高新区的航天科工新能源产业园项目落地建设,实现了谋划招引50亿元以上单体项目的新突破。

从平台支撑看,持续深化与高校、院所的战略合作,浙大山东工研院、墨子科创园、北理工鲁南研究院、常州大学国家级技术转移中心等一批平台建成运营,全市技术创新联盟、院士工作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各类创新平台达到389个,90%的规上企业建立了产学研合作关系。

从人才支撑看,出台人才新政18条,开通“枣庄—高校人才直通车”,实施“阳光雨露行动”,打出了一套人才招引“组合拳”。去年,全市企业引进本硕博毕业生874人,同比增长62.6%;柔性引进高层次人才116人,是2017年的6.8倍。目前,在枣工作的“千人计划”“万人计划”专家学者和“两院”院士达到72人。

用心做事真诚服务:

当好“店小二” 搭建“大舞台”

今年3月,联泓集团副总裁李德强专门致信大众网,对我市组建工作专班、建立微信群服务联泓新材料的做法表示感谢。大众网跟踪报道,配发了评论员文章《山东的干部变了,靠什么刷屏》,引起了社会广泛关注和各界点赞。

营商环境是一个地区的“金字招牌”,哪里的服务好、成本低,哪里的审批快、效率高,项目、资金就会往哪里集聚。

滕州墨子科创园自2018年5月园区开工以来,以“标准厂房+量身定做+保姆服务+参股经营”的模式,最大程度解决项目落地中的土地指标、技术孵化、资金缺口等难题。园区实行入园项目审批代办专员制度,对进入园区的项目在公司注册、项目立项、手续办理等环节,提供“店小二”式服务;为入驻孵化中心的中小型企业提供知识产权、金融支持等创业服务。建立从项目洽谈、签约到开工建设、投产运营无缝对接的全链条服务,加快推进项目招引、入驻、投产。

目前,已有香港凯顺能源设备、北京恒久仪器、上海岳合机电设备、台湾蜂虎车床等10余家“金凤凰”入驻园区,还有一批高端装备制造的好项目计划入驻,滕州墨子科创园奏响了创新发展的最强音。

对企业来说,环境是竞争力,也是生产力;对人才来说,事业是感召力,平台是吸引力。

为擦亮“早来枣好、来枣更好”的这一品牌,我市把优化环境作为发展的生命线,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削减市级行政权力1072项,梳理市级“一次办好”事项983项,市级行政许可事项全程网办和在线申办率达99.2%。

与此同时,我市突出建强产学研协同创新平台,目前,浙大山东工研院、北航机床创新研究院、北理工鲁南研究院等创新平台都形成了一些科研成果、发明专利,这些平台与企业的对接,使越来越多的技术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天。站在新的起点上,全市综合考核和双招双引考核激励大会开启了“加油比赛干”的新征程,围绕“先把枣庄经济搞上去”的奋斗目标,突出培壮六大特色优势产业、突出抓好双招双引和项目建设、突出建强产学研协同创新平台、突出深化重点领域改革、突出创优营商环境等“五个突出”,通过思想再解放、标准再提高、工作再抓实,以每个单项指标的“小出彩”,带来全市整体工作的“大提升”,推动“双招双引”和高质量发展实现更大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