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环泽 马标
217户758人,滕州西岗镇东王庄村子不大,却治理得井井有条,村中央那面巨幅笑脸墙,诠释着村民满满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土地活起来、农民富起来、村庄美起来……11月3日,笔者在东王庄村强烈感受到,因为有一个过硬的村党支部,东王庄乡村振兴之路越走越宽广。
东王庄是枣庄市委、市政府打造乡村振兴“枣庄样板”的缩影。
市委书记李峰认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新时代“三农”工作总抓手。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东重要指示精神和关于乡村振兴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为我们进一步做好乡村振兴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枣庄作为国家农村改革试验区、现代农业示范区和农业可持续发展试验示范区,应该在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乡村振兴重要论述、打造齐鲁样板的实践中走在前列、有所作为、有所创举。
用改革激活乡村建设新动能
以国家农村改革试验区建设为抓手,稳步推进农村改革。全面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目前,全市已有935个村(居)启动了改革,已成立新的集体经济组织并发放组织证明书或工商注册的村(居)达到569个。深入推进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市场建设。规范完善交易流程,建立健全交易机制,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稳步实施农产品目标价格保险。以“政府定规则、保险公司定产品费率、参保人定保险人”为基本原则,建立健全工作机制和服务保障体系。上半年,全市马铃薯投保面积30.3万亩,保费金额2548万元。减少和降低了因自然灾害和农产品价格低廉造成的损失。有效保障农民及农业规模经营主体“丰产增收”。启动政府购买农业公益性服务试点。围绕农机作业、粮食烘干等农业生产的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开展政府购买农业公益性服务机制创新试点。今年上半年,全市累计培育农机、植保专业社会化服务组织10家,初步探索了“政府搭台、企业唱戏、群众受益”的购买公益服务工作机制。
以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为抓手,推进农业新旧动能转换。积极培育各类新型经营主体。初步形成“园区带基地、企业联农户、产业兴乡村”的发展格局。据统计,全市土地适度规模经营比重达到68.9%,市级农业龙头企业325家,市级以上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达到1013家,市级农民合作社示范社567家,市级示范家庭农场121家,审定国家级和省级名优农产品67个;全市认定70个精品特色园,结合“一镇一业、一村一品”创建活动,规划实施了峄城石榴、山亭长红枣、滕州马铃薯及优质樱桃、优质板栗、特色莲藕等10个特色农产品基地建设工程。
推进农产品品牌建设。枣店香牌枣系列产品、三禾农场牌火龙薯甘薯干系列产品和峄城区峄州庄园牌绿色富硒小麦粉、挂面等3个品牌农产品成功入选省第三批知名农产品企业产品品牌。截至目前,共有滕州马铃薯、峄城石榴2个产品入选省知名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莺歌花生酱、北大仓面粉等8个产品入选省知名农产品企业产品品牌。
做好农业科技培训推广。依托枣庄新型职业农民学院开展培训,上半年累计培训1100人。全市参与送科技下乡活动3000余人次,指导农户6万余户。
以国家农业可持续发展试验示范区建设为抓手,推进农业绿色发展。收集“春观花、夏纳凉、秋采摘”精品品牌,鼓励山亭区古枣林农业文化遗产申报世界农业文化遗产,举办马铃薯节、梨花节别具特色的观花、观景活动,全面提升全市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知名度。
推进城乡融合加快建设美丽乡村
枣庄市委、市政府在美丽乡村建设中,坚持市级主导、区(市)主体、镇(街)主责。今年1月初,市委农工办制定出台了《2018年度全市美丽乡村建设实施意见》,对本年度美丽乡村建设任务目标、创建方式、创建步骤和保障措施进行了全面安排,督促各任务村早谋划、早动手,力争年底之前完成全部建设任务。
注重在美丽乡村建设规划、目标制定、项目管理、资金使用、工程质量等指导上下功夫,及时发现问题并指导解决。及时调整考核指标内容。在指导镇村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培育外,更加注重在乡村文化挖掘、历史和品牌内涵开发等方面的指导。
通过积极举办培训班、召开现场推进会、发放《美丽乡村建设明白纸》等形式,让基层和群众充分知晓美丽乡村建设的内容和意义,充分调动基层建设积极性。举办了全市美丽乡村培训班,培训第一书记、村党支部书记共103人。
市委农工办充分发挥职能作用,不定期对全市美丽乡村建设情况进行专项督查。今年以来,已经开展11次督导,针对存在的问题及时要求整改。
在推进美丽乡村建设中,市委、市政府把握“四点”:突出重点。以镇为单元连片建设,重点打造滕州秀美荆河、薛城盘龙河、山亭岩马水库、台儿庄旅游路、新城环城绿道、峄城石榴园6个美丽乡村示范片区和一批叫得响、过得硬、有影响力的样板村,到年底省级美丽乡村覆盖率翻一番,达到8.4%。注重节点。在每一个美丽乡村创建村中,注重引导村民精心打造一个或者多个景观节点,为村庄建设增添了一道道亮丽风景。打造亮点。在美丽乡村建设中积极打造“五化”“七改”等亮点工程,通过“画龙点睛”的方式提升村庄魅力,为村庄发展打造“吸引点”。彰显特点。注重深度挖掘村庄可开发、可宣传的文化优势和自然优势,通过针对性、主题式的建设,形成村庄独特魅力,杜绝“千村一面”。
枣庄注重美丽乡村建设质量。建设美丽乡村,首要也是最基础的任务就是改善农村生产生活环境,要求各任务镇村积极与当前开展的全市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相结合,认真清理村内的“三堆五垛”,大幅提升农村人居环境。
村民家院前后环境是美丽乡村建设的重点区域,同时也是最容易出现反弹现象的“困难区”,在建设过程中注重搞好村民房前屋后和家内家外的整理工作,让“面子”“里子”环境同步改善。
农村年久失修的破旧房屋或院墙已经成为村子的“疮疤”,但也承载着村内历史“记忆”。各村对具有时代记忆的土墙、石墙、瓦屋等做好修理保护,留住农村的“味道”。
枣庄的决策者认为,乡村振兴枣庄才刚刚破题,任重道远。下步要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目标,统筹考虑、一体推动“五个振兴”,推进“三区一村”(国家农村改革试验区、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国家农业可持续发展试验示范区和美丽乡村)融合发展,打造令人耳目一新的乡村振兴“枣庄样板”,让400多万枣庄人民诗意地栖居。
实施“头雁工程”,推动组织振兴。按照“定一个好规划、选一个好头羊、建一个好支部、有一个好思路”要求,打造坚强的农村基层党组织。
坚持乡村振兴20字方针,坚持规划先行引领、无规划不建设,因地制宜、突出特色,结合每个村庄的空间布局、人口规模和产业发展,科学制定详细的村庄整体建设规划,实行一镇一规划、一村一规划,到2020年,确保实现村庄规划全覆盖。8月16日,市政府与北京大学联合举办了乡村振兴规划设计大赛,吸引了北大、同济等全国18所大学的140多名师生参加,纷纷组队进驻40个贫困村调研规划。
从现有能人中就地培养,从退伍军人、返乡大学生、务工回乡人员、机关干部等渠道中选拔农村致富奔小康的“带头人”,把更多懂经营、善创业的优秀人才选配到村“两委”班子。
开展以“强村带弱村、中心村带周边村、先进带后进”为内容的行政村规模调整,通过调整行政隶属关系、村庄整体搬迁改造等方式,把薄弱村、后进村和规模较小的村交给强村好村管理,解决弱村无人管、无产业、无出路的问题。
深化改革,推动产业振兴。积极推进农村“三地一房”(承包地、集体建设用地、宅基地和房屋)改革,搭建起农村要素流通市场,激活农民和村集体这块最大的资产。全面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10月底前基本完成清产核资,年底前完成50%的行政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完成农村宅基地使用权确权登记颁证。
立足马铃薯、石榴、长红枣等特色农产品,重点培育一批农业龙头企业,大力推广“农业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经营模式,扩大“土地保姆”托管服务,引导农业新型经营主体多元融合发展。今年新认定市级龙头企业30家,农业产业园、生态园、标准园30家。立足现有的特色农业基础和古村落等乡村资源,推进农村三次产业融合发展,抓住创建全域旅游示范市的机遇,加快实施乡村旅游规模化、精品打造、效益提升“三大工程”,大力发展乡村旅游。立足“智慧农业”建设,积极发展“互联网+农业”和农村电商平台,深入推进与海尔集团发展农村电商的战略合作,年底前全市80%以上的村实现农产品“上网、触电”,让农民快速增收致富。
实施村级集体经济发展三年行动计划,争取年内基本消除集体经济空壳村,2020年集体经济收入3万元以下的村实现收入翻番。
整治人居环境,推动生态振兴。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按照梳理问题短板、清理“三堆五垛”、整理房前屋后、修理残垣断壁、打理厕所厨房“五理”的思路,以旱厕改造、垃圾处理、污水治理、村容村貌提升为重点,实行路域、镇域、村庄、庭院一体整治,大力推进农村“七改”“五化”和“四好农村路”建设,年内完成1600公里“户户通”硬化、8万户旱厕和2000户危房改造,完成一半以上的自然铺设排水管网和三级沉降的生态净化池;按照户收集、村集中、镇运输、区处理的思路,实现更高质量的城乡环卫一体化全覆盖。
开展“绿满城乡·美丽枣庄”绿化行动。从今年开始利用3年时间,统筹实施六大林业生态重点建设工程,完成新增、更新和低效林改造提升21.6万亩、森林抚育8万亩,擦亮“青山拥城、绿道环城、碧水绕城”城市形象。
实施“百千万”,推动人才振兴。市委、市政府研究并实施了“百千万”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工程,发挥新型职业农民学院等机构的作用,开展农村实用人才联合培养、基地共建,3年内培养100名农村创业之星、1000名农村发展带头人、2.5万名新型职业农民。建立城市医生、教师、科技人员、文化工作者等定期服务乡村机制,健全乡村医生准入退出制度,让农民就近享受到优质公共服务。
实施“乡村记忆工程”,推动文化振兴。发挥好红白理事会和村规民约约束引导作用,坚决遏制天价彩礼、大操大办、厚葬薄养等行为。加快公益性墓地建设,力争年底前实现镇域全覆盖;深入实施“乡村记忆工程”,开展村庄古井、古树、古建筑和农业遗迹普查登记,系统整理非遗项目及代表性传承人,把文化遗产传承好、保护好;倡导文明风尚。结合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深入实施“四德工程”,开展“文明村镇”“文明家庭”“美在农家”创建活动,让农民养成良好的健康文明习惯。(大众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