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32-3181189
zzlncm@163.com
2016年07月28日 10:54:12

  据新华社北京7月27日电(记者陈芳、白瀛)作为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单体线性文化遗产,长城1987年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但受长期的自然因素和人为破坏影响,长城保护状况不容乐观——6000多公里的明长城人工墙体中,已有三成消失。

  2016年是《长城保护条例》颁布10周年。记者调查获悉,与长城巨大的体量和保护需求相比,各地的保护工作仍是“杯水车薪”。国家文物局日前下发通知,决定组织开展“长城执法专项督察”,严肃查处一批破坏长城本体及历史风貌的违法犯罪案件。

  摸清“家底”:长城有多长?

  北京八达岭、居庸关、司马台,甘肃嘉峪关,河北山海关、金山岭……“这些其实只是一些经典、精华的长城段落,其中不少都是砖石结构的明长城,但这远不是长城全部。”中国长城学会副会长、著名长城专家董耀会说。

  1984年,董耀会和同伴从山海关出发,跋山涉水508天徒步考察明长城。董耀会说,感受长城之伟大,可以用两个“长”概括。

  一是长城体量的长。数据显示,中国长城西起甘肃嘉峪关、东至河北山海关,总长度超过2.1万公里,资源总数超过4.3万处,分布在全国15个省份的404个县区。

  二是长城历史的长。文献记载,从春秋战国开始,长城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有20多个诸侯国和王朝修建过长城。

  根据国家文物局2012年发布的长城资源调查成果,明长城全长8851.8公里,其中6259.6公里的人工墙体,目前保存较好的不足10%,保存一般的约为20%,保存较差的约40%,消失的为30%。

  不能喊着保护搞破坏

  中国长城学会发布调查显示,目前长城的保护面临四种威胁:个别地方政府追求眼前利益随意开挖长城;当地居民在长城上取砖取土、种植作物;偏远地区基础保护工作进展缓慢;长城保护理论基础薄弱。

  多位长城专家直言,一些地方借维修之名搞“重建”,甚至“臆造”长城。部分长城沿线居民把长城有口的地方变成“收费口”,有的把长城石墙当石料出售,以致土筑长城的遗址难找。

  “要实现文化遗产‘延年益寿’,理应坚持‘最小干预原则’。保持其历史沧桑感,才是真正的辉煌再现。”长城旅游顾问李庚提出,要特别警惕对长城遗产过度修缮的做法。

  董耀会说:“目前国家财政投入的长城保护经费,主要是投放在大型修缮工程上,长城沿线基层文物部门的日常维护经费严重短缺。”

  筑起遗产保护的新“长城”

  长城保护中,一个难题始终存在:是集中财力和精力重点保护其中的若干段落?还是把长城作为一个整体,全程来保护?

  记者调研发现,长城沿线一些地方政府,仅对当地的标志性长城建筑,或者能带来经济利益的长城段落,加以修缮保护。而对于大部分长城段落,由于地处偏远,只能听之任之。

  董耀会说,长城之所以伟大,就是因为它是万里长城,所以应该是保护其全部,而不是“挑肥拣瘦”。“我们要让保护长城从小众情怀延展到全民保护的大气候。”

  中国长城学会国际部主任韩国伟认为,保护长城不只是保护其一砖一土,还应该保护其生态价值,让世界各国友人看到长城的“活态”。

  国家文物局今年即将开展的长城执法检查中,涉及长城沿线的15个省区市,采用国家文物局督察、省级自查、随机抽查相结合的方式,同时“12359”文物违法举报热线设立专人专席,受理群众对长城违法行为的举报。

  董耀会等多位长城保护专家建议,未来应开展长城整体情况的动态监控,抓紧编制长城保护规划,制定整体保护的策略。科学发展长城旅游事业,在保护的前提下帮助长城沿线地区经济开发,形成保护和利用共赢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