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32-3181189
zzlncm@163.com
2015年05月20日 08:47:16

  新华网武汉5月19日电(“新华视点”记者皮曙初、李鹏翔、徐海波)删一条帖子能挣上千元,一天可获利数万元,月收入轻松过十万元……近日,湖北省蕲春县公安局破获一起特大有偿删帖案,全国22个省市近2000人涉案,涉案金额超过5000万元。其中,一名26岁从事删帖业务的犯罪嫌疑人4年净赚780余万元。

  这起案件令一条庞大的删帖黑色利益链浮出水面。链条上的执行者和中间人身份复杂,不仅有大学生、教师、医生、网络编辑,还有公务员甚至警察;而主要客户则包括政府官员、知名企业和明星等。犯罪嫌疑人自曝全国每年“删帖产业”的收益数以亿计,从业人员数以万计。

  全国删帖产业规模数以亿元计

  2014年11月,蕲春县公安局收到线索称,以余某为首的几个人以非法帮人删帖牟取暴利,涉案金额在千万元以上。

  “删个帖能这么来钱?”最初,连办案民警都不敢相信。随后,警方对余某等4人进行跟踪侦查,在确认具有重大嫌疑后将其抓获,并截获作案电脑、账本及交易记录。通过对余某等人承揽业务的QQ群进行调查,警方目前已掌握全国22个省市2000余人进行有偿删帖的事实,涉及非法经营额达5000万元以上,抓捕归案10人,上网追逃5人。

  负责此案的蕲春县公安局治安大队大队长骆中胜介绍,这些所谓网络公关QQ群的背后,都有一个缜密的地下利益链,链条上有从事主那里“揽活”的网络公关,有充当“中间人”的删帖中介,还有直接负责删帖任务的“管理员”。

  通常是某些网络公关公司通过“层层转包”将删帖的任务交给“删帖中介”,中介接活以后,就找“管理员”帮助删帖。“管理员”是链条的末端,要么是网站的管理人员、网络论坛的版主,要么是掌握计算机技术的黑客。删帖之后,删帖中介与“管理员”一般按照二八分成。

  根据犯罪嫌疑人供述,删帖是按照网站类型和帖子热度来收费的。“小网站的帖子,价格在100元到1000元之间,知名网站一般是2000元到4000元。”一名犯罪嫌疑人告诉“新华视点”记者,有的国家级网站收费还会更高,甚至达到上万元。“一个帖子有可能转了几个甚至十几个‘网络中介’,才能找到能删帖的‘管理员’,每转一次手,中介都会加上200元到300元‘手续费’。”

  26岁的余某仅有高中学历,但酷爱电脑技术。他从2011年开始在网络上接活,以黑客技术和做中间人帮人删帖,到案发时共获利780多万元,买了奔驰车,还在县城繁华地段购买一豪宅。

  “全国每年这个产业的规模数以亿元计,从业人员数以万计。”余某的同伙李某告诉记者,从事删帖的不仅有大学生、教师、医生,还有公务员甚至警察,“我两年赚了15万元,在行内肯定是少的。”

  某县级领导花3.8万元删帖

  庞大的利益链背后是旺盛的“黑色”需求,谁是利益链条最顶端的客户?

  在警方获取的犯罪嫌疑人删帖资料中,有类似“官员包养情妇,为其写下保证书”的桃色新闻,有“全国最牛检察长豪车、豪房”等涉及贪腐官员的网帖。

  办案民警在清查犯罪嫌疑人电脑文件时,发现一份“山西某县县委书记”的Excel文档。这份备注为2013年2月13日的文档中,有52条删帖记录,每条明确写有删帖网络地址和价目,每条删帖价格从300元到2000元不等,52条删帖记录合计金额超过3.8万元。

  根据犯罪嫌疑人供述,许多单位都会紧盯网上舆情,一发现有负面消息便迅速联系网站删除。这就形成一个庞大的隐性需求市场,许多公关公司和个人瞄准这一需求,扮演着“权力掮客”的角色,提供删帖服务。

  举报官员的帖子是重点删除对象。犯罪嫌疑人李某介绍,“表哥”杨达才在被查之前,网上涌现大量举报的帖子,不少同行都删过这些网帖。“特别是十八大后,出现过一股网络举报高潮,那时我们的‘生意’非常红火,经常忙到凌晨。”

  企业也是删帖大客户。据犯罪嫌疑人供述,有大量企业特别是一些知名公司有需求。记者从获取的一份某嫌疑人的材料中发现,其被要求删除多个源于论坛社区、帖吧及新闻爆料台的涉及企业的负面信息。

  办案民警翁常州告诉记者,上市公司是删帖重点客户。每年“3·15”前夕,删帖公司的相关订单往往都接不过来,主要涉及老百姓关心的环保、食品、住房及医药等方面。

  此外,一些明星、演员或者公众人物发现自己的负面信息后,要求删帖也出手爽快。犯罪嫌疑人余某说:“个人隐私、艳照或者成名前的照片、视频等,都是他们要求删除的重点内容。”

  抓住客户急欲删帖的心理,删帖者甚至左手删帖、右手发帖,以此获取持续的删帖费用。据李某介绍,有的同行在国外租赁一个服务器,开办数十个雷同的小网站,专门发布一些负面消息,并在网站留下联系方式。有人找到他删除其网站上某个帖子后,他收完钱又将帖子陆续发到其他网站,赚二道、三道钱。

  打击有偿删帖需完善法律法规

  2013年9月,最高法、最高检联合出台司法解释,明确规定有偿删帖为非法经营罪。今年初,国家网信办等四部委还启动了“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专项整治工作。相关部门对有偿删帖等网络犯罪也多次进行严厉打击。但每次打击后,有偿删帖往往稍作收敛后便又沉渣泛起。

  破获相关案件的困难之一是警方难以固定证据。翁常州介绍说,司法解释出台后,余某等人删除了电脑里许多之前的业务记录,曾让案件侦查陷入困境。而且,网络删帖的交易往往经过多个中介层层转手,相互之间不保留联系方式。长链条的交易行为和几乎“无痕”的交易信息,让民警侦查起来非常困难。

  而且,由于少数地方政府的地方保护主义,警方在异地搜集犯罪证据时遭遇不少阻碍。蕲春公安局相关人员介绍,此案的大量交易均通过新型网络金融企业转账,民警在查找相关证据和线索时,企业所在地的公安机关不太配合,曾令侦查工作几度受阻。

  此外,更大的困难在于法律脱节。有法学专家表示,司法解释对网络删帖的需求方、执行者及中介各自应承担的法律责任不够明确,导致一些人虽参与赚取灰色利益但未受到法律制裁。

  清华大学网络传播学教授沈阳说,彻底清除有偿删帖的利益链和滋生土壤,还需要更加完善系统的法律法规,对有偿删帖等网络犯罪进行严惩,并对网络管理部门、网络编辑的权力进行约束。同时,建立有堵有疏的机制,对于恶意诬告诽谤、及虚假不实的信息要建立合法正规的删帖程序及投诉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