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32-3181189
zzlncm@163.com
2014年12月22日 09:09:46

  若要问谁是这大千世界最忠实的记录者,谁是这时代发展最敏感的观察者,我想,那一定是被誉为“无冕之王”的记者。

  记者的双脚,是为丈量大地而生;记者的双手,是为记录民生而生;记者的眼与耳,是为观察与倾听而生;记者的一颗心,是为思考与求索而生。在优秀记者的笔下,有时代的印痕,有社会的变迁,有家国的情怀,有人生的思索。

  踏遍青山人未老,书尽红尘文亦奇。这组文章,特邀本报记者撰写,讲述的故事虽各有不同,但都是在他们的工作经历中,留下深刻印象的话题。从中我们可看到普通百姓日常生活的剪影,更可听到伟大祖国阔步前进的足音。

  鼓岭传奇折射中外情谊

  吴绮敏

  刚刚过去的2012年,一个感人的故事再次跨越太平洋,被念及、被传诵、被续写……那是缘起于福州鼓岭的,美国教授密尔顿·嘎登勒夫妇追梦、圆梦的故事。

  2012年2月15日,习近平同志在美国友好团体欢迎午宴上发表演讲时,深情讲述他亲历的鼓岭故事——《人民日报》1992年4月刊文《啊,鼓岭!》,细诉密尔顿·嘎登勒教授终生眷恋鼓岭的不了情,嘎登勒太太欲替丈夫寻梦而不能的无限怅惋。时任福州市委书记的习近平读后深受感动,决定邀请嘎登勒太太访问鼓岭……

  2012年3月,美国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校长卡塔希专门致函习近平,感谢他当年帮助该校已故教授嘎登勒的遗孀圆“鼓岭之梦”,感谢中国人民对一个美国家庭的友善和厚谊。

  鼓岭如诗如画的自然风光,质朴谐美的人文环境,令嘎登勒家族的中国情缘绵延不竭。1992年8月,我随嘎登勒太太登上鼓岭,感知她凝神静思、远望群山的衷愫,见证她同当地数位年逾九旬的老者畅叙鼓岭往事的欣怿。2012年9月,我亲眼见证嘎登勒家族后人同其他十来位国际友人的后裔返回鼓岭寻根,记忆中的清风、薄雾、柳杉,衬托着今日经过修复改造的古街、老屋。人们致力于“把鼓岭打造成为有福之州的新名片”,期待及早将这里建成国家级旅游度假区。经济发展的律动弦音,让源远流长的文化传承和情感递积更具活力。

  几天前,碰巧翻出嘎登勒太太二十年前从美国寄来的、记录那次圆梦之旅的文字,不由得再次被那字里行间洋溢的喜悦和深情所感染——“好精彩的旅行!在每个地方都得到了热情的欢迎。”“我会永远记得他们的笑容。”“返回美国的时刻来临……我又一次感到怅然。”“中国人民的友善一直延续到旧金山,总领馆谢先生到机场接我,专程送我回到戴维斯的家。”

  福州2000多年历史的脚步,留下中外交往的万千足迹,满载友好传奇,鼓岭更是不断深植友谊之树。尊崇“以和为贵”、“和而不同”理念的中国,孕育“敦睦邻里”、“善待他人”和谐文化的中国,呈现“海纳百川,有容乃大”胸怀的中国,让无数国际友人终生眷恋。

  过去、现在、将来,鼓岭梦起,好梦常圆。

  十天变化刻录十年发展

  叶蓁蓁

  十年前,初次迈入人民日报社大门时,没有想到这份报纸今天会有这般惊喜!

十年后的2013年1月3日,一条国际新闻《美国国会通过“财政悬崖”议案》在一版显要位置刊出。长期关注《人民日报》的学者说,此前只有美国“9·11”事件有过类似报道。随后几天,2013年拉斯维加斯国际消费电子展开幕,世界首条地铁驶过150年,接连在一版大幅报道……“《人民日报》变脸了!”除了同行和专家,普通读者也开始赞叹。

  作为一份有世界影响的报纸,重要国际新闻自然要登上一版,这本不稀奇。为什么我们此前没这样做呢?因为,中国发展利益的边界不同了,与世界对话的方式正在改变。

  1月4日,舆论监督稿《武汉赫山 无奈“解毒”代价高昂》出现在一版头条,报道了武汉一块土地因农药厂污染而难以开发利用,结果不得不荒废8年、耗费2.8亿元巨资进行“解毒”。很多人惊讶于“舆论监督上了《人民日报》一版头条”,更多的人则从中读出环境污染的时间代价和金钱代价,读懂了 “生态文明建设”是何等紧迫。

  舆论监督一直被视为代价最低的纠错机制。新年,舆论监督不时出现在重要版面。这与十年前相比,无疑是巨变。并非单纯批评,而是推动进步、完善机制,我们的监督突出建设性。

  惊喜不断涌现。一版内容不仅在增量改革,领导人活动、重要会议、重大政策等存量优势,也在创新报道的探索中……

  历史从来无法割断。2013年头十天发生在一版的变化,是十年未曾止步的改革创新之旅的再次加速。

  十年前,《人民日报》第三次扩版,新创办视点新闻版;2005年,经济新闻、政治新闻、文化新闻版全新亮相;2009年、2010年,《人民日报》连续扩版,国际新闻的总量由每天2个扩充到4个,匹配中国与世界的深度融合;2013年初,评论版创办,关注热点,凝聚共识,推动进步,党报的声音在众声喧哗中更加响亮!

  这份报纸向来被视为治国理政的重要资源。点滴变化折射执政理念的不断刷新,刻录民族走向复兴的足迹!作为其中一员,见证这一切变化,“自豪”实不足以描述心中的澎湃。

  滔滔洪水难淹永恒记忆

  刘 杰

  当记者几十年,记忆最深的是参与长江、淮河多次抗洪斗争的报道,在那些记忆里面,有军民抗洪抢险的感人场面,有冒雨采访写稿的辛苦体验,也有一些很细微的场景,看上去似乎无关紧要,却牢牢扎根在脑海深处。其中,就有洪水旁的那一棵树、一间房与一只狗。

  那些年,安徽因长江、淮河闹洪水而吃尽了苦头。最厉害的是1998年那场洪涝灾害,当时,我与本报多名记者日夜泡在第一线,全程报道抗洪抢险斗争。7月29日,长江第三次洪峰进入安徽,在416公里的皖江两岸,103万抗洪大军齐心协力,奋战在皖江大堤。8月2日,皖江两岸全面吃紧,铜陵县东西长江联圩出现险情,抗洪战士与当地群众纷纷跳进洪水,奋力堵漏固堤。那一天,我正在堤上采访,满眼都是滔滔洪水在肆意冲击堤岸,就在一处眼看要被淹没的地上,长着一棵柿子树,树下拴着一条小狗,正竖着耳朵望着洪水,不断地叫唤。离树不远处有间农舍,孤零零的,显得空空荡荡,估计主人早已在大水到来前转移了家当,投入到抗洪大军之中去了。兴许走得太匆忙,把系在柿子树上的小狗给忘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