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枚50年代的实寄封上的老邮戳见证了薛城的地名变迁。
老邮戳“山东临城”。
见习记者 孟令洋
一封邮戳完整的实寄封就如一本令人回味无穷的书,让你细细品味的同时,感受其社会大背景和时代的变迁。实寄封对于研究和印证地域行政划分的史实有着重要的作用。近日,集邮爱好者的一枚盖有“临城”邮戳的实寄封佐证了枣庄薛城地名的变迁。
临城位于山东枣庄市辖区,是现薛城的旧称,是铁道游击队的发祥地之一。枣庄临城(现薛城区)在夏商时期称薛国,春秋战国时期,田文治薛期间大规模筑城,得名薛城;北魏曾为永兴县治,后历属滕县区。清乾隆49年(1784年)造衙署,数年后撤署,滕县遂在临城设分县衙门。抗日战争后期建临城县,1952年改称薛城,1956年撤销复为临城,1962年始建枣庄市薛城区。
仔细查看信封发现,这是一件1957年山东临城寄青岛的实寄封。这枚实寄封正面贴普8(8分)一枚,盖57年7月22日临城邮戳,信封背面是青岛机盖宣传落地戳。特别值得注意是,这是把山东济宁国营第一砖瓦厂的公函信封临时移为临城使用,有明显的修改痕迹:“济宁专区”标注为“薛城”,“第一砖厂”修改为“第四砖厂”。
从众多地名细节得知,建国后薛城的称谓存在于1952年-1956年,此封在1957年采用 “山东临城”邮戳,是在1956年撤销复为临城之后。由于邮戳地名的更正随着行政区地名的更正而变化,这一点恰恰正说明了枣庄薛城地名的变迁。
据记者了解,邮政寄递的实寄封,一般贴有邮票或其他邮资符志、免费标志,盖有收寄局日戳和投递日戳。一枚邮票完整、邮戳完整的实寄封就是一个地方历史小小的缩影,方寸之间凝聚着历史的瞬间。通过邮戳上的字体、地名和时间,能看出一个地方的历史变迁。尤其是邮戳地名的变更,在这封枣庄建国初期实寄封的邮戳中,就能窥见一二。
(本文所提及的信封由孙国刚先生提供,在此表示特别感谢)
名词解释:
实寄封
实寄封是经过通信寄递后的信函封套或者其它邮政用品的总称。按其不同的功能和寄递方式,可分为多种类别。比如平信实寄封、挂号实寄封、快件实寄封、特快专递实寄封、印刷品实寄封、航空实寄封、军邮实寄封、联行专用实寄封、收件人邮资总付实寄封和各种带邮资的不同类别实寄封等。可以说,邮资票品有多少种类别,实寄封就有多少种类别;只能比其多,不会比其少,因为邮资票品中没有的类别,实寄封中照样有,比如在铁路上递送的车递封等。 实寄封经过通信实寄后,上面常盖有各种戳记,具有重要的历史见证和史料价值,是研究邮政史和邮票史可靠的佐证,是组编邮集必不可少的重要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