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者在枣庄市峄城区坛山街道活动中心见到了正在抬“轿子”的“独杆轿”传承人邵明思。现年62岁的他,正随着锣鼓点的节奏一摇一摆地抬着独杆轿给演员做示范,豆粒大的汗珠从脸上不断滑落,他依然喊着响亮的号子,抬得不亦乐乎。“老祖宗留下的这些宝贝‘疙瘩’,可不能在咱这代人的眼皮底下失传了,否则就对不起祖宗。”这是邵明思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
省文化厅重点剧作家、群文专业副研究馆员、“市劳动模范”、“省劳动模范”、 “全省农村文化20年以上积极贡献奖”、“区拔尖人才”,先后获各级党政记功奖、先进奖、宣教奖、文明奖等20多次,获得文化活动、文学艺术等各种单项奖30多次……在过去36年的时间里,他从峄城区文化馆创作组、峄城区豫剧团、峄城区坛山办事处文化站站长等十来个岗位一路走来,成为一位名副其实的文化守望者。
1976年起,邵明思在峄城区文化馆踏上了他文化事业的第一站。当时文化馆的六七个人承担着文艺创作、艺术辅导、文物管理与保护等工作,既要完成本职工作,又要进行社会调查和下村、队包点等任务。凭着年轻时代的热情和一股干劲,邵明思骑着自行车跑遍了当时全区的15个公社和各村庄的角角落落。从那时起就和文化结下了不解之缘,并且一发不可收拾。从发现到了解,从熟悉到热爱,从学习到从事,从业余到专业,直至传承和发扬,一路走来已经36个年头。
谈起邵明思,老伴刘秉银开起了玩笑:“他近些年又迷上了非遗文化研究,简直就是走火入魔,有时候大半夜起来写东西,说是突然想起了人家口述下来的非遗内容,只能通过文字记录才能得以传承,害怕过夜忘了”。谈及此,刘秉银百感交集:“看着他一大把年纪了还这么拼命劳碌也心疼,但是也得支持他,这是在为下一代做好事。”
在邵明思30多年的努力和付出下,断层近百年的民间舞蹈《清官独杆轿》得以挖掘复新、上演,目前已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邵明思成为代表性传承人。此外,他创作的大型柳琴戏《圣母女娲》被市文化局审定采用,另有60篇(部)戏曲、小品、曲艺、文史、史志、论文、纪实文学等作品在国家、省、市级刊物发表,多篇作品获国家、省、市级创作奖。他创作的大型历史故事剧《匡衡进京》,于1986年先后参加苏鲁豫皖四省首届柳琴戏会演及山东省戏剧会演,两次均获大奖,并由省电视部录制成舞台艺术片。在此基础上改编摄制成了5集电视连续剧《匡衡》,分别于1996年初在中央一台、二台播出,再现了一代名相的风采。在省级以上发表或公演、省级以上获奖作品12篇(部)。
邵明思30多年如一日,先后组织建起6个文化大院、20个高标准的农家书屋。以文化阵地为载体,先后组建了文艺创作队、文艺队、民间艺术辅导队、狮子龙灯游艺队、中西合璧的乐队、峄县象棋棋社、体育运动队等12支文体队伍,坚持常年进行时聚时散间息型业余演出和展示活动。利用这个文化平台,把大批具有文学艺术专长的文艺骨干团结在文化中心站的周围,组成4000多人相对稳定的群众文化团体。
临行前,老人送给我们每人一本自己刚编写出版的《峄州风月谭》,这是他总结近40年的从业心得和荟萃了老百姓言传身教的感悟整理出来的一本“宝典”。第一卷近20万字,涉及人、景、物、文化等70余项内容。“代代相传的‘责任’,现在落在你们肩上了。”他的一席话意味深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