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榴,与枣庄有着深厚的渊源。枣庄市的市花就是石榴花,枣庄地区也是名声在外的优质石榴种植片区……一枚小小的石榴果,在过去的枣庄,它破土扎根发芽,历经岁月的洗礼而沧桑坚挺;在今日的枣庄,它成长壮大繁茂,恰逢时代的春风正生机勃勃。
源起久远话沧桑
石榴是落叶灌木或小乔木,在热带是常绿树。树冠丛状自然圆头形。树根黄褐色,生长强健,根际易生根蘖。树高可达5—7m,一般3—4m,但矮生石榴仅高约1m或更矮。树干呈灰褐色,上有瘤状突起,干多向左方扭转。树冠内分枝多,嫩枝有棱,多呈方形。石榴芽色随季节而变化,有紫、绿、橙三色。叶对生或簇生,呈长披针形至长圆形,或椭圆状披针形。
石榴在初春时节嫩叶抽绿,盛夏时节繁花似锦,金秋时节硕果累累。石榴有果石榴和花石榴之分,果石榴花期多为5—6月,果期9—10月。花石榴花期多为5—10月。花有单瓣、重瓣之分。花多红色,也有白色和黄、粉红、玛瑙等色。石榴成熟后果实内部为大型而多室、多子,每室内有多数子粒;外种皮肉质,呈鲜红、淡红或白色,多汁,甜而带酸,即为可食用的部分;内种皮为角质,也有退化变软的,即软籽石榴。
石榴原产波斯(今伊朗)一带,公元前二世纪时传入中国。“何年安石国,万里贡榴花。迢递河源边,因依汉使搓。”据西晋张华《博物志》记载:“汉张骞出使西域,得涂林安石国榴种以归,故名安石榴。” 传说,张骞出使西域的时候,来到了安石国。其时,安石国正值大旱,赤地千里,庄稼枯黄,连御花园中的石榴树也奄奄一息。于是,张骞便把汉朝兴修水利的经验告诉他们,救活了一批庄稼,也救活了这棵石榴树。那一年安石国的石榴花开得特别红,石榴果也挂满枝头。
石榴树
张骞回国的时候,安石国王送给他许多金银珠宝,他都没要,只收下了一些石榴种子,作为纪念品带了回来。张骞得石榴种,经丝绸之路传入内地,首先在当时的帝都长安上林苑、骊山温泉宫种植。从此,石榴便开始在长安上林苑和骊山脚下定居繁衍。
西汉张骞出使西域
说到枣庄与石榴的结缘,就不得不提到一位耳熟能详的历史名人——匡衡。匡衡,字稚圭,东海郡承县(今山东省枣庄市峄城区)人,西汉经学家,以说《诗》著称,汉元帝时位至丞相。匡家世代务农,但匡衡却十分好学,勤奋努力,由于家境贫寒,他不得不靠替人帮工以获取读书资用。他曾拜当时的博士学习《诗经》。由于勤奋学习,他对《诗》的理解十分独特透彻,当时儒学之士曾传有“无说《诗》,匡鼎来。匡说《诗》,解人颐”之语,是说听匡衡解说《诗经》,能使人眉头舒展,心情舒畅,可见匡衡对《诗经》理解之深。
匡衡
汉元帝即位后,任用匡衡为郎中,迁为博士,给事中。时逢京城长安一带发生日蚀、地震等灾变,匡衡在上书中引用《诗经》表明上行而下效的道理,劝元帝“减宫室之度,省靡丽之饰,考制度,修内外,近忠正,远巧佞”,“任温良之人,退刻薄之吏,显洁白之士,昭无欲之路”,然后再在百姓中推广道德教化,弘扬礼让仁和之风。匡衡的奏书得到元帝的赞赏,匡衡因此迁为光禄大夫、太子少傅。汉元帝十分喜好儒术文辞,尤喜爱《诗经》,曾多次亲自听匡衡讲《诗》,对匡衡的才学十分赞赏。
建昭三年(公元前36年)丞相韦玄成病逝,匡衡又代为丞相,封乐安侯,辅佐皇帝,总理全国政务。匡衡任职期间,多次上书陈述自己对朝廷政策的意见,陈述治国之道,并且经常参与研究讨论国家大事,按照经典予以答对,言合法义,很是得元帝信任。
杜甫曾说:“匡衡抗疏功名薄, 刘向传经心事违。”后世曾评价匡衡其人:“匡衡勤奋无比、通古博今,经学绝伦,直言进谏,刚直不阿,受人敬重,是汉代著名经济学家和政治家。匡衡被《汉书》列为一代名相而世代相传。”
石榴正是由匡衡从西汉皇家园林上林苑中引种到家乡承县(今峄城区)种植,距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枣庄地处鲁中南低山丘陵南部地区,属于黄淮冲击平原的一部分。地势北高南低,东高西低,呈东北向西南倾伏状。境内处于中纬度暖温带季风型大陆性气候区,兼有南方温湿气候和北方干冷气候的特点,受自然地理环境、太阳辐射和季风的影响,具有光照好、积温高、热量丰富、雨量充沛、雨热同期的气候特点,光、热、水、气等条件优越。得益于得天独厚的自然地理条件,石榴种植在枣庄逐渐扩大开来。
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
参考馆内资料丨档案资政参考第1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