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文化资讯

峄城区弘扬优秀传统文化 彰显乡村文化自信

来源:大众网2022-03-30

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 张尊 通讯员 苏娜 枣庄报道

“咱们眼前的胶,是可以吃的,它是融化的海石花,只有使用无毒无味的海石花胶能才能保持笔头的柔韧性……”3月24日上午,在山东省枣庄市峄城区阴平镇鲁笔非遗体验馆内党员志愿者刘奇正在认真地向游客讲解鲁笔制作技艺,当他介绍到用来固定笔头的胶水是食物时,台下游客纷纷投来赞许的目光。

近年来,枣庄市峄城区为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以发展鲁笔特色文化产业为抓手,发掘深厚鲁笔文化底蕴,着力完善上下游配套产业链条,大力推进鲁笔文化与全域旅游深度融合,走出一条非物质文化传承和创新体验为一体的乡村旅游发展之路,将文化“遗产”变成现实物质“财产”,以现实物质“财产”支撑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实现精神财富和物质财富的融合共济,为乡村文化自信注入持久动力。

推进文旅融合发展,让鲁笔文化“活”起来

“老师,毛笔的‘柔’是不是就指笔头的柔软,‘刚’就像我写的字一样,每一笔一画都要有力度?”3月22日上午,在山东省枣庄市峄城区阴平镇鲁笔书画馆内,书法爱好者王女士拿起写了几个毛笔字后,顿时对毛笔的‘柔’与‘刚’有了新的理解。峄城区大力发展毛笔文化创意产业和文化旅游产业,致力于将毛笔文化元素融入至特色城镇建设中去,推动毛笔文化成为峄城区又一张亮丽的文化名片。通过定期组织书画展和学术交流活动,开展书法笔会、画家采风、楹联大赛、书画展、书法大赛、开笔礼、亲子游研学活动、非遗展示等一系列文化传承志愿服务活动,为书法爱好者搭建展示成果、学习交流的平台,让游客体验、感受和认知非遗文化魅力,实现旅游产业和毛笔文化的巧妙融合。

优化传统制笔技艺,让鲁笔品牌“传”下去

“制作笔头基本步骤中的‘烫毛’为黄狼尾材质独有工序,也是鲁笔制作技艺独到之处。”3月22日,鲁笔生产车间内,鲁笔技艺传承人刘畅一边介绍,一边把黄狼尾毛放到烧热的红砖上。“笔出枣庄,有柔有刚,和墨落纸,如意吉祥!”鲁笔起源于汉代,从隋唐、宋元历代传承,早期均为家庭作坊。到1967年建立枣庄毛笔厂,落地峄城区阴平镇,实现规模化生产。2015年毛笔制作工艺被列为“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保护这项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峄城区组织专人对鲁笔制作技艺进一步挖掘、整理,将相关资料、实物、图片进行分门归类,统一建档,加强对毛笔生产的各类资料的保存和管理。

发展配套产业链条,让鲁笔产业“走”出门

为传承保护非遗技艺、聚焦文化创意、发展旅游经济,峄城区于2017年正式启动鲁笔博物馆。博物馆集毛笔的制作、展示、交易,书画作品创作、销售及毛笔文化传承、交流的鲁笔文化产业基地。设立传统文化用品展销电子商务网站,鲁笔推广电子商务中心,组建专业电商团队,在淘宝网、阿里巴巴、京东、山东文惠购平台、拼多多、抖音和快手等电子商务平台建立店铺,借助互联网经济为传统工艺插上腾飞翅膀。“销售不是目的,主要是利用网络平台宣传作用,让更多的人了解鲁笔技艺,弘扬文化文化。”电商管理人董涛介绍说。

“我们与齐鲁工业大学等高校合作建设鲁笔文化研究中心,开展鲁笔技能培训,与多个院校签订了校企合作培养协议,对毛笔制作技艺和鲁笔文化进行传承保护和传播,传统毛笔制作工艺后继无人的困境迎刃而解,传统文化产业获得了‘新传承’。”鲁笔非遗文化传承人刘慎海说。

上一篇:《枣·悦读》——初中必读名著《骆驼祥子》

下一篇:动手制作感受非遗文化 阴平镇鲁笔迎来研学热潮

  • 举报
关闭
同类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