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常,在货郎的货担里不过是百十块钱的物品,我无法想象他一天的所卖,能有多少利润,但他一头挑着老百姓的日常用品和儿童玩具,一头挑着日月星辰,步履蹒跚地行走在乡间陌里。货郎行走的地方大多是山里乡村,因为这些地方的交通不便,人们的购买能力又极其有限,致使货郎常来常往。事实上在这年头,即使是在最偏僻的乡村,一个村也会有三两家小店,但是,货郎仍是受人欢迎的角色,这是因为小店里不屑经营的商品,货郎这里都有;几十年前货郎担上有过的东西,如今的货郎担上依然还有,像雪花膏、蛤油、发卡、梳子、扎辫子的绳子,还有袜带、松紧带、卫生球等等。这些物什对于物质生活相对贫乏的山里人来说,是日常需要的。
货郎来的时候,乡村中踏实的睡眠,常常被货郎的鼓声唤醒——咚,咚咚,咚咚咚……这清脆悦耳的声音,打破了乡村的宁静,给寂静的乡村带来了生机和活力。货郎有节奏有韵律的鼓声由远及近。人们循着鼓声传来的方向望去,货郎的身影渐行渐近,此时,小孩仿佛看到了自己心爱的玩具飞奔而来;女人们像母雀瞅见了金黄的谷粒,扑棱着双翅会集到货郎歇脚的地方;就连鹤发童的老奶奶也戴着老花镜,一手拿着针线,一手拿着鞋垫,颤巍巍地碎步而来。他们或许是来买些自己需用的日用品,或许是来看热闹,但更多的则是为了打趣而已。孩子们围绕着货架,拥挤着、询问着、欢呼着……乡村贫寒的生活中所有对于快乐的向往,就锁在货郎玻璃窗后面的货架上。货架上的物什在玻璃后面闪动着神秘的光亮——能够发出爆响的火纸,一含就化的水果糖,五颜六色的玻璃球,会飞的小气球,带孙悟空的哨子、盲公镜……构成了乡村孩子生活中最具诱惑力的念想。货郎的生活总在陌生中漂泊,在漂泊中谋生,他们居无定所、风餐露宿。当他疲惫思归的时候,可能是脑海中浮现出妻儿在家中等待的情景,若有若无的幸福在那张黝黑的脸上滑过,陶醉的感觉击穿了他们在尘世奔忙中抵御风霜的圆滑和吝啬。今天,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和物质的大流通,货郎的身影也渐渐隐去,他们像消失在乡村田野上的风;像一块钟表停在了过去的某段时间;像一种过去的语言在追述着往事……
然而使我不能忘怀的是货郎撩拨心弦地行走在乡间陌里的风景——一种岁月越老越弥足珍贵的记忆。
参考馆内文献:
《薛城文史》之乡村采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