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枣庄档案

见证枣庄报业早期历史的老报纸

来源:枣庄市档案馆2021-03-01

作为中国几十年来使用最为广泛的信息传播媒介报纸,哪怕如今进入大数据时代,也在社会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无论什么类型的报纸都是大众信息传播的重要媒介,可以反映现实社会的生活,还具有引导社会各种舆论、教化人民大众的作用。本期枣庄档案就为您介绍几种有代表性的老报纸。那些年,枣庄有过的老报纸

《中兴学校半月刊》

民国十八年(1929年)8月5日创刊,方伯超作发刊词,是研究中兴煤矿公司的重要史料。



《抗敌报》

创办于1937年10月。孙百鲁为主编,有编辑3人。中兴中学印刷出版。报社编辑部设在中兴中学同仁宿舍。《抗敌报》出版后,在社会上影响很大,受到煤矿工人、市民的欢迎。因为张百鲁写一篇评论,揭露墨索里尼是老牌法西斯,触及了国民党上层人物胡季珊等人(胡任中兴公司秘书长兼中兴中学校校长),迫使只办了一个月的《抗敌报》停刊。
《鲁南时报》是中共山东分局鲁南地区委员会的机关报。创刊于1940年7月1日。当时的鲁南区党委宣传部部长林乎加兼任社长。每期发行百余份,版面、刊期都不固定,形势稳定就出,打仗就停,完全在战斗空隙办报,很不正规。由于日军扫荡和当时经济条件所迫,于第二年春停刊。1941年11月,《鲁南时报》复刊。出版条件艰苦。油印机是借用大众日报工作组的。纸张和油印器材,由于敌人封锁,很难买到。新闻干部也严重不足。编辑人员只有2人,1942年春节后又增加2人。同年夏,从邹东二地委弄到一架残缺不全的石印机,报纸印刷量由原来的几百份增加到1100多份。1943年秋,新华社山东分社鲁南支社成立。此间的鲁南时报与鲁南分社,实际上是一个机关、两个牌子,统归一个编委会领导。1944年,陈毅去延安开会,路过鲁南时,给新四军负责人张云逸、张鼎丞写信,派人去苏北搞来一台铅印机,开始铅印筹备工作。1945年5月,枣庄解放,傅秋涛给曾希圣写信,又要来一台铅印机,并成立了铅印厂。这便是鲁南时报的第一印刷厂,原石印厂成为第二印刷厂。8月3日印出了第一张铅印报。报纸印刷数量猛增到7000多份。并由四天一期,改为三天一期,有时二天一期。1945年冬,滕县解放,一直转战在山沟里的《鲁南时报机关,由桑村迁入滕县城里办公。这期间,报社机关迅速扩大,从地方和部队新来了一大批干部和工人,充实到报社。1946年夏天,由于国民党反动派陈大庆部窜犯鲁南解放区,报社机关再次转入桑村一带山区。从1945年8月日军投降,到1947年3月国民党反动派重点进攻山东解放区,这一年半多的时间,是《鲁南时报》发展的极盛时期,工作人员最多达269人。国民党重点进攻时整编为173人。这期间,报纸发行量达到1.2万余份,通讯员队伍发展到2000余人。1947年春,蒋介石对山东解放区发动了重点进攻。鲁南党政机关奉命开始向渤海地区转移。《鲁南时报于1947年3月再度停刊。4月4日,报社机关撤出鲁南,5月完成了战略转移任务。为了牵制鲁南之敌,掩护刘邓大军顺利越过“黄泛区”,于同年夏,鲁南党政军机关又奉命插回鲁南。报社机关也分三批返回鲁南。12月份,《鲁南时报》又正式复刊。1947年12月,《鲁南时报》合并为《鲁中南报》。《鲁南时报》于1948年2月15日刊登启事,宣告停刊。历时七年零七个半月,共出刊702期。
《滕县日报》1956年8月1日《新农村报》创刊,5日刊。1958年6月1日改为《滕县大众》。11月1日改为《滕县日报》。1959年7月10日改为《滕县大众》。1960年9月30日停办。之后,1994年1月1日恢复《滕州日报》。


《枣庄工人报》创刊于1958年2月28日,为中共枣庄矿务局委员会机关报。报社实行总编负制制,下设编辑部和印刷厂。先为周刊,星期五出报,后改为周二刊,星期二、星期五出报,报纸发行份数开始由2000份,增加到3000份。田矿在1500多名职工中,订《枣庄工人报》就达400多份,最高达到每三至四人一份报纸。原第四建井公司邹坞工区90%的职工订阅《枣庄工人报》。1960年7月16日,《枣庄工人报》改名为《枣庄矿工报》,版面、刊期不变。同年11月停刊。为期两年零九个月,共出报264期,总发行量为52000份。


1977年10月1日,经中共枣庄市委批准,该报复刊,报名定为《枣庄矿工》。开始为四开版,后为四开四版,顺序号(即期数)没有与1958年的《枣庄工人报接续,而是从第一期开始排起。开始出周刊,两个月后改为周二刊。到1981年5月份,因企业压缩非生产性开支,《枣庄矿工》报停刊。该报又于1984年9月1日第二次复刊。复刊后的《枣庄矿工》报仍为中共枣庄矿务局委员会机关报。从1958年2月28日的《枣庄工人报》算起,到1985年底共累计出报655期,总发行量为2248100份。
《枣庄日报》1958年创办的《峄县农村》报及以后的《枣庄工人报》、《枣庄市报》、《枣庄通讯》沿革来的。《峄县农村》报,创刊于1958年6月。报纸到《济南日报》社印刷厂印刷。1959年5月,报社在接收峄县城关三人印刷组的基础上,在峄城建起了报社印刷厂。由于设备简陋,工人少,业务生,每逢出报,编采人员都要到工厂值班,帮助工人拣字、排版、校对。遇上停电,要轮流摇机印刷。没有收报机,国内外新闻全靠一台收音机收录抄记。1960年1月,峄县县委撤销,成立了县级枣庄市委,《峄县农村》改名《枣庄市报》成为新市委的机关报。报社机关和印刷厂,由峄城迁至枣庄。此时,印刷厂也增加了机器、照相制版和打纸型印刷的设备。1960年9月,国民经济暂时困难,《枣庄市报》停刊,办报人员全部另行分配工作。1961年2月25日,市委决定接过枣庄矿务局主办的《枣庄矿工》,改为《枣庄工人报》,为市委机关报。1961年10月,《枣庄工人报》又改为《枣庄市报》。同年11月,枣庄市升格为省辖市,《枣庄市报》也随之升格为省辖市机关报。1963年3月,全省报刊调整,停办地、市报,《枣庄市报》又停刊。1970年11月11日,创办中共枣庄市革命委员会核心领导小组的机关报——《枣庄通讯》。1971年8月,中共枣庄市第三次代表大会选出新的市委,《枣庄通讯》成为市委机关报。

1980年1月1日,报经省委批准,将原《枣庄通讯》改为《枣庄日报》。《枣庄通讯》时期没有自己的印刷厂,先由枣庄市印刷厂代印,后为建厂作准备,在市印刷厂建起了保密车间,专事印报、印文件。《枣庄日报》创刊后,将这个保密车间划归报社,扩建为报社印刷厂。由平版印刷,改为轮转机印刷。

1960年夏,《大众日报》设枣庄记者站。山东人民广播电台驻枣庄记者站于60年代初建立。山东电视台于1978年秋建枣庄记者站。

1939年1月1日,《大众日报》在沂水县王庄诞生。图为《大众日报》创刊号。
这些报纸是记录和反映枣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教育及社会事业等各方面状况的珍贵资料,内容广泛,包罗万象,具有极高的佐证和研究价值。参考馆内文献:
《枣庄市志·广播报刊志》

上一篇:农工党枣庄市书画院成立

下一篇:峄城:非遗保护工作成果丰硕

  • 举报
关闭
同类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