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老家,经常能够从长辈们口中听到一些歇后语,而长辈们习惯称它为“侃子”kǎn zi。
除了“侃子”,像枣庄本土的歌谣、俚语……
或许,有些让人感觉粗糙,甚至俗气,但话糙理不糙。
其实,您细细品味,它其实是非常有趣的呢!
歇后语 “侃子”kǎn zi
王八吃秤砣一一铁(贴)心了
腊月的萝トー一冻(动)心了。
老鼠啃盘子ー一口口带瓷(词)。
大麦伐皮ー一成仁(人)了。
打绳的摆手ー一到劲(尽)了。
着锅台拔勺子一饭(犯)稠(愁)。
谚语
民间谚语是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和生活经验的概括。民间谚语种类繁多、内容丰富,它反映在人们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
庄稼活好学,人家咋着咱咋着。
地是金板,人勤地不懒。
于买卖,万买卖,不如庄户老汉胡摆坏。
好饭不嫌晚,好地不嫌远。
死爹娘,留下种粮。
清明前后,种瓜种豆。
芒种芒种,样样要种,过了芒种,不可强种。
麦质芒种秋顶秋,豆子顶到寒露收,过了稻降创芋头。
白露早,寒露迟,秋分种麦正当时。
七月十五定早涝,八月十五定收成。
有钱难买五月早,六月连阴吃饱饭。
一早三光,一晚三慌。
旱锄田,荡浇园。
间苗如上龚。
有钱买种,无钱买苗。
瓦块云,晒死人。
久雨现星光,明朝雨更旺。
雨前蒙蒙没大雨,雨后蒙蒙不晴天。
早雾阴,晚雾晴。
日落红霞起,撑不到半夜里。
瑞雪兆丰年。
水缸穿裙,盐返潮,燕子低飞,蛤蟆叫,大雨不久会来到。
天上鱼鳞云,地上晒死人。
鱼鳞天,不下雨也风。
云向南,雨涟涟;云向北,一阵黑;云向东,一阵风;云向西,披蓑衣。
早晨烧霞,晚上沤麻;晚上烧霞,明早备茶。
日晕三更雨,月晕午时风。
太阳伸腿,要发大水。
久早必久阴。
冷雨温雪。
俚语
四大热:高粱棵、鏊子窝、铁匠炉、拉大锅。
四大硬:铁匠的锤、石匠的、铁匠的砧子、沙缸沿。
四大红:庙上的门、杀猪的盆、新媳妇的箱子、火烧云。
四大黑:烟子灰、老包黑、月黑头、打乌麦。
四大白:梨树开花靠粉墙、孝子雪窝赶绵羊。
四大欢:风中旗、漏网鱼、蹿圈的猪、开了缰绳的大叫驴。
四大喜:久早逢甘雨、他乡遇故知、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
四黑对白:油漆桌子靠粉墙、乌木筷子银质香、煞白的纸上写黑字、丈二白布进染缸。
黑对黑:老鸹落在猪身上、屎壳郎趴在炭堆上。
白对白:白马银枪罗土信、雪上加霜又一场。
白黑滑尖相对:三尺白绫飘雪窝、拿盘鏊子盖上锅、西瓜掉到油篓里,刺猬顶住栗子壳。
庄户主儿三大悬:赶车、铡草带浇园(打水容易掉到井里)。
谜语
兄弟七八个,围着柱子坐,大家一分手,衣服就扯破。(蒜)
红公鸡,绿尾巴,一头栽在地底下。(红萝ト)
从小青,长大白,拉巴开,让人摘。(棉花)
生不能吃,熟不能吃,一边烧着一边吃。(烟)
一点一横长,口字在当央,子字来拉架,耳朵拽多长。(郭)
说是秤不是秤,一头软来一头硬。(鞭)
说是鞭不是鞭,一头牢来一头宽。(锨)
歌谣
枣庄地区各个历史时期,涌现了数量众多、流传较广、风格独特的歌谣。随着时代的变迁和地区之间的交流,其内容和形式也在不断翻新。社会上发生的一些重大事件和某些特殊现象,在民谣中都有体现。
孙美瑶招安
正月里是新年,山东地里起狼烟。
官的私的都是粮,苦了农民作了难。
二月里龙抬头,抢了菜园结了仇。
夜晚拼死逃了命,白天宁死不下楼。
三月里三月三,孙美瑶领兵要出山。
出山不上别处去,沙沟临城把铁道掀。
四月里四月八,架了洋人转回家。
架了洋人把高山上,少了黄金不卖他。
五月里五端阳,五国鬼子来商量。
商量商量招安吧,辫子一铰换军装。
六月里三伏天,孙美瑶领兵出了山。
出山不上别处去,枣庄窑上安营盘。
七月里七月七,七国的鬼子使飞机。
飞机飞到山东地,吓坏新编招安的。
八月里八月八,孙美瑶领兵抢长沙。
孙美瑶领兵干千万,抢的银钱用车拉。
九月里九重阳,上边又发棉军装。
军装领牌都发到,光发军装不发枪。
十月里立了冬,山东地里招新兵。
招兵不上旁地去,枣庄窑上插大营。
十ー月三九天,砍死旅长塌了天。
大官娘子传下令,军装帽子红布缠。
十二个月一整年,恹头耷脑进了山。
不提招安还好受,提起招安泪涟涟。
打枣庄
一更里来电灯明,新四军今晚要把枣庄攻
有长官下命令:
大刀片砍断敌人的电线绳。
同志们喜盈盈,回头一看灭了电灯。
新四军同志们一个劲儿地向里攻!
二更里来黑了天,新四军打仗真勇敢,
机关枪、手榴弹,都打在敌人身边,
只杀得汉奸队胆战心寒难抵战,
一下退到窝里边。
三更里来喜盈盈,有长官下命令要攻三号井。
同志们真英勇,一气追到三号井,
只吓得汉奸队乱钻黑窟窿。
四更里来月光亮,新四军西边放了枪。
机关枪嘟嘟响,炸药送到大墙上。
只听轰隆一声响,炸倒敌人的大围墙
汉奸队着了忙,慌忙装沙来堵墙,
叫了声好同志你可别开枪。
五更里来天大明,美国飞过来两架大飞艇。
围枣庄转了几呀,临走丢了降落伞。
王继美吓傻了眼,抬头一看像炮弹。
要不是搞和谈,王继美早完了蛋。
文中图片来源:馆内资料
参考馆内资料:枣庄民俗